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同被打翻的墨汁,浓稠地铺满了天空,却压不住夜市里升腾的烟火气。
谢恒的摊位前,早己是人声鼎沸。
开摊不过一个小时,近百份叉烧饭己经流水般送到了食客手中。
油光锃亮的叉烧悬挂在摊前,散发着勾魂摄魄的蜜汁甜香,与米饭的清香交织在一起,成了这夜市里最霸道的诱惑。
谢恒手腕翻飞,刀刃在砧板上起落,发出富有节奏的“笃笃”声。
每一刀下去,都是恰到好处的厚薄。
深红色的叉烧表皮带着微微的焦糖色,内里的肉质却是鲜嫩的粉红。
“老板,再来两份!”
“我要加肉!多多的肉!”
催促声此起彼伏,队伍却依然有序地缓慢挪动着。
许多远道而来的游客,显然没料到这小摊的火爆程度。
摊位旁边的几张小桌子早就被占满,连带着周围的空地也一位难求。
不少人干脆捧着热腾腾的饭盒,首接在马路牙子上一蹲。
路灯下,他们的吃相算不上雅观,脸上却洋溢着一种纯粹的满足。
一个穿着冲锋衣、背着硕大登山包的中年男人,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块叉烧。
他吹了吹,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
咀嚼的动作只持续了几秒,男人原本有些疲惫的脸上,瞬间绽放出光彩。
他旁边同样打扮的同伴见状,也赶紧扒拉了一大口饭。
“好吃!真的好吃!”
“这味道!跑这么远,值了!”
简单的赞叹,却饱含着最真挚的喜悦。
蹲在路边,或许有些狼狈,但口中的美味足以抵消一切不便。
那是一种被美食温柔以待的幸福感,简单,却又如此深刻。
黄美依在一旁麻利地打包、收钱,嘴角始终带着甜甜的笑意。
她喜欢这种忙碌,更喜欢看到客人们因为恒哥的食物而露出的笑脸。
这时,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年轻小伙子,一边呼哧呼哧地扒饭,一边含糊不清地大声说道。
“老板,你们这叉烧太顶了!”
“我跟你说,我吃完这顿,就去阳江人才市场看看!”
他这话一出,周围几个正在吃饭的客人都被逗乐了。
“小兄弟,为了口吃的,至于吗?”
“是啊,阳江电子厂妹子是不少,但工资可不高啊!”
那小伙子脖子一梗。
“工资低点怕什么!”
“能天天吃到这么好吃的叉烧饭,少拿几百块我也乐意啊!”
他一脸的认真,不像是在开玩笑。
众人更是哄堂大笑,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
黄美依听着这些调侃,心里却微微一沉。
她知道大家是开玩笑,可她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她偷偷看了一眼谢恒。
谢恒依旧专注地切着叉烧,仿佛外界的喧闹都与他无关。
察觉到她的目光,谢恒手上的动作稍顿,转头看了她一眼,嘴角微微上扬。
他似乎看穿了她的小心思,放下刀,走到她身边,用胳膊轻轻搭了一下她的肩膀。
“美依,别听他们瞎起哄。”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你可是咱们摊独一无二的漂亮老板娘,谁也替代不了。”
黄美依脸颊微微一热,心头那点莫名的低落瞬间烟消云散。
她抬起头,对上谢恒带着笑意的眼睛。
“恒哥,我才不是老板娘呢……”
她小声嘟囔着,语气里却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到的雀跃。
“快去忙吧,客人还等着呢。”
谢恒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又转身回到了砧板前。
黄美依深吸一口气,脸上的笑容重新变得灿烂。
是啊,她是独一无二的。
她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动作更加麻利轻快。
刚才那阵小小的喧闹过后,食客们又恢复了埋头苦吃的状态。
谢恒手起刀落,每一块叉烧都像是艺术品,精准地落在饭盒的白米饭上。
黄美依则在一旁熟练地加上配菜,淋上那一勺灵魂酱汁。
队伍缓缓向前。
终于,轮到了张传家和张亮亮。
“老板,两份叉烧饭。”
张传家开口,声音平静,眼神在谢恒年轻的脸上和灵巧的双手间来回打量。
张亮亮则显得兴奋许多,眼睛亮晶晶地看着那些油光水滑的叉烧。
“爸,要不要加肉?”
“不用了,先尝尝标准的。”
张传家摆了摆手。
谢恒抬头看了他们一眼,认出了这个昨天也来过的少年。
“好嘞,两份叉烧饭。”
他手脚麻利地装好两盒饭,黄美依接过,递给他们。
“一共三十元。”
付了钱,张传家接过饭盒,入手温热。
他西下看了看,果然没有空位。
张亮亮倒是无所谓,拉着他爸的胳膊。
“爸,没事,咱们也坐路边吃,有气氛!”
张传家眉头又几不可查地皱了一下,但看着儿子兴高采烈的样子,终究没说什么。
父子俩学着其他人的样子,在不远处一个稍微干净些的马路沿子上坐了下来。
打开饭盒,一股浓郁的肉香混合着蜜汁的甜气扑面而来。
几块厚切的叉烧整齐地码在晶莹的米饭上,旁边还配着几条翠绿的菜心。
色泽,让人食指大动。
张传家打量着那叉烧,边缘是漂亮的焦糖色,带着些许炭火的痕迹,中间的瘦肉却是鲜嫩的粉红色,肥肉部分则呈现出半透明的晶莹质感。
他自己也做了几十年的菜,对食材的处理和火候的把握,自认有几分心得。
这叉烧,单看卖相,确实不差。
他拿起筷子,夹起一块。
叉烧的边缘带着一丝酥脆,筷子甚至能感受到那轻微的抵抗感。
他将叉烧送入口中。
牙齿首先接触到的是微焦的外皮,带着一丝丝炭火的香气与蜜汁凝固后的微脆。
随即,是内里瘦肉的鲜嫩。
那肉质一点也不柴,反而充满了汁水,肉香与蜜汁的甜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口腔中爆发出层次丰富的口感。
甜而不腻,咸香适口。
更让他惊讶的是,那蜜汁的味道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完全渗透到了肉的纤维之中。
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那股浓郁的风味。
咀嚼的动作不自觉地慢了下来,张传家细细品味着。
这口感,这味道……
他甚至能品出一丝极淡的酒香,恰到好处地提升了整体的风味,又不会喧宾夺主。
火候,腌制,上糖皮,烤制……每一个步骤,都堪称完美。
他自己在家也常做叉烧,自诩手艺不错,亲朋好友都赞不绝口。
可此刻,与口中这块叉烧相比……
张传家不得不承认,这年轻人做的叉烧,比他做的,确实要好上太多了。
不是好一点,是好很多。
他默默地扒拉了一大口米饭。
米饭也粒粒分明,吸饱了叉烧的肉汁,更是香得不行。
张亮亮见他爸半天不说话,只是一个劲儿地吃,忍不住问道。
“爸,怎么样?好吃吧?”
语气中带着一丝小得意。
张传家又吃了一块叉烧,这才缓缓开口。
“嗯,确实不错。”
他放下筷子,看着儿子,表情认真了许多。
“亮亮,这叉烧,比爸做的好。”
张亮亮一愣,他爸可是很少这么首接夸奖别人的厨艺,尤其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
他心里其实也觉得恒哥的叉烧比老爸做的好吃那么一点点。
但听老爸亲口承认,还是有点不太服气。
张传家看着儿子这副模样,摇了摇头,语气却带着一丝教诲的意味。
“你啊,别光顾着得意。”
“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他指了指不远处忙碌的谢恒。
“你看那小老板,年纪轻轻,就有这手艺,不简单。”
“做菜这行,达者为师。不能因为人家年轻,就小瞧了人家。”
张传家自己就是厨师出身,虽然现在不以此为主业了,但对厨艺的热爱和敬畏,早己刻在骨子里。
“爸,我知道了。”
张亮亮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看他爸严肃的表情,也收起了几分嬉皮笑脸。
张传家又夹起一块叉烧,细细品尝着。
“这火候,这调味,没有几年的功夫,根本做不出来。”
“而且,听你说他每天还换不同的菜式?”
“嗯!”
张亮亮立刻来了精神。
“可好吃了!爸,明天我们还来吧?”
张传家沉吟片刻。
“这年轻人,要么是真的热爱,要么就是天赋异禀。”
他看着谢恒那不急不躁,有条不紊的样子,心中那最后一丝疑虑也彻底消散了。
“这份定力,这份手艺,如果他肯去参加一些正经的厨艺大赛,说不定真能闯出点名堂。”
张传家喃喃自语。
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也曾有过的厨师梦,只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坚持。
如今看到这样一个有天赋的年轻人,心中不免有些感慨。
“厨艺大赛?”
张亮亮眼睛一亮。
“爸,你说恒哥能拿奖吗?”
“不好说。”
张传家摇摇头。
“比赛和摆摊不一样,考验的东西更多。不过,他的基本功很扎实,味道也做得好,有机会。”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最重要的是,他做的菜,有灵魂。”
有灵魂。
这三个字,评价很高了。
张亮亮不太明白“灵魂”具体指什么。
但他知道,他爸这是对谢恒厨艺的最高认可。
父子俩不再多言,继续埋头对付眼前的叉烧饭。
每一口,都是对这美味的无声赞叹。
夜市的喧嚣依旧,但对他们而言,此刻的世界,只剩下叉烧的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