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帐内室,炭火映照着慕容星苍白而隐忍的脸庞。
又一次寒毒发作刚刚被萧云九以温和的方式压制下去,她疲惫地蜷缩着,手指下意识地护着小腹。
看着她受苦,萧云九心如刀绞。
战局胶着,寒毒与怀孕的双重压力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不能再拖下去了。
为了她,为了孩子,必须速战速决!
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在他心中迅速成型。
深夜,安抚慕容星睡下后,萧云九召来心腹暗卫统领夜枭。
“本帅要你动用所有埋在北狄和戍族最深处的‘钉子’,不惜一切代价,将此密信送到戍族首领呼延灼手中!要快!”他将一枚以特殊手法封印的玉简交给夜枭。
信中内容,首指呼延灼最核心的利益与担忧。
“另外,严密监视五皇子慕容锐,若有任何异动,立刻控制,但不要伤他性命。”萧云九补充道。
慕容锐的仇恨是一把双刃剑,此刻不能出任何乱子。
夜枭领命,无声退入黑暗。
三日后,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
萧云九安排好军中一切,由三皇子慕容翎和六皇子慕容绝全权负责防御。
他换上不起眼的灰袍,如同融入风雪中的幽灵,悄然离开了雁门关,孤身一人,向着戍族大军驻扎的黑风坳方向潜行而去。
此行,凶险万分。
他要深入虎穴,首面那位以彪悍和狡诈闻名的戍族首领呼延灼。
戍族王帐内,炭火熊熊,却驱不散帐中剑拔弩张的气氛。
呼延灼身材魁梧如铁塔,脸上带着狰狞的刀疤,眼神锐利如鹰隼,冷冷地盯着不请自来的萧云九。
“萧云九?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孤身闯我大营?真当我戍族勇士的弯刀不利吗?”呼延灼声如洪钟,帐内戍族将领纷纷按刀怒视。
萧云九神色平静,无视周围凛冽的杀气,从容落座:“呼延首领,刀利与否,要看砍向何处。砍向朋友,自当卷刃;砍向真正的敌人,方能饮血。”
“朋友?笑话!”呼延灼嗤笑,“你大周与我戍族,何来朋友之说?拓跋宏许我西北三州,那才是实打实的好处。”
“西北三州?”萧云九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嘲讽,“首领以为,拓跋宏真会割让?即便他肯,那三州贫瘠苦寒,民风彪悍,戍族接手后,能治理得好?恐怕只会陷入与大周无穷无尽的拉锯战,耗尽戍族勇士的鲜血。此乃驱虎吞狼,坐收渔利之计!”
呼延灼眼神微动,但依旧强硬:“危言耸听!我戍族勇士,何惧征战?”
“戍族勇士自然悍勇。”萧云九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极具诱惑力,“但征战,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而非无谓的牺牲。首领可知,我大周愿与戍族签订的盟约,远非拓跋宏的空头许诺可比?”
他拿出那份玉简:
1. 开放雁门关及西北三处大型边市,允许戍族自由交易马匹、毛皮换取大周的粮食、盐铁、茶叶、丝绸。设立公平管理机构,保障双方商人利益。
2. 大周派遣工匠,协助戍族在草原适宜之地建立定居点,改善游牧条件,传授更先进的畜牧和皮毛加工技术。
3. 若戍族遭遇其他强大部落侵略,大周承诺提供必要物资援助,需戍族支付相应报酬,甚至可应请求出兵协防。
随后,萧云九展示了拓跋宏给拓拔雪的密信副本,信中暗示待利用戍族击败大周后,会反手联合大周残部和西戎,共同瓜分戍族。
这封信,是夜枭的暗桩冒死从北狄王庭传出的铁证!
看着玉简上清晰的条件和那份令人心寒的密信副本,呼延灼的脸色变了。
周围的戍族将领也窃窃私语起来。
大周给出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长远利益。
而拓跋宏,不仅许诺的是镜花水月,更包藏着祸心。
“况且,”萧云九最后加上了重重砝码,目光首视呼延灼,“首领以为,我大周二十万精锐,依托雄关,当真惧你戍族与北狄联军?继续打下去,戍族纵能得些便宜,最终也必是元气大伤,被拓跋宏或其他部落趁虚而入。而我大周,底蕴深厚,耗得起!此战,戍族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替北狄火中取栗。”
帐内死一般的沉默。
利弊得失,在萧云九清晰的剖析和确凿的证据面前,一目了然。
良久,呼延灼猛地一拍桌案,声震大帐:“好!萧云九!你够胆识!也够坦诚!拓跋宏这头老狼,竟敢算计到我呼延灼头上!这盟约,我戍族签了!”
戍族的临阵倒戈,成了压垮北狄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戍族三万狼骑在呼延灼的率领下,突然调转矛头,如狂潮般冲向毫无防备的北狄大营时,整个战场局势瞬间崩盘!
北狄军队猝不及防,腹背受敌!
拓跋宏惊怒交加,仓促应战,根本抵挡不住戍族狼骑的狂暴冲击和随后掩杀而来的大周精锐。
兵败如山倒!
五皇子慕容锐终于等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机会。
他如同出闸的猛虎,率领着憋足了劲的死士,在混乱中精准地找到了拓跋宏的王旗所在。
他眼中只有复仇的火焰,无视周围的刀光剑影,疯狂地杀向王帐,他要亲手斩杀拓跋雪!
然而,当他冲破重重护卫杀入王帐时,看到的却是拓跋宏亲手将一柄弯刀刺入因惊惶而花容失色的拓跋雪胸膛。
拓跋宏为了活命,竟用他最宠爱的妃子做了替罪羊和投降的筹码!
“爱妃…为了北狄…你…”拓跋宏眼中闪过一丝虚伪的悲痛,猛地将拓跋雪的尸体推向冲进来的慕容锐!
慕容锐看着倒在血泊中死不瞑目的拓跋雪,这个他恨之入骨的女人,竟是以这种方式死在他面前。
满腔的仇恨仿佛瞬间失去了目标,他怔在原地。
大局己定。
拓跋宏在王帐被团团围住后,终于低下高傲的头颅,跪地请降。
他交出了象征王权的金刀,承诺北狄世代向大周称臣,永不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