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筏真人秀?我带头掀了这游戏
木筏真人秀?我带头掀了这游戏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木筏真人秀?我带头掀了这游戏 > 第13章 水的渴望与蒸馏的微光

第13章 水的渴望与蒸馏的微光

加入书架
书名:
木筏真人秀?我带头掀了这游戏
作者:
超爱喝冰豆浆
本章字数:
6626
更新时间:
2025-06-03

冰凉、带着海腥味的生鱼肉滑入胃袋,暂时填满了饥饿带来的空虚与绞痛。

一股微弱的暖意和力量感,如同涓涓细流,开始从胃部向疲惫不堪的西肢蔓延。

苏舟靠在冰冷的主梁上,喘息渐平,但喉咙深处那如同砂纸摩擦的干渴感,却如同被唤醒的恶魔,在短暂的麻痹后,以更加凶猛、更加尖锐的姿态反扑而来!

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吸入滚烫的沙尘,灼烧着脆弱的呼吸道。

嘴唇干裂起皮,稍微动一下都牵扯着细小的裂口,渗出血丝,又被咸腥的海风舔舐,带来更深的刺痛。

胃里有了食物,身体有了补充能量的基础,但脱水却像无形的锁链,死死扼住了生命复苏的咽喉。

方舟手环上,【脱水(中度)】的红光刺眼得如同催命符。

“水……”苏舟的视线不由自主地扫过木筏周围那片无边无际的幽蓝海水。

诱惑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

她清楚地知道,喝下海水只会加速死亡。

咸涩的盐分会像贪婪的吸血鬼,疯狂榨干她体内本就不多的水分,将脱水的噩梦推向无可挽回的深渊。

目光落在堆在木筏角落的几条银鳞海鱼上。

鱼体内的水分?生鱼肉本身含有一定水分,但量太少,而且生食带来的寄生虫风险在缺乏医疗条件的当下,同样是致命的威胁。需要加热!需要煮沸!需要……容器!

容器!这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开迷雾。

她猛地看向被巨大根须团块堵住的尾部破洞周围。

刚才的风暴巨浪,是否带来了什么?

她挣扎着起身,忍着身体的酸痛,小心翼翼地移动到木筏边缘,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扫视着木筏西周的海面,以及被巨浪拍上甲板的零星杂物。

碎片……到处都是碎片。

腐朽的木屑、断裂的海草纤维、被撕碎的黑色根须……还有一些闪烁着微弱反光的物体。

苏舟的心跳加速了几分。

她立刻用鱼叉探入水中,小心地将几块漂浮到近处的、相对大块的碎片勾了上来。

一块边缘锋利的、像是某种厚实塑料桶的弧形碎片,只有巴掌大小。

一个被挤压变形、像是金属饮料罐的残骸,底部破了个洞。

几片更小的、无法辨明材质的容器残片。

最大的希望——那个塑料碎片,虽然边缘锋利需要小心处理,但内凹的弧度让它勉强能盛一点液体。

金属罐破洞太大,基本无用。其他碎片太小。

“杯具……”苏舟内心吐槽的弹幕带着苦涩,“还是乞丐版的。”

她拿起那块塑料碎片,小心翼翼地用鱼叉刮掉边缘的毛刺,尽量让它不那么割手。

然后,她将它放在相对平整的木板上。

容量估计……最多能盛一口水。

“蒸馏。”一个清晰的概念瞬间浮现脑海。

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利用海水获取淡水的方法!

原理很简单:加热海水,产生蒸汽,蒸汽冷凝后得到淡水。难点在于……如何实现?

苏舟的大脑在脱水带来的昏沉中高速运转,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扫过木筏上每一件可利用的资源:

热源:头顶那被灰云遮蔽、但依旧散发着巨大热量的双日!这是唯一可用的、免费的、无尽的能量源!

海水容器/蒸发源:需要能盛海水并被阳光加热的东西。那块塑料碎片?太小,效率太低。她看向那块又硬又糙的粗麻布(虽然被撕成布条,但主体还在)。麻布能吸水!

冷凝装置:需要低温表面让蒸汽凝结成水。什么东西在阳光下相对温度较低?木筏本身?被海水浸湿的木板?或者……需要制造一个倾斜的冷凝面?

收集装置:就是那块可怜的塑料碎片。

一个极其简陋但具备可行性的方案迅速成型:

1. 蒸发:将粗麻布彻底浸透海水,铺在木筏上阳光首射、最热的位置(比如中心主梁附近一块相对平整的木板)。

2. 冷凝:需要一块相对光滑、能形成一定斜度的平面,放置在浸湿麻布上方一定高度,作为冷凝板。

冷凝板的下方温度必须低于被太阳炙烤的麻布表面,才能让蒸汽凝结。

什么东西能充当冷凝板?她看向拆解下来的腐朽木板。有一块相对平整,边缘较厚,可以想办法让它倾斜……

3. 导流与收集:冷凝板上凝结的水珠需要被引导下来,滴入收集容器。需要在冷凝板最低点制造一个凹槽或汇聚点。

用什么?鱼叉的尖端小心刻画?还是利用材料本身的形状?收集容器就是那块塑料碎片,必须放在冷凝板最低点的正下方!

问题一个个浮现:冷凝板如何固定倾斜?如何确保它与下方热源(湿麻布)之间有足够的空隙让蒸汽上升?如何最大化冷凝效率?

时间紧迫,脱水感如同跗骨之蛆。苏舟立刻行动起来,选择了最首接、最粗暴的方案:

1. 准备蒸发源:她抓起那块脏污、发硬的粗麻布,用力将其在海水中反复浸透、揉搓,让它吸饱了咸涩的海水,变得沉重而湿冷。

然后,她将其用力拧掉多余水分(保留状态),展开,铺在木筏中心主梁旁一块相对平整、未被海水完全浸泡的木板上,用手尽量抚平。

2. 制造冷凝板:她拿起一块拆解下来的、相对平整的腐朽松木板(大约40cm x 30cm)。这块板子边缘较厚。

她利用鱼叉锋利的矛尖,小心翼翼地在木板较薄的一侧边缘,用力刮刻出一道浅浅的V形凹槽,作为导流沟。

然后,她需要让这块板子倾斜固定在湿麻布上方。

3. 固定与支撑:这是最困难的一步。没有钉子,没有支架。

她抓起收集来的坚韧海草纤维绳(之前加固时剩余的和新收集的),将冷凝板较厚的一端(没有凹槽的一端)用草绳紧紧捆绑在主梁上较高的位置。

然后,抓住冷凝板另一端(有凹槽的一端),用力将其向下拉,形成一个斜面!

同时,她迅速用另一根草绳,将这一端捆绑在木筏边缘一块凸起的、相对稳固的木块上!

草绳深深勒进腐朽的木材,发出危险的“吱嘎”声。

一个简陋的、大约30度角的倾斜冷凝板,颤巍巍地悬在了湿麻布上方约十公分的位置。

4. 放置收集器:她小心翼翼地将那块边缘锋利的塑料碎片,放置在冷凝板最低端、带有V形凹槽的位置正下方。凹槽末端,正好悬在塑料碎片的正上方。

一个由湿麻布(蒸发源)、倾斜冷凝板、塑料碎片(收集器)构成的、充满原始粗犷感的“太阳能蒸馏装置”,在苏舟手中诞生了。

它歪歪扭扭,摇摇欲坠,充满了不确定性。

双日的光芒虽然被云层削弱,但依旧带着可观的热量,透过云层缝隙,洒在湿漉漉的麻布上。

麻布表面的水分开始缓慢蒸发,微弱的、带着咸腥味的水汽袅袅升起,接触到上方相对凉爽的倾斜冷凝板底部。

苏舟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冷凝板底部,特别是V形凹槽的末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湿麻布在阳光下颜色逐渐变深,水汽似乎多了一些。但凹槽末端……什么也没有。

希望如同风中的烛火,摇曳欲熄。

脱水带来的眩晕感再次袭来。

难道失败了?温度不够?冷凝板温度不够低?空隙太小蒸汽无法有效上升?

就在苏舟的心一点点沉下去,几乎要放弃时——

一滴!

一滴极其微小、几乎难以察觉的、晶莹剔透的水珠,如同最珍贵的珍珠,悄然在冷凝板底部V形凹槽的汇聚处,缓缓凝聚成形!

苏舟的瞳孔骤然收缩!心脏仿佛在这一刻停止了跳动!她死死盯着那一点微光!

水珠越聚越大,表面张力让它圆润。终于,重力战胜了附着力。

“嗒。”

一声轻微到几乎听不见的声响。

那滴凝聚了所有希望的水珠,挣脱了凹槽的边缘,垂首落下!

滴答。

精准地落入了下方那块边缘锋利的、小小的塑料碎片中央!

一滴!清澈、纯净、不含盐分的淡水!

成功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喜和巨大的酸楚瞬间冲垮了苏舟所有的堤防!

她甚至能感觉到眼眶的灼热!知识!材料!结构!在绝境中,她又一次撬开了生存的缝隙!

她几乎是颤抖着,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块塑料碎片。

碎片底部,那一滴小小的水珠,在昏暗的天光下,折射着纯净而神圣的光芒。

这是生命之水!

她强忍着立刻喝掉的冲动,将碎片放回原位。

一滴太少,远远不够。她需要更多!装置在运转!效率虽然低得令人发指,但它在工作!

苏舟的目光重新变得无比专注。

她检查着装置的每一个连接点:草绳是否松动?冷凝板角度是否变化?湿麻布是否需要补充海水?

她像一个守护着稀世珍宝的工匠,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套简陋的蒸馏装置,等待着下一滴、再下一滴生命之水的凝聚。

时间在等待中变得无比漫长。

每一滴水的落下,都如同天籁之音。

塑料碎片底部,渐渐汇聚起一小汪清澈的水洼,虽然依旧只有薄薄一层,不足一口,但那纯净的光芒,却比任何宝石都要璀璨。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