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姐听到白晓强这番毫不留情的话,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脸色变得铁青,仿佛被一层寒霜笼罩。
坐在一旁的白大姐夫,此刻只觉得如坐针毡,既尴尬又气愤。他觉得自已的颜面在众人面前丢尽了,一种强烈的羞辱感涌上心头。
为了挽回些许颜面,他赶忙从怀里掏出一叠钱,强挤出一丝笑容,向几个孩子招手示意:“你们几个乖孩子,快过来。你们姑姑不给压岁钱,姑父给你们。”
孩子们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们先是有些犹豫地看了看大人,随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陆陆续续地走到白大姐夫身边。
白大姐夫一视同仁,给每个孩子都发了五毛钱的压岁钱。七个孩子欢天喜地地接过钱,兴奋得小脸通红。
就在白大姐反应过来,想要阻止的时候,钱已经被发出去了。
她狠狠地瞪了自已的男人一眼,那眼神里仿佛能喷出火来,满是埋怨与愤怒。
孩子们可顾不上大人们之间的暗流涌动,收到压岁钱的喜悦让他们欢呼雀跃。他们拿着钱,蹦蹦跳跳地离开了房间,清脆的笑声在屋子里回荡。
白大姐看着孩子们离去的背影,把怒火一股脑儿撒向了婆婆,大声抱怨道:“娘,您瞧瞧您这个儿媳,教出来的孩子一点教养都没有。
我虽然在城里生活,可城里哪样东西不要钱啊?我的工资本来就不高,哪有闲钱给他们发压岁钱!”
她双手叉腰,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仿佛所有的过错都在别人身上 。
白老太向来心疼这个女儿,加之白大姐嘴甜,平日里没少用甜言蜜语哄得白老太满心欢喜。
此刻,瞧见女儿受了委屈,白老太自是心疼不已。
她轻轻拉过白大姐的手,拍了拍,安抚道:“好了好了,我的乖女儿,别气坏了身子。等你走的时候,娘给你装些咱家的好东西带回去。家里的鸡刚下了不少蛋,还有新收的粮食,都给你带上。”
说着,白老太从兜里摸出几块钱,塞到白大姐手里,“这几块钱你也拿着,虽说不多,但也能在城里买点东西。出门在外,别委屈了自已。”
白大姐接过钱,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娇嗔道:“还是娘对我好。”
白老太看着女儿,眼神里满是宠溺,所有的不愉快都已烟消云散。
叶大姐对这位大姑子白大姐的厌恶,犹如梗在喉中的刺,不吐不快;而白大姐,同样对叶大姐这个弟妹嗤之以鼻,打心眼里瞧不上。
这段积怨已久的矛盾,还得从白大姐未出嫁的时候说起。
那时,年轻爱美的白大姐在集市上一眼就相中了一双鞋子。那鞋子样式新颖,皮质柔软,穿在脚上显得十分秀气。白
大姐满心欢喜,想着要是能拥有这双鞋,自已肯定能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巧的是,她知道弟弟手里正好有一笔钱。
在她看来,弟弟给自已买双鞋那是理所当然的事。于是,她兴冲冲地找到弟弟,撒娇卖乖地讨要这笔钱。
“弟弟,你看姐姐这双鞋都旧了,集市上有双特别好看的鞋,你就把钱给姐姐,让姐姐买了吧。”白大姐满脸期待地说道。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弟弟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
“姐,这钱我有用。”弟弟的语气坚定,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白大姐满心的期待瞬间落空,心里既生气又委屈。
更让她气愤不已的是,没过几天,她就发现弟弟竟然用那笔钱给当时还是未婚妻的叶大姐买了雪花膏。那瓶雪花膏包装精美,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白大姐看到叶大姐拿着雪花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嫉妒和愤怒如同汹涌的潮水,将她彻底淹没。
从那以后,白大姐便对叶大姐怀恨在心,觉得是她抢走了本该属于自已的东西。
而叶大姐,也察觉到了白大姐的敌意,两人之间的龃龉就此埋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根深蒂固 。
自从白大姐嫁为人妇,一种莫名的攀比心理就在她和叶大姐之间悄然滋生,且愈演愈烈,她们仿佛陷入了一场永无止境的较量,事事都要一较高下。
叶大姐头两胎生的都是女儿,这在当时那个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环境里,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而白大姐则幸运地迎来了两个男孩,这个结果让她欣喜若狂,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在叶大姐面前的优越感。
“瞧瞧,我生的可是两个带把的,以后家里就有顶梁柱了。”
白大姐常常在叶大姐面前有意无意地炫耀,言语间满是得意。
她觉得自已凭借这两个儿子,彻底压过了叶大姐一头,在这场无形的比拼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白大姐的婆婆更是将这种偏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自从有了这两个孙子,婆婆对她的态度可谓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以往婆婆对她总是诸多挑剔,稍有不顺心就会唠叨数落。
可如今,婆婆整天笑得合不拢嘴,对她关怀备至,嘘寒问暖。
“儿媳啊,你可真是咱家的大功臣,给咱们老白家添了两个这么好的孙子。”婆婆时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让白大姐越发觉得自已高高在上。
时光匆匆,一晃两天就过去了。大年初一和初二的时候,家里热闹非凡,各种走亲访友的活动让吴晓琴忙得不可开交。
但如今,马上她就要踏上前往首都的旅程了,在离开之前,家里的大小事务必须妥善安排妥当。
只是,吴晓琴未曾料到,叶梓晨竟也铁了心要与她一同前往。原本计划独自前往的行程,最终变成了一家三口一同出发。
毕竟,叶梓晨不想错过任何与家人共同面对的机会,他渴望能在妻子身边,一起为未来的希望努力。
此去首都,吴晓琴肩负着诸多重要的事情,短时间内难以返回。
所以,牛棚那边的外公一家,必须储备足够的食物。此外,她也记挂着赵爷爷和赵奶奶,打算给他们也送些东西过去,以表达这段时间受到的关照。
至于这段日子里,叶梓涵和叶梓琳,吴晓琴决定托付给二叔母照料。
当然,相应的口粮也得准备充足。
她精心准备了10斤大米,颗粒、晶莹剔透;20斤小米,色泽金黄、散发着谷物的清香;还有10斤白面,细腻洁白。她心想,这些应该差不多能满足孩子们这段时间的生活所需了。
其他的物资,她决定暂且不留下过多,等从首都回来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