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一号院回到家,梁群峰路上都很沉默。
通过姚泽的态度,也能看出姚泽是怎么想的。
汉东省一把手能带来的压力有多大,也是有目共睹。
竞争省长会采取见不得光的手段,事先梁群峰也没想到。
还是在大风厂的改革上出了差池,没能在大风厂的改革上做出成绩,二人是在同一起跑线。
哪一种办法都要通过改革开启,姚泽在意改革,梁群峰也不是没想过要利用改革获得姚泽的支持,后来想想还是发现没希望!
一看就知道改革是不具备做出亮眼成绩的可能性,梁群峰也没太在意。
改革是需要做到亮眼的程度,才能引人注目。
改革不够亮眼,也不可能去获得任何的希望。
一看就知道,改革是不好处理的,很难在改革上做到成绩。
不是谁都能在改革中做到成绩,梁群峰自认是不喜欢冒险。
改革有好处就会有坏处,万一遇到改革出事,反而会断送进步的希望。
改革不是擅长的领域,梁群峰也毫不犹豫的选择放弃,没有走到改革那一方。
答案也很明显,改革不是马上就能成功,赵立春想通过改革得到进步的希望,可能性也很低!
事实也的确如此,改革带来的优劣势也显而易见,不是谁都有资格去思考改革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大风厂的改革失败,梁群峰没想过,陈岩石也没想过!
谁都没有预料到大风厂的改革会收获成功,不是谁都能看到大风厂的改革希望!
梁群峰考虑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上通过电话跟陈岩石约见。
没有在省委大院约见,而是将见面地点约在省检察院。
不寻常的举动也是让陈岩石察觉到事情不对,过去的梁群峰意气风发,即将退休也是在专职副书记的位置上退休。
梁群峰还有进步的心,也在不断的寻求进步,见面也是在彰显身份的省委大院或者是省委办公室,从来没选择在检察院见面。
梁群峰刚走进办公室,焦急的陈岩石已经在里面坐着。
对此梁群峰也没说冒犯,也没说陈岩石的不是。
“梁书记,出什么事了?”陈岩石急的不行,大早上就得到消息,加上最近的风声,想也知道事情不对。
“联络大风厂的事,暴露了。”
短短几个字让陈岩石挺直的腰杆也摇摇欲坠,整个人也在不断的晃动。
出事也分大事和小事,有的事没法去改变,一旦出现也是铁板钉钉。
对谁而言都是如此,能让时任政法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的梁群峰这么说,一定是出大事,还是没法改变的大事!
但凡能有一点解决的办法,梁群峰都不会这么说!
“我在大风厂做的很隐秘。”陈岩石声音沙哑,双目无神的靠在墙上,喃喃自语:“不该暴露啊!我没有告诉任何人,一切都是独自负责!”
自认看人的眼光还不错,在看到侯亮平推荐的蔡成功后也是下定了决心,毫不犹豫的选择蔡成功!
他在蔡成功的眼睛里看到野心,还有不甘心!
不怕蔡成功有野心,也不怕蔡成功不甘心,总是能有处理的办法!
回忆起说服蔡成功的过程,时间、地点都是他来安排,没有刻意的联络蔡成功,也没有提前跟谁打招呼,怎么看都是不该有消息泄露!
“我跟蔡成功见过一次,没有第二次见面,还是临时起意的见面,按理说............”
梁群峰打断他的话,疲惫的说:“没有按理说,要是有那么多道理,我也不用着急,也不用那么累。”
反贪局、省纪委、巡视组向来都不按常理出牌,不是第一次不按常理出牌,好几次都是这样。
按照常理出牌,谁都能看出情况不对,问题也就没那么难以改变。
工作上没有正确和错误,有确凿的证据就要认!
“姚书记手里有录音、照片、审讯供词,可谓是证据确凿。”梁群峰疲惫的揉了揉太阳穴。
“梁书记,您可一定要帮帮忙啊!”陈岩石忍不住说道。
梁群峰面无表情,“你知道姚书记让谁来负责查办吗?”
陈岩石心里涌起不妙,瞳孔微微张大,“您是.............”
“姚书记亲自点名,让我来负责调查反贪局的违规。”
省委书记姚泽亲自点将,大晚上的拉着梁群峰以讨论汉东省的经济发展为由屡次提起汉东省的情况,答案也不言而喻。
摆明姚泽也是很清楚要怎么去做,谁都知道姚泽的态度。
陈岩石投靠梁群峰不是秘密,让梁群峰亲自调查陈岩石,给出最明确的态度是亲自查办!
提供的证据没有牵扯到梁群峰,陈岩石被查也不会牵扯到梁群峰身上,那样一来是在断绝退路,陈岩石也不会那么蠢。
姚泽给出的是最明确的说法,给出最理智的态度,让梁群峰亲自查办,强调严查严办,不也是给出最明确的态度!
政法委书记亲自查办,有确凿的证据压根不需要调查,交给梁群峰的态度就很明确,不准谁去求情!
触犯汉东省的改革,陈岩石也成为杀鸡儆猴的对象!
改革在姚泽心中的价值无限高,想要将改革也一起做起来,也不能允许汉东省有任何一个人拖后腿!
不允许改革出现问题,也不允许改革被破坏,亲自让梁群峰负责调查,丝毫没有给老同志留面子的想法!
要是给老同志留面子,还能有的说,也不会派出梁群峰亲自负责,还跟梁群峰一再强调严查!
“陈岩石同志,你还有什么想法,我能帮忙的一定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