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谜案
夜市谜案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夜市谜案 > 第14章 隐秘契约

第14章 隐秘契约

加入书架
书名:
夜市谜案
作者:
颜如豫王
本章字数:
5108
更新时间:
2025-06-14

雨丝如织,南安县老街的夜色浓得快要溢出来。沈屿推开斑驳石库门的门闩,带着一身潮气和迟疑走进钟表铺。窗下的青花瓷灯悬着一盏微光,把室内小心剪出朦胧的明暗。牵着湿漉漉的视线,沈屿在窄长木柜前止步,铜铃仿佛随他入内微微晃动,低柔声音难以分辨是风声,还是满腔疑问的细语。

蔡帆正调试一枚老怀表,侧脸隐在灯影里,神情旷远。案台散落着细密的钟表零件,刻刀、螺丝和破布擦拭过的痕迹填满时光的缝隙。

“你拿她的手机,是想找到什么?”蔡帆声音很轻,几不可闻,背对沈屿仿佛还沉浸在分针与秒针交织的世界里。

沈屿没有立刻回答。他将董雅静手机壳上的指纹痕迹包裹进手心,那冰凉的触感带着一种古怪的重量。午夜的街道被雨水洗得干净,仿佛每个人的心事都被冲刷出来,在青石板缝里。

“董老师死前最后的信息,都是与你相关。”沈屿声音低缓,却锋利如刀,“但有些内容,她从未发送出去,只存在于草稿箱。”

话音落下,二人之间的空气骤然凝重。蔡帆的手指掠过旧怀表,银白色外壳被他攥得发响。他始终不肯回头,仿佛害怕与沈屿对视。只是良久,他问:“你看见了——那些短信?”

沈屿点头,从怀中取出那只解锁后的手机。显示屏上,短信记录被沈屿逐条翻查,每一次内容的停顿,都像是在粗糙回忆的皮肉上划开道道裂痕。雨还在下,敲击在屋檐下的每一枚石子和欢乐铜铃都变得遥远。

——“帆,孩子们那里,你可一定要盯紧……”

——“如果那件事再起波澜,你会陪我一起承担吗?”

——“那个信封,别让别人发现……”

董雅静的字句温柔,却又暗藏隐忧,末尾的几个片段几乎是颤抖地输入。

沈屿低声道:“这些都是你们之间的约定?你们,一首守着什么?”

蔡帆终于转身,目光在昏黄灯火下变得。他带着某种决绝的平静——那种只有见证岁月沉积的人,才会拥有的沉默。

“我和董老师,”他停顿,用双手紧紧攥住怀表,好像那是一块可以让时间倒流的令牌,“确实有一桩约定。你是否还记得二十年前,夜市发生的事情?”

沈屿的指尖一紧,那是他极力回避的过去。他缓缓靠近案台,雨点在窗外斑斑渗入,空气中混合着机械油脂与旧纸的气息。

“二十年前的失踪案。”沈屿声音轻,却仿佛夜空里最难以忽略的霹雳。

蔡帆咬着牙,吐出低低的一句话:“那不是单纯的失踪,是一个孩子的牺牲。夜市学童公益,是我们用余生在赎清的债。”

门外雨声渐急,铜铃被风吹得摇曳。他们的回忆,却像打湿泥土的血痕,永远掩盖不干净。

沈屿的视线被手机信息深深钉住。他重新点开董雅静和蔡帆的对话,时间线在案发日前一个月突然变得密集。公益名单、学童寄托、夜市摊贩的支援,还有提及某个“老楼角落的信封”。

“董雅静在担心什么?这些公益名单,有缺失。”沈屿语气里多了分不易察觉的焦躁,“你是不是帮她隐瞒过什么?”

蔡帆垂下眼,怀表在掌心细细磨蹭,仿佛想用这点动作抵消内心的重负。“她让我保管那个信封,说只要有人重启过去的事,就把东西交给相信的人。本来……是给你的。”

这一刻,沈屿感觉空气仿佛也被时间凝固。

案台角落,一只小巧的木匣蒙着灰,蔡帆缓缓推过来。箱扣生涩打开,里面静静躺着几份泛黄名单,还有一封未寄出的信。那信上头一行字,居然就是“沈屿亲启”。

他读着信,字迹温和,笔划却隐现利落的决断。董雅静在信里慢慢揭示:二十年前失踪孩子名单,是某个旧势力利用夜市盖过的秘密。每隔数年,都会有漏洞被悄然补足。而她与蔡帆决意保护夜市学童,用公益名册掩护现实,但始终恐惧那双无形的黑手再次伸来。

“我和她不是恋人。”蔡帆低声苦笑,“只是彼此守望的同道中人,那些孩子代表了我们的赎罪。”

风猛然灌进门缝,灯影晃了一下,铜铃碰撞声清脆如泪。沈屿蓦地回想起陆琦曾经的手语:“晚上九点,铜铃三响。”那是警示?还是暗号?

他心里涌上一道更深的疑问:“董老师,是不是意识到那人还潜伏在夜市?”

“她早就觉察到了。”蔡帆苦涩道,“只是怕牵连无辜,不敢报警,只能继续做她能做的事情——用名单保护下一代。”

案台上的名单纸张边缘有浅浅焦痕,像是与那张被烧毁的奖状遥遥呼应。沈屿缓缓展开名单,目光却被最后一列名字死死吸住——一个早己搬离南安,却出现在案发夜公益名单上的学生——冷绍安。

蔡帆声音颤抖:“她最后真正担心的,是绍安……”

空气愈发压抑。沈屿沉默良久,手机还亮着——屏幕上浮现董雅静两年前留的一句短信,像是溯流而上的谶语:

——“铜铃响,故事重来。”

他悄悄收好手机与名单,把信件揣入怀中。蔡帆站在原地,望着那枚失了准点的钟,仿佛在聆听夜市之外的风声远去与归来。

“今晚还能见到陆琦吗?”沈屿问。

蔡帆摇头:“夜市快散了,她说琴坏了,没再留在巷口。”

沈屿捡起雨伞,推开门时,风把馄饨摊的蒸汽卷过街口。铜铃的回声和温热馄饨的香气织成无形绳索,将所有人困在这错综谜案的旋涡里。

他回头看了蔡帆一眼,只见那人倚着案台,双眼沉进雨夜的苍茫。

雨声之下,每个人的沉默都变得异常刺耳。

沈屿迈进夜市,沿着湿滑青石板向馄饨摊方向而去。街口老槐树下,冯老太正收拾残汤剩碗。见沈屿来,她抬头招呼,声音格外低:“总觉得今晚背后凉得很……”

沈屿没有作答,却在心中暗暗打量西周。夜市人潮渐稀,只有馄饨摊蒸汽与雨雾交融,昏黄灯火斜照出巷深处一抹移动影子。他把名单折进掌心,唤冯老太一声。

“今晚有没有见到老楼那边有人徘徊?”

冯老太沈吟片刻:“倒是有辆旧自行车停过,好像是冷家的小子……也有个穿浅色雨衣的女人,鬼鬼祟祟,像是来找人又不敢进那楼。”

沈屿心头一凛。雨势骤然加大,零星雨水顺着旧楼檐板流下,像哭泣的脸。铜铃声时远时近,把童年的噩梦重新拉回来。

他知道这一夜的谜底,只怕还只是开端。

灯火渐远,夜市归于沉寂。沈屿在馄饨摊旁坐下,任由蒸气氤氲将自己包围。他展开董雅静那封信,认真将每一个字铭刻心间,仿佛那便是一场无人知晓的契约,注定在南安密雨下代代相传。

末了,他抬眼看见雨幕中有铜铃随风摇晃。声音穿透时间的壁垒,带着童谣的尾音,在街头巷尾缓缓回旋:

铜铃响,旧梦长,倒影里,有人藏。

这一刻,沈屿终于明白,有些约定和秘密,会像夜市雨夜,永远不会真正消失,只会换一种方式,继续在人们的命运里发条作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