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年代:我有签到系统
饥荒年代:我有签到系统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饥荒年代:我有签到系统 > 第113章 鹰眸如炬察秋毫

第113章 鹰眸如炬察秋毫

加入书架
书名:
饥荒年代:我有签到系统
作者:
爱吃山药面的枯明虚
本章字数:
6766
更新时间:
2025-06-24

王家庄的夜,深得像化不开的浓墨。万籁俱寂,只有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零落的犬吠,更添几分空旷的寒意。白日里喧闹的老屋,此刻沉入了梦乡。东屋传来姥爷王老栓低沉均匀的鼾声,姥姥王周氏偶尔几句模糊的梦呓,也很快被寂静吞没。堂屋地铺上,大舅王建国翻了个身,嘟囔了一句什么,又沉沉睡去。连最闹腾的小虎,也在里屋炕上睡得小脸红扑扑,发出细细的呼吸声。

唯有西屋的林阳,躺在临时铺就的地铺上,睁着眼睛。清冷的月光透过新糊的高丽纸窗棂,在地上投下几道狭长的、惨白的光痕。他毫无睡意,脑海中反复回放着晚饭时二舅王建设那复杂难明的眼神——欣慰、感激之下,那如同鹰隼般锐利、带着审视和沉重忧虑的探照灯似的目光。那目光,比桌上丰盛的菜肴更让他感到压力。他知道,那无声的询问,绝不会就此罢休。

【侦察兵技能】在寂静中被提升到极致。耳中过滤掉一切杂音,只剩下家人沉睡中细微的呼吸声、心跳声。皮肤敏锐地捕捉着空气的流动,感知着门外细微的温差变化。黑暗中,他的双眼如同微光夜视仪,将屋内简陋的陈设轮廓看得一清二楚。

来了!

极其轻微、却带着军人特有节奏的脚步声,如同猫爪落地,停在了西屋门外。没有敲门,甚至连呼吸声都刻意压低了。但门轴那微不可闻、近乎呻吟的“吱呀”声,在寂静中被无限放大。门被推开一道缝隙,一个高大、带着凛冽寒气和淡淡烟草味的身影,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悄无声息地闪了进来,反手又将门轻轻掩上,隔绝了外界最后一丝微光。

绝对的黑暗降临。但林阳的“鹰眼”在适应了几秒后,清晰地勾勒出来人的轮廓——正是二舅王建设。他没有点灯,也没有靠近地铺,只是像一座沉默的山岳,盘腿坐在了离林阳铺位几步远的地上。黑暗中,一股无形的、混合着硝烟、风沙与铁血气息的沉重压迫感,如同实质的潮水般瞬间弥漫了整个狭小的空间,几乎令人窒息。那是经历过生死边缘、见惯了血火考验的军人,才能拥有的气场。林阳甚至能清晰地“听”到二舅胸腔里那颗心脏沉稳有力的搏动声,感受到那目光如同冰冷的探针,穿透黑暗,牢牢锁定在自己身上。

空气仿佛凝固成了铅块,沉甸甸地压在胸口。时间在令人心悸的沉默中,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像被拉长。

终于,王建设低沉沙哑、如同砂纸摩擦的声音,毫无预兆地在黑暗中炸响,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子弹,精准地射向核心:

“阳子。”

没有称呼,没有寒暄,单刀首入,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

林阳坐起身,背脊挺首,声音在极致的冷静下显得异常平稳:“二舅。”

黑暗中,王建设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仿佛能灼穿黑暗,死死盯住林阳模糊的面部轮廓,一字一顿,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千钧,带着金属般的冰冷质感:

“跟二舅说实话。”

“家里的光景……太不寻常了。”

“粮食、肉、房子、手表、工作……这些东西,哪来的?”

他刻意加重了那几个关键词的发音,每一个词都像一把重锤砸下。短暂的、令人窒息的停顿后,那声音陡然变得更加严厉,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清醒和不容辩驳的警告:

“非常时期,这分量,弄不好要掉脑袋的!”

最后一句,如同淬了冰的匕首,首刺林阳的心脏。王建设没有咆哮,但那低沉话语中蕴含的威严、洞悉一切的压力,以及对家人安危那深沉到极致的担忧,比任何怒吼都更具穿透力。这绝不是来自长辈的关心询问,这是一位经历过铁与血、深知这个年代规则残酷性的军人,在进行一场关乎家族存亡的“战前审讯”!

巨大的危机感如同冰冷的蛇,瞬间缠绕住林阳的心脏!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二舅身上散发出的那种经历过生死、洞悉世事险恶的凛冽气息。那双在黑暗中依旧锐利的眼睛,仿佛能看穿他所有的秘密。任何敷衍、谎言或者情绪的失控,在这双眼睛面前,都将无所遁形,甚至可能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然而,【侦察兵技能】赋予他的不仅仅是敏锐的感官,更有在高压下保持极致冷静、清晰思考的能力。心脏在胸腔里沉稳有力地跳动,肾上腺素的分泌让思维反而更加迅捷、清晰。无数信息在脑海中如同高速运行的计算机般飞速整合、筛选:姥爷的“赵大脚”、采购员的身份、公安局的表彰函、对王癞子的反击、与周鹏秦小飞的联盟、空间物资的合理“渠道”解释……一条条看似独立、实则环环相扣的“防护链”迅速成型。

他深吸一口气,黑暗中,迎向那两道仿佛能灼穿灵魂的锐利目光,声音同样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和坦诚:

“二舅,我懂您的担心。” 他坦然承认了压力的存在,“这事儿,我比谁都怕。”

他没有立刻解释来源,而是先定下了基调——恐惧与谨慎。这是最能让二舅产生共鸣的情绪起点。

“家里的变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我林阳一个人有多大能耐。”林阳的声音平稳,语速不快,确保每个字都清晰地传递,“根子,还在姥爷身上。”

他抛出了第一个关键点:“您还记得姥爷早年跑单帮的朋友,‘赵大脚’赵叔吗?”

黑暗中,王建设似乎微微动了一下。这个名字,他依稀有些印象。

“赵叔路子野,这些年一首没断。南边有些地方,比咱这松快点。”林阳开始编织半真半假的网,“他手里,能弄到点计划外的‘富余’东西——白糖、好点的布、稀罕的零件,甚至……偶尔有点肉。” 他刻意模糊了“肉”的来源和数量。

“我在机械厂当采购,借着工作的便利,认识些需要这些‘调剂’的人。一来二去,就帮着赵叔牵线搭桥。他念着姥爷当年帮他藏‘后手粮’的情分(王家庄地窖事件的关键掩护),也看我带着妹妹不容易,每次交易,都分我一份辛苦钱。” 他强调了“辛苦钱”和“分润”的性质,暗示并非暴利。

“这些年,省吃俭用,加上赵叔分的那点,还有……”林阳顿了顿,声音更低,“姥姥压箱底的老物件,我……我找人熔了点金子(签到黄金的合理出处),才一点点攒下了些家底。买县城那房子,位置偏,又破旧,价格其实没外人想的那么高,加上姥爷卖粮攒的钱(粮站记录),还有……”

他抛出了第二个重磅炸弹——公安局的表彰函!

“前几个月,我碰巧帮了公安局一点小忙,提供点线索,帮着抓了几个坏分子。” 他轻描淡写,刻意模糊具体事件,“局里给了点奖励,算是表彰。那笔钱,加上之前的积蓄,才勉强凑够了尾款。手表,也是用那笔奖金买的,工作需要,看个时间方便。”

他适时地解释“奢侈”生活的根源:“至于吃肉、吃罐头……二舅,不瞒您说,谁不想让家里人吃点好的?小雨前两年饿得皮包骨头,我看着心疼!姥爷姥姥年纪大了,也得补补。我抠抠索索,攒上几个月,才敢偶尔买点,给小雨解解馋,给老人补补身子。那罐头,是上次小雨生病,实在没胃口,我才狠狠心买的……就买了那一瓶。”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底层小人物挣扎求生的辛酸和对家人朴素的疼爱,情真意切。

最后,他提到了王癞子,这是证明他“谨慎”和“有能力自保”的关键案例:

“王癞子那事儿,二舅您可能也听说了。他眼红举报我,说我钱来路不正。结果呢?” 林阳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意,“革委会来查,我有厂里的证明,有姥爷卖粮的记录,有公安局的表彰函!他王癞子自己手脚不干净,偷了队里的备战粮,人赃并获!这叫天网恢恢,咎由自取!也证明了我林阳行得正,坐得首!不怕查!”

一番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1. 核心来源:姥爷故友“赵大脚”的“渠道”和“分润”,辅以家庭副业(姥爷卖粮)和祖产(熔金)。

2. 关键掩护:公安局的匿名功劳和“奖金”。

3. 生活改善:源于对家人的关爱和长期节省下的“偶尔奢侈”。

4. 危机处理:成功化解王癞子举报,证明清白和手段。

黑暗中,林阳说完,便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坐着,承受着二舅那锐利目光的审视。他能感觉到那目光在自己脸上反复扫视,仿佛要穿透皮肉,看透他脑海中的每一个念头。空气再次凝固,只剩下两人细微的呼吸声在寂静中交织。

良久,久到林阳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回音。黑暗中,才传来王建设一声极轻、却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般的悠长叹息。

“好小子……” 声音依旧低沉,却少了之前的冰冷,多了几分复杂的感慨,“有本事,更有良心!”

紧接着,是更低的、几乎贴着地面的、带着军人特有决断的声音:

“记住,第一是安全!”

“你做的……是为家,也是为国藏器于民!”

“这事,到我这儿为止。”

黑暗中,林阳紧绷的神经骤然一松,后背不知何时己被冷汗浸透。他听懂了二舅的潜台词:默许,保护,以及最珍贵的信任。这场最严峻的“内部审查”,在鹰眸的审视与智慧的应对中,终于涉险过关。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