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世寒
九世寒
当前位置:首页 > 幻言 > 九世寒 > 第41章 血雨腥风

第41章 血雨腥风

加入书架
书名:
九世寒
作者:
雪落卿
本章字数:
3702
更新时间:
2025-06-21

三皇子慕容翎的惨死,如同在滚烫的油锅里泼入冷水,瞬间让本就激烈的储位之争炸开了锅,变得更加血腥。

慕容翎倒下后,他留下的最大政治遗产——兵部实权,成为了各方眼红的肥肉。

慕容昊虽因构陷慕容翎嫌疑最大而处境微妙,但绝不会放过掌控兵权的机会。他利用自己经营多年的东宫旧部和部分军中亲信,开始在兵部内部进行清洗,安插心腹,试图将兵部牢牢抓在手中。同时,他盯上了京畿卫戍的指挥权,这是威慑朝野的关键力量。

德阳公主敏锐地察觉到大皇子的动作,岂能坐视?她的驸马出身将门,家族在京畿卫戍中根基深厚。德阳公主亲自出面,以“体恤将士”、“慰问京防”为名,频繁出入卫戍军营,笼络中下层将领。她更通过驸马家族,向皇帝进言,强调京畿卫戍“职责重大,需由忠诚稳重、熟悉京畿防务的老将统领”,暗指大皇子安插的人手“经验不足”、“恐生疏漏”。

荣庆公主则选择了更高明的“坐山观虎斗”。她深知兵权烫手,此时介入争夺,无论帮谁都会成为另一方的死敌。她约束驸马家族按兵不动,对外只表现出对父皇龙体的担忧和对朝局的痛心。私下里,她却在勋贵圈子里散布“大皇子急于掌兵,恐生不臣之心”、“德阳公主一介女流,妄议军机,牝鸡司晨”等言论,火上浇油,让大皇子与德阳的矛盾更加尖锐。她耐心等待着,等他们两败俱伤,等一个可以拉拢帝师并坐收渔利的绝佳时机。

兵部的文书调动、京畿卫戍的将领任免,成了大皇子与德阳公主角力的战场。

朝堂之上,双方党羽唇枪舌剑,互相攻讦。

一封封弹劾奏章雪片般飞向御案,内容真真假假,令人眼花缭乱。

皇帝被吵得头晕脑胀,心力交瘁,对兵权的归属犹豫不决,反而让争斗更加白热化。

大皇子慕容昊在争夺兵权的同时,并未忘记远在边关但手握重兵的六皇子慕容绝。

慕容绝的沉默和置身事外,在大皇子看来就是对自己储君地位的不认可和潜在的威胁。

他不能容忍这样一个手握军权且威望极高的兄弟游离于自己的掌控之外。

一计不成,再生毒计。

大皇子授意安插在边关的心腹,精心策划了一场“贻误军机”的大案。他们先是故意延迟传递一份关于小股北狄残部骚扰边境的紧急军情,导致慕容绝未能及时派兵拦截。随后,又买通几个亡命之徒,伪装成北狄游骑,袭击了一处边境村庄,造成百姓伤亡。最后,一份弹劾慕容绝玩忽职守、畏敌如虎、坐视边民受戮的奏章,连同“确凿”的“延误证据”和“苦主”血书,被快马加鞭送入京城!

皇帝本就因朝堂纷争和身体不适而心烦意乱,看到边关失守、百姓遭殃的奏报,勃然大怒!尤其联想到慕容绝之前拒绝各方拉拢的桀骜姿态,更觉得他拥兵自重,目无君父!在德阳公主党羽的推波助澜下,皇帝未经详细核实,便下了一道严旨:褫夺慕容绝勇毅郡王爵位及骠骑大将军职,贬为庶人。即刻押解回京,交由宗人府圈禁!

一代战功赫赫的边关名将,就这样因莫须有的罪名,从云端跌落泥沼。

消息传至北疆,边关将士悲愤莫名,却敢怒不敢言。

扳倒了慕容绝,扫除了一个心腹大患,大皇子慕容昊的野心和焦躁达到了顶峰。他眼看皇帝身体日渐衰颓(有他暗中让御医在补药中做手脚的缘故),而储位依旧悬而未决,德阳公主在兵权争夺上步步紧逼,他决定铤而走险,行那大逆不道之事——加速皇帝的死亡,并嫁祸于人!

他利用德阳公主近期频繁关心皇帝龙体并时常进献江南名医和珍奇补品的举动,精心设计了一个毒局。

他秘密获得了一种无色无味且能缓慢侵蚀心脉的剧毒“牵机引”,将其混入德阳公主进献的一盒极品血燕中。

这盒血燕,由德阳公主的心腹嬷嬷亲自送入宫中。

皇帝服用后,当夜便呕血不止,昏迷不醒,太医院束手无策!

皇帝贴身大太监在惊恐慌乱中,想起那盒可疑的血燕,立刻命人彻查。

结果,在血燕中验出了“牵机引”之毒。而所有线索,都清晰地指向了进献此物的德阳公主。

德阳公主闻讯,魂飞魄散!

她百般辩解,声称自己毫不知情,定是有人栽赃陷害。

然而,皇帝昏迷前最后接触之物就是她进献的血燕,人证物证俱在!

大皇子党羽趁机发动猛攻,在朝堂上控诉德阳公主蛇蝎心肠、觊觎神器、弑父谋逆!

昏迷中的皇帝被紧急抢救,虽暂时保住性命,却己油尽灯枯。

在皇后的主持和群情汹汹之下,一道由皇后代笔并加盖玉玺的圣旨颁下:德阳公主,大逆不道,毒害君父,罪无可赦。念其皇室血脉,免死罪,褫夺公主封号,削去一切尊荣,即日流放南疆瘴疠之地,永世不得回京!其驸马家族,夺爵罢官,抄没家产。

德阳公主在绝望的哭喊中被拖出皇宫,踏上了通往死亡之地的流放之路。她至死都不明白,自己是如何掉入这万劫不复的陷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