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谜案
夜市谜案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夜市谜案 > 第7章 盲文乐谱

第7章 盲文乐谱

加入书架
书名:
夜市谜案
作者:
颜如豫王
本章字数:
7132
更新时间:
2025-06-13

琴声擦着巷口的瓦檐流淌,余音徘徊在夜色和蒸气缭绕之间。潮湿的气息偷摸爬上青石巷道,空气仿佛又被那未尽的童谣缄默。沈屿伫立在裂隙一般的幽巷尽头,指尖还残留着铜铃的凉意,每当想要开口,夜市的朦胧,总把话堵回喉咙。

陆琦靠着门槛,暗色长衫掩不住稚气,双眸伶俐而警觉。她的指尖琴键,动静间流露着极强的秩序和自保。沈屿试着跟她对视,眼神在灯火与阴影间拉锯。夜深,夜市褪去白天的浮嚣,残存的是惶惑和欲语还休。

陆琦低头微颤,随手理了理搁在膝上的几页乐谱。旧纸微黄,边角被习惯地反复抚摸,留下了断续光泽。沈屿的视线落在乐谱背面,模糊的点与划浮现于纸光之下。他皱了皱眉,不经意地低声道:“这纸……有点特别。”

陆琦微微一愣,随即向沈屿递过去。她的手指极其小心,不肯稍稍离开琴身,像是夜市老街的风,紧紧卷着自己的秘密。

沈屿细细打量,借着街角昏黄灯火,乐谱背面覆着一道道刻痕,凸起细密,手指之下像某种未知的文字。他迟疑片刻,忽而眼前一亮:“这是……盲文?”

陆琦会意,点了点头,眼角藏着难得的赞许与防备。

“可以让我试试读出来吗?”

她略一迟疑,终究还是将乐谱递了过去。

沈屿端详纸背,指腹在凹凸间探索。多年未曾用过的知识逐渐浮现,他努力分辨着那些点阵之间的联系。一组组的符号,忽明忽暗地拼凑成意想不到的词句。

夜市深处的风忽然起了,吹得木门吱呀作响,把前堂的灯影扯得摇曳——空气仿佛被音符攒得更紧密一些。

“二,八,三,五,一,零……”沈屿喉咙发涩,念出熟悉的数字。

那是一串在董雅静尸骨旁赫然出现的数字,宛如烙印在案情深处,无人能解——首到此刻。

沈屿深吸一口气,将纸放回膝头,愈发小心地望向陆琦:“这些数字,为什么会刻在你的乐谱背面?是你自己写的吗?”

陆琦迎着他的目光,先是摇头,继而缓慢弯起手指,做出“过去”与“死”的比划。她的指尖颤了一下,眼里浮现出夜色无法吞没的痛意。

沈屿顿悟,那串数字来自二十年前的那场意外——阴谋与隐痛早己绵延至今。只是,乐谱为何会在此刻落入陆琦之手?

他沉下语调,压住轻微颤抖的气息道:“陆琦,这份乐谱是谁交给你的?”

陆琦稍显踯躅。她翻开自己眼前堆放的那摞旧谱,飞快地指了指其中一页右下角,那里用盲文细致地刻着两个字符:钟、时。

沈屿的脑海里迅速闪回:褪色铜铃上的铭刻,蔡帆修理的那只锈蚀怀表,还有石库门巷尾老钟表铺里,昨日夜雨下残存的钟声。

所有的线索,如今串联成了隐秘的脉络。

“是蔡帆,给你的吗?”沈屿又确认了一遍。

陆琦抿唇,坚定地点头。她的手猛地收紧乐谱,像在拥抱什么失而复得的碎片。她攥着乐谱,伸右手在胸前画圆,然后竖一个“人”字,最后五指并拢斜扫出去。

沈屿明白了,这是在比划钟楼、一个男人以及那夜的“消失”。

“案发那天——你看到钟楼有人?”他语气缓和,努力让对方放松。

陆琦希冀地仰头,眼睛折射着昏黄灯影,不言语地肯定。

她又比划:弯指绕一点,呈现缩着身形蹑行状,然后,猛地挥手,示意那个人步履匆忙地离开楼梯口,顺着巷道阴影滑向夜市最北侧。

沈屿的心提了起来。他拿出小本子,惯于陆琦的表达方式,迅速在纸上画下巷道和钟楼的简图。“就是这条路?案发前后?”

陆琦思索着点头,但随后又摇摇头,将食指横在唇前。

沈屿眼神骤亮,一把抓过纸和笔,写下一句:“钟敲响前还是后?”

陆琦盯着他看,许久,才用颤抖的手在纸上勾画出一行简明的符号——“钟声未响”。

恰好卡在最敏感的时间缝隙,而所有证人都因为时间错位而难以给出确证。沈屿在馄饨摊听冯老太提及夜市时钟异常,时间总咬不上点,如今真相的另一端也许己能咬合。

他将信息整理在脑海:刻在肋骨的数字、盲文乐谱、钟声前的剧变以及那道陌生身影。沈屿沉默片刻,又问:“那人特征,你能再描述吗?”

陆琦皱着眉头,屏息凝视远方。她下意识地闭了闭眼,鼻间轻嗅,指尖缓缓舞动——模仿对方腿有隐约的跛行,步伐轻快却偶尔顿挫。

这一切刚好与董家阁楼台阶上,那串深浅错落、横七竖八的泥脚印吻合。

“你嗅到什么味道了吗?”沈屿问。

陆琦猛然点头,在鼻旁点了三下,又挥手晃了一下。

她习惯用嗅觉分辨风中的气味。沈屿回忆起冯老太口中提到案发夜空气中混杂的“旧铁锈味、不常闻的苦涩香”。他眼前逐渐拼出情境:某种化学物品混合血腥,藏匿于夜色烟雾里,在钟声敲响前淹没一切。

“苦涩,铁锈——你还能分辨?”沈屿语调更低,生怕惊散对方的思路。

陆琦缓缓点头,再用左指堵着嘴角,做出“药物”与“制剂”的手势。她指向乐谱背面的盲文,然后沿着数字一字排开,最后两指做出一把钥匙的模样。

沈屿眉头再一次皱起。钥匙?数字、钟楼、钟表铺的钥匙?

他心头一动,将刻有数字的铜铃拿出来晃了晃,铃身碰上桌沿,发出沉闷短促的声响。陆琦立刻侧头,露出微微不适的表情,像是受到了干扰。

铜铃的余音与夜色的静谧搅在一起,像是吹散了某些早己冻结的画面。

“你觉得这铃声和案发时的声音,很像?”沈屿停顿问道。

陆琦抬手捂住一只耳朵,又把手掌摊开贴在乐谱上,缓缓,那动作极其郑重,仿佛在抚慰一具新丧的亡灵。

“铃声,是谁敲的?是你?”沈屿试探。

她摇头,然后将两指并拢在唇前一划:“女人。”

沈屿身体微僵。有女人在案发间隙敲响铜铃,这与董雅静的死亡是不是存在某种关联?

陆琦再一次比划“消失”,然后“铜铃”,最后在空气中写下“救”,表情异常认真。

救,谁?是董雅静,还是另一个沉沦在夜色中的无辜者?

这时,夜市另一头忽然爆发一阵争吵,远远传来冯老太粗大的嗓音夹杂着搅拌锅铲的金属声,像是一把钥匙,突然撬开了夜色的缝隙。

“你先等等。”沈屿收好盲文乐谱,快步朝热气蒸腾的馄饨摊走去。

走出巷口时,夜色潮得几乎让人分不出这条老街属于今夜还是二十年前。馄饨摊前灯火未灭,冯老太呵斥着两个少年来讨账,见沈屿匆匆而来便一摆手,驱赶走闹事者,转而满脸狐疑:“都快深夜了,你来凑什么热闹?”

“老太,我有件要紧事。”沈屿打开随身的便笺,指着上面的数字和盲文描述,“你看过类似的东西吗?案发那夜,夜市是不是有人顺着北边巷子逃出?钟声有没有什么异常?”

冯老太斜了一眼,搅拌馄饨的手顿了一下,那汤面浪花轻拍锅沿,“我那天只记得有个人停在钟楼门口,跺了跺脚像是在等什么,身上味道有点冲。我以为是蔡家那小子的客人,后来一转眼就没影了。”她抬眼打量沈屿,语气里多了一分警惕。

“你确定那不是蔡帆?”沈屿追问。

冯老太贴近炭火,转过脸压低嗓门:“蔡家小子来的时候没那么狼狈,也没一瘸一拐。再说,那天的铜铃,确实响了好几次,声音闷闷的,像是敲在心上。你说怪不怪?”

“敲铃的是女人?”沈屿印证。

冯老太面上微变,又转回去搅馄饨,嘴唇嚅动一会儿,“是的,像是董老师的声音。她生前爱敲那玩意儿,他……唉。”她语焉不详,把最后一句吞入喉咙。

夜市上的风变得凝滞。沈屿几乎能闻到某种潮湿锈蚀的恐惧,那是粘稠不散的旧时记忆——正如那串隐现于乐谱、铜铃和肋骨的数字,隐秘地将人心与谜案拧成一团。

他转身回到巷口,陆琦还静坐在琴旁,街灯下影子拉得极长。沈屿缓缓蹲下,将乐谱摊开,两人肩并肩,目光在数字与点划之间徘徊。

“陆琦,‘钥匙’指的,是开哪道门?钟楼的门,还是……董家的阁楼?”

陆琦低下头,像触电似的僵住,忽然将手伸向自己琴箱,翻出一只暗红色旧钥匙递给沈屿。钥匙柄上,同样刻着那一组盲文数字。

“这是董老师给你的?”沈屿屏住呼吸,轻声问。

陆琦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是用指甲轻弹琴身,身形微颤。

一声低沉的颤音在夜里蔓延开来,和着铜铃余韵与数字暗语,将夜市的秘密重重包围。

“我明白了。”沈屿轻叹,“你是要我去钟楼查查——正确的时间缝隙、数字排列和救赎的门,都藏在那里。”

陆琦按下琴键,凄凉的旋律在夜色中缓缓流淌。潮湿夜气裹着音符悄然穿梭,幻化成另一个时代隐约低语。

沈屿低头,指尖下的钥匙冰冷沉重。过去与现在,真相与谎言,都在夜市这张天地巨网里拉扯成一团结,他必须溯流而上,找出命运深处的节点。

钟声还未响起,离新一轮的追问还有片刻。沈屿抬起头,眼中倒映着街灯波光和盲文刻痕,心里明白:一切才刚刚顺着时间缝隙漏下第一滴冷雨。

冯老太的摊前热气与琴声遥遥呼应,铜铃安静地躺在沈屿掌心。他知道,有些谜团己露出锈迹斑斑的一角,而夜市深处,必然还有人等待着钟声敲响的时刻。

沈屿将钥匙别在腰间,定了定神,沿着夜市的青石巷缓步前行。他的背影被路灯拉长,踩入水光与烛影之间,一如往昔少年时的孤独和倔强,但这一次,他不再畏惧。

夜色里,铜铃谣的最后一句童谣在风中低唱,隐隐约约,仿佛指引着通往真相的大门下一刻将会开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