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了这些。
家主徐儒便不再认为徐七七是一个皮的,而是一个比较聪明又比较早慧的,可是这样一个女娘放在农家,是要遭到別人家妒忌,惦记的。
因为木秀于林,也必摧于林。
所以也为了保护自己的这个小孙女,于是便告诫二子徐良及全家人,这些野菜的可食方法,是他们大人们发现的,而不是只有三岁的徐七七懂得的。
而且为了怕村里及邻人知道,他们家挖到的这些野菜可食,而且偷偷食,而心生怨恨,所以用了晌食后,便将这事也告诉了徐氏一族的族长徐昆及几个族老。
反正这些无主的野菜,闲田及满山遍野到处都是,他们一家挖也挖不完,不如告诉族长及族人,还有相邻村人,这样他们家还能得到一些好名声。
做完此事之后。
家主徐儒也吩咐并安排,以后由家中的男丁自今日起负责耕田春播,除此之外,另外的女眷则开始准备去闲田,及山上去挖野菜,及解决家中春上缺乏青菜的问题。
这样既可以省了铜钱,又可以得到了一些新的吃食。
然后,晌午歇息过后。
两房儿子,带着成年及可以做活的男丁孙子,下田继续耕田春播。
而老王氏则带了两个儿媳小王氏及李氏,出去挖野菜,自然徐七七也是跟了去的。
不过徐七七这次没有让阿婆她们去闲田,因为阿爷徐儒己经将挖野菜之事告诉了族长及村人,现在闲田里肯定会有很多人在挖野菜。
她也想躲开这些人,否则,人太多她们也不见得能挖到多少野菜。
徐七七记得曾经听三郎说过。
她们村后不远有一座后山,后山脚下有一条小溪,每到夏天的时候,阿父徐良都会带着大郎,二郎和他去溪里去洗澡之事。
于是心里一动。
便带着阿婆和大伯娘及阿母去了后山脚下的溪边,果然见到河滩上苇芽己经长出尺许,溪边的水芹非常鲜嫩,而且河滩上也有许多灰灰菜及婆婆丁,样子也极其鲜嫩。
心里一阵高兴。
连忙招呼阿婆,大伯娘及阿母赶紧挖。
并且告诉三人溪边的水芹,也是可以食的,这些嫩水芹茎叶采了回去之后,不但可以烧菜食,还可以切碎调了馅,用黍面皮包了谄蒸黍角,蒸饼食,味道也非常鲜美。
宋时把做食分成三种方法及称谓。
烤饼,即后世的烧饼。
蒸饼及蒸黍角,后世对馒头及包子的称呼。
汤饼,就是后世的面条。
阿婆王氏平时在家中,最喜欢做食。
听说水芹可以做蒸黍角,便支了大儿媳和李氏去河滩上去挖灰灰菜及婆婆丁,而她独自来到溪边,一个人专门只捡着那些比较鲜嫩的水芹薅。
她也想试试把这些水芹采回去之后。
看看做成黍角之后,蒸出来食着什么味道。
之后,她们回去的时候。
阿婆王氏特意又在篮中水芹上面盖了一层苇芽,怕人瞧见下面的东西。
然后回到了老宅。
阿婆王氏也是专门将水芹拿出,用院中井水洗了,然后切成细末用盐调了味,和黍面做成黍角上屉蒸熟之后,并分于下田回来的家中男丁们尝后。
果然得到一家人的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