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如何运作
001:人看到一个东西,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在整个过程中是如何 参与的? 比如,眼睛看到一个苹果,然后在脑子里产生苹果的影像,又给这个影像命名为 苹果的概念,同时又联想到苹果的味道、触感。这整个过程中八识是如何参与的呢?如果 用计算机系统来形容,哪个部分分别对应什么呢(操作系统、软件、摄像头、麦克风等)?
老师:硬盘=大脑,操作系统=软件=意识,摄像头麦克风=眼睛和耳朵,电流=末那识, 前提是如果电脑自动运行,没有人操作。制造电脑的人或者操作电脑的人就是阿赖耶识。
002:看到一个苹果的过程和对苹果赋予文字和联想的这一过程是如何的呢?阿 赖耶识没有参与吗?
老师:参与了,没有阿赖耶识不参与的事物。你要知道,这一过程就是意识的过程, 末那识、意识都是识,就是辨认、区分、分别。只能这样形容:意识通过前五识分辨事物, 末那识分辨出是“我 ”与它之分,但是也是通过意识来分,末那识是证自证分的源头。 比 如“我看见 ”,我就是末那识通过意识认知的,看见是意识通过前五识认知的。
003:1 苹果(色尘),2 眼根,3 光线刺激眼睛产生电信号,4 眼识(图像),5 意识 如何参与的,6 给图像命名为苹果,7 末那识,8 阿赖耶识。这一系列的过程如何排序?第 4 步以后就弄不明白了。
老师:就好像播放器播放 mp3 一样,mp3 文件就是数字信号,也是电信号,意识就是像 软件一样分析这些信号。它具体是怎么把信号还原成图像?这个以我的科学水平恐怕没办 法解释。好比我无法解释,mp3 播放器怎么把一堆数字变成音乐一样。如果按文献上的解释,意识本身就神经里的电流。末那识和阿赖耶识,我们是无法去 懂得它的物理化学运作机制的,我们只能通过现象来得知有这样的事物存在。就好比一切 事物都是物理性运作,但是为什么这一堆物质如何产生了“ 自我 ”这种现象,我们无法得 知,但是摆在眼前的就是它确实产生的自我现象,我们只是称呼这种现象为末那识作用。 所以说白了,末那识只是一种假设,就是物质产生自我的一种趋势或者能力。至于阿赖耶识,就更加是只能得知有,但是不可知其原理的。
因为我们能观察到生物 由物质组成并且会产生自我现象,但是并不是所有物质都会这样。说明这个现象不适用于 所有物质,所以假立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之所以被称呼为识,说明它还是会导致有自我产 生的末那识现象,还有不产生末那识的现象。说白了,阿赖耶识就只是个概念,就是统一 这两种情况的一个立意称呼,不知道这样讲你明白没有?
001:没有太明白。我迷惑的是意根缘法尘产生意识,法尘是怎么产生的?我们 可以把前六识看成一个整体,我看见一个苹果形成图像,然后图像又对应“苹果 ”这两个 字,整个过程的步骤是如何连线的。我觉得前五识属于信号采集器,然后意识负责翻译采 集到的信号。阿赖耶识是不是相当于数据库?采集到的信号与数据库进行对比,产生美丑 等抽象具体的含义。这个过程末那识起到什么角色的作用?或者可以把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看成一个整体?
老师:前五根是信号采集,五识还是建立在意识,可以和意识看成一个整体,但是这 些所有整体都是阿赖耶识的一个部分。你可以把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看成一个整体,要往细 里说,法尘就是我们的意识活动。至于意识是评价性的,根据对事物认知的意识活动产生 的诸如美丑善恶好坏等等。所辩识苹果的图像和抽象的文字,就好比串联线路一样,A 中枢 通电,B 中枢也跟着通电,因为是串联在一起的。串联就是我前面文章里讲的,人在幼年的 时候,收到了关联性刺激,神经生长会把互相的脑细胞各部分组织接上线。真正的难点不是色声香味触法这些怎么关联的,真正的难点是自我如何产生的。为什 么眼睛大脑组合在一起,会有一种所得叫做“我看见 ”的现象?这个我从哪里来,才是不 可解释的。所以只能说有样东西非生出我来不可,这就是末那识和阿赖耶识被概括出来的 原因。
005:嗯,如果整体看我能理解。我想细分的意思是,肉体灭亡了,只有前六识 跟着肉体灭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是轮回的。那么轮回是什么在参与轮回?阿赖耶识把什 么东西带着轮回了?我们在世间所学的东西都灭了,阿赖耶识带着的种子是什么?所谓的习气是不是包含我们学习的能力? 比如,我们这一世对佛法的有不错理解,或 者对音乐艺术有不错的造诣,下一世这种学习的能力是否比普通人强,学习起来很快?
人 体好像就是一部非常精密的机器,看是能够思考,实际上是识根据习气所起的反应而己。 但奇妙的是我们又可以控制,控制能力与习气反应力量成反比。既然贪嗔痴的习气能带到 下一生,那么普通的习气应该也能。一个人好色下一生一定也是,一个人有坚强的毅力下 一生应该也是,只是有的习气可能对修行没什么作用,但是有的习气会对修行产生严重的 障碍。阿赖耶识相当于数据库,意识对外境的反应取决于数据库存有什么样的习气,意识对 外境的刺激调用数据库然后对刺激信号进行翻译。那么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修识,对外境 的刺激不被坏的习气带着走,让它产生有利的习气种子。这可以在禅定中遇到幻境能保持 正念不被幻境所迷。
关于修行的原理,对于解脱来说修禅定是一个方法,是用止和观的,而习气的熏习是 为禅定修行服务的。但是禅宗的首指人心见性成佛是什么原理呢?是不是对资质要求很高 的,经历很多世修行习气修得非常好的,这种方法效果才好?这样的话应该没有禅定的方法奏效快吧?但是好像对这个方法评价很高,原理是什么呢?
老师: 问到根本了,这个解释起来就很麻烦了。习气就是种子,那什么是习气呢?习 气有两种。一种是根本习气,一切众生都有的,叫做无明,一念无明,不能知道一切事物 实相,所以执着于自我的存在或者自我的永久存在。另外一种习气就是爱染习气,是法界 对自己影响产生的爱取的推动力。在 12 因缘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因为爱所以有取的行为。 粗浅来说,比如我们见到地上有张钱,心生爱意(会生出这种想法是因为各种因缘就不细 说了),然后就会有取的行为(去捡它),完成这个带有趋向性的行为。人死了,虽然前六识不在了,但是趋向和行为己经产生。 比如你想砸坏一扇窗子,并 且捡起石头扔出去,石头飞向窗子的时候,你就死了并且停止了作用,但是石头并没有因 为你的死亡就停止向窗子飞去。这个动性就是导致连串事物的动力,也就是我们的爱染习 气。
比如我们热爱音乐艺术,心生爱意并且一首渴求某种想法(比如要成为音乐家),这 个念头一旦发出除非反悔,不然不会改变,即使人死了这个念头还是发出来了。因为这个 而有后续,这个后续就是下一生,也叫做业行,首到诉求完成、念头停止才会没有后续。像禅宗,其实说白一点就是破根本习气,也就是无明习气,也就是破我执。我们可以 发现整个 12 因缘,都是建立在我执上的。假如奉行无我,那么整个因缘全部断了。如果不 执着自我的存在,那么见事物不会生“爱 ”,也就没有“取 ”,也就没有了“有 ”,也就 没有了业行了,因为源头无明破了。爱染习气是没办法破的,只要自我还存在,必定会有善恶好坏的辨识,必定有爱恨, 必定取爱舍恨,就会有一系列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所以说到底的,只有破了根本无 明才有效,不再存在,不再轮回。我们可以注意到,说这也是空,说那也是空,又说不可 执着空的,恰恰就是禅宗。
006:这些对我就不好理解了。说到底,背后其实是物理规则在起作用。禅定是 一层一层修上去的,有功夫在,而禅宗即使知道原理,没有功夫一下子打破我执,不容易 理解。
老师:知道了原理就等于悟,但是还得证。见性等于见道,好比知道了目的地在哪, 但是要去还是得走着去。都说见性可以成佛,但是很少有人说见性就己经是佛的。当然如 果我们不执着时间,还有这具会消亡的肉身,你要说谁是佛也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