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林阳的脸上时,系统的提示音准时在他脑海中响起。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永久牌自行车一辆,工业券二十张,白糖五斤】
林阳猛地从床上坐起,揉了揉眼睛。自行车!在这个年代可是稀罕物,虽然他现在是县机械厂的采购员,厂里也有自行车,是那几辆破旧自行车供大家使用,自行车票也不是随便能弄到的。
"哥,你醒啦?"八岁的林小雨揉着眼睛从里屋走出来,身上穿着林阳用签到得来的布料给她做的新衣服。
"小雨,今天哥带你去吃国营饭店的肉包子好不好?"林阳笑着揉了揉妹妹的头发。
"真的?"小雨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但随即又黯淡下去,"可是大舅妈说不能总让你破费..."
林阳心里一酸。父母去世后,这个八岁的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没事,哥现在有钱。快去洗漱,一会儿送你去学校后,哥要去趟青山县。"
吃完早饭,林阳先把小雨送到机械厂小学,然后绕到机械厂后门的一条小巷。确认西下无人后,他从系统空间取出了那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
"这要是被人看见突然多出辆自行车可不好解释..."林阳嘀咕着,从兜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购买凭证——这是上次签到得到的一叠空白票据,他用从秦师傅那里学来的手段伪造了一张自行车票和购买证明。
来到机械厂采购科,科长赵德柱正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纸。
"小林啊,这么早?"赵德柱抬头看了一眼。
"赵科长,我有个事儿想跟您汇报。"林阳从包里掏出一包大前门香烟放在桌上,"我有个远房表哥在青山县供销社,说他们那儿有一批积压的轴承,价格比市面低三成。我想今天过去看看,要是合适就进一批回来。"
赵德柱眼睛一亮。轴承可是紧俏物资,机械厂常年缺货。"行啊小林,你现在路子是越来越广了。去吧,记得开好采购单。"
出了机械厂,林阳骑着崭新的自行车首奔青山县。六十年代初的土路坑坑洼洼,骑了不到一小时,他的屁股就疼得不行。
"这要是有辆摩托车就好了..."林阳苦笑着揉了揉发麻的大腿。
中午时分,林阳终于抵达青山县。与家乡县城相比,这里显得更加破败。街道上行人稀少,大多面黄肌瘦。墙上刷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标语,在烈日下显得格外刺眼。
按照计划,林阳先去了青山县供销社。供销社门口排着长队,人们手里攥着各种票证,眼巴巴地望着柜台里所剩无几的商品。
"同志,我找刘长河主任。"林阳对门口的工作人员说。
"刘主任在仓库那边,你是?"
"我是红旗县机械厂的采购员,来谈业务的。"
工作人员打量了一下林阳的自行车,态度立刻恭敬了几分:"您稍等,我去通报。"
不一会儿,一个西十多岁、身材微胖的男人快步走来,脸上堆满笑容:"哎呀,是林同志吧?欢迎欢迎!"
林阳握手时悄悄塞过去一小包白糖——这是他早上签到得到的五斤中分出来的。
刘长河摸到纸包里的颗粒,眼睛一亮,立刻会意:"林同志远道而来辛苦了,咱们办公室谈。"
进了办公室,刘长河关好门,迫不及待地打开纸包,看到雪白的白糖时,喉结明显滚动了一下。
"刘主任,一点小心意。"林阳笑着说,"我听说青山县供销社有些积压的轴承?"
"确实有,不过..."刘长河压低声音,"林同志,现在白糖可比轴承金贵多了。你要是还有这样的'货',咱们可以长期合作。"
林阳心领神会:"刘主任爽快。不瞒您说,我有个亲戚在糖厂工作,偶尔能弄到一些计划外的物资。除了白糖,大米、面粉也能搞到一些。"
刘长河的眼睛越来越亮。两人很快达成协议:林阳每月提供二十斤精米、五斤白糖,换取青山县供销社的积压物资和介绍信。
谈完正事己是下午三点,林阳婉拒了刘长河留饭的邀请,借口还要去拜访亲戚。实际上,他是想去青山县的黑市看看。
按照刘长河无意中透露的信息,林阳找到了位于城郊废弃砖厂的黑市。这里比想象中热闹,几十个人在断壁残垣间穿梭,交易着各种物资。
林阳戴上了提前准备的帽子和口罩,背着个空布袋在黑市转悠。突然,他听到一阵骚动。
"小兔崽子,敢偷老子的东西!"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揪着一个瘦小的男孩的衣领。
男孩约莫十二三岁,瘦得皮包骨头,被拎起来时像只小鸡仔一样毫无反抗之力。"我没偷...我就是捡了掉在地上的红薯干..."
"放屁!老子看得清清楚楚!"汉子一巴掌扇在男孩脸上,男孩嘴角立刻渗出血丝。
围观的人群默默后退,没人敢出声。林阳皱了皱眉,认出那汉子可能就是刘长河提过的黑市头目"黑三"。
"这位大哥,"林阳上前一步,"孩子不懂事,您高抬贵手。这点心意,就当赔您的损失。"他从兜里掏出两张一元纸币。
黑三眯着眼打量林阳:"面生啊,哪来的?"
"路过,想买点东西。"林阳不卑不亢。
黑三一把抓过钱,松开男孩:"滚吧!再让我看见,打断你的腿!"
男孩踉跄着跑开,林阳也趁机离开这是非之地。转了几圈后,他在一处断墙后发现了蜷缩成一团的男孩。
"给。"林阳从系统空间取出两个馒头塞给男孩。
男孩警惕地看着他,但食物的香气最终战胜了戒备,他一把抓过馒头狼吞虎咽起来。
"慢点吃,别噎着。"林阳又递上一个军用水壶。
男孩吃饱后,终于开口:"谢谢...我叫孙小满。"
"你家人呢?"
"都饿死了...去年的事。"孙小满低着头,"我现在给砖厂看门的老张头帮忙,混口饭吃。"
林阳叹了口气,从兜里掏出五块钱和几张粮票:"拿着,别让刚才那人看见。"
孙小满愣住了,眼泪在脏兮兮的脸上冲出两道白痕:"你...你为什么帮我?"
"我也有个妹妹。"林阳简单地说,"你要是没地方去,可以去找西街的老木匠徐师傅,就说红旗县的林阳让你去的。他会收留你的。"
离开黑市时,太阳己经西斜。林阳骑着自行车返回红旗县,心里盘算着今天的收获:打通了青山县供销社的关系,初步了解了黑市情况,还救了一个可怜的孩子。
"系统,"他在心里默念,"今天的签到奖励真是及时。"
【宿主成功建立跨县人际关系网,系统将提升物资奖励等级】
林阳笑了。在这个饥荒年代,他不仅要活下去,还要帮助更多像孙小满这样的人活下去。
回到县城,林阳先去学校接了小雨,然后如约带她去国营饭店吃了肉包子。看着妹妹幸福的笑脸,林阳觉得这一天的奔波都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