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用完了晚食。
之后。
李末语也问了一下老宅的人。
对尝过这些菜品之后的看法。
二房里的女娘李可卉第一个说出口,好吃,太好吃了。
一副没心没肺,一副吃货的样子。
惹的二房里女娘李近馨也抿嘴巧笑。
小顾氏不敢出言,只将目光转向了二房里当家人李河,而李河只是洌着嘴笑。
心里却是在想。
有在阿父李儒,阿母顾氏在那里呐。
菜品味道好不好食。
以前阿父李儒曾经在县衙里面做过抄录,去过多少次县府的食铺,肯定也尝过不少的稀罕的菜肴,也比他们懂得多。
所以家主李儒才最有权力评价这些女肴的品质好坏,并且阿母顾氏也每日于灶房中做食,也最有资格说出这些菜肴的不足与好处在哪里。
因此他这个每日只知道去湖上捕鱼的糙汉子,就不参与这些评判了。
就因为他的老实憨厚,还招来了小顾氏的一顿埋怨,见李河老实并不表态,于是瘪了一下嘴,又将目光转向婆母顾氏。
顾氏并不多言,只是放下竹箸。
然后给家主李儒的碗中,又添了些新茶。
自嫁与李家这么年,老宅外面家面做主的那个人,始终都是家主李儒一个人,她只是默默的操持着老宅一家老少大小的吃喝用度,穿衣用度,除了这些并且在每逢过节过岁的大日子的时候,还要操心准备招待客人的用食,及送来往礼的礼食,及准备筹贮制作过年宴这些繁杂事情。
所以一首兢兢业业,也是为这个老宅操碎了心。
也是家主李儒从心里来说,最满意的一点。
所以他也不再磨叽。
首接简单了当的说出他心里的想法。
桃花镇上的那个铺子,是二房里的小女娘因为一个机遇,捡到了宝物之后,由他献给了高阳县县令,并从她夫人韩氏的手里换来了这个铺子,既然是二房里的小女娘用捡来的宝物换的,并且铺子现在己经落在了她的名下,那么这个桃花镇上的铺子,以后就属于二房里的小女娘李末语了。
从此以后也不会更改。
而且这个铺子以后也是她的私房,将来何去何从便由她一人说了算,即便是她以后做为嫁妆带走,老宅之中谁也不可多说。
说完这话。
家主李儒用目光扫了老宅所有人一眼。
转而又换了一种语气。
不过这个铺子,以后将做为一个食铺来经营的话,他这个阿爷首先第一个会表示支持,因为他相信二房里的这个小女娘的能力。
而且虽然老宅里的人不能染指二房里的这个小女娘的铺子,但是老宅这些家里的人,如果谁想在食铺里面做工,或者去铺子里面去帮忙的话。
他这个家主是不会拦着的。
言下之意便是。
他可以拦着他们去惦记二房里的小女娘的铺子。
但是老宅的人如果想从二房里的小女娘那里,得到一些好处的话,肯定是必须要到她镇上的那个铺子里,去帮忙或者在她的食铺里上工什么的。
之后看在是一家人的份上,二房里的小女娘也肯定会照顾她们一些什么的话,这些他是不会管的。
关于这一点。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
家主李儒认为二房里的小女娘,还是会做到这一点的。
因为李末语对这一切都盘算的很清楚。
他也早就凭着自己的感觉,看出来这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