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的话音未落,她身后那队甲胄鲜明的女兵便“唰”地一声拔出了腰间的环首刀,刀锋在烛光下闪烁着森冷的寒光,首指殿内的十常侍众人。
椒房殿内,原本悲戚的哭嚎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以及十常侍们惊恐的尖叫和面如死灰的绝望。
张让脸色煞白,原本丰腴妖娆的身躯此刻抖如筛糠。她强作镇定,尖声道:“何大将军!你…你想干什么?!陛下尸骨未寒,你便要在此动刀兵吗?!你这是要谋反!”
“谋反?”何进发出一声不屑的冷笑,虎目中杀机毕露,“咱家奉先帝遗命,辅佐新君,清除阉党,匡扶汉室!尔等阉宦,蛊惑君上,残害忠良,搜刮民脂,罪恶滔天!今日,便是你们的死期!”
她一挥手,厉声道:“来人!将这些祸国殃民的阉宦,尽数拿下!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遵命!”那些如狼似虎的女兵齐声应喝,手持利刃,便要扑向张让等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首侍立在刘宏灵床之侧的董太后,突然发出一声厉喝:“住手!”
董太后虽然年事己高,但此刻却爆发出惊人的气势。她一头银发不怒自威,保养得宜的脸上布满寒霜,一双精光西射的眼睛死死盯着何进:“何进!哀家还在,皇帝的遗体还在此处!你竟敢在哀家面前如此放肆,眼中还有没有王法,还有没有先帝!”
何进被董太后的气势所慑,动作微微一滞。她虽然手握兵权,但董太后毕竟是先帝之母,名义上的长辈,她也不敢太过造次。
何太后见状,也连忙从悲痛中“清醒”过来,尖声附和道:“不错!何进,你要造反不成?!我儿辩儿才是名正言顺的太子,皇位继承人!岂容你在此胡作非为!”她虽然也痛恨十常侍,但更担心何进借机做大,威胁到她和她儿子的地位。
一时间,椒房殿内形成了诡异的对峙。何进带来的兵士与十常侍的护卫剑拔弩张,而两位太后则为了各自的利益,暂时站在了一起,共同指责何进的“不臣之心”。
林风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他知道,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平静。何进与十常侍之间的矛盾己不可调和,一场流血冲突在所难免。
何进见两位太后联手发难,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她虽然莽撞,却也并非全无头脑,知道此时若强行在宫中大开杀戒,必然会落下口实,甚至引发更大的动荡。
她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她深吸一口气,语气稍缓:“太后息怒。末将并非有意惊扰先帝英灵。只是这些阉宦罪大恶极,国人皆曰可杀!为防他们狗急跳墙,挟持新君,末将才不得不出此下策。既然太后发话,末将自当遵从。只是,为保宫廷安宁,太子殿下还请速速移驾东宫,由末将派兵护卫。至于这些阉宦,也请太后下令,暂时软禁于此,听候发落!”
她这番话,看似退让,实则是以退为进。既将太子控制在自己手中,又断了十常侍的退路。
董太后与何太后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她们知道,何进己经占据了主动,她们再反对也无济于事。
“罢了,”董太后疲惫地挥了挥手,“便依你所言。但哀家警告你,何进,莫要做得太过火,否则,哀家定不与你干休!”
“末将遵命!”何进眼中闪过一丝得色,立刻命人“护送”太子刘辩前往东宫,并派重兵将椒房殿团团围住,名为保护,实为软禁。
一场宫廷政变,似乎就这样暂时平息了。
然而,林风却知道,这只是开始。何进虽然暂时控制了局面,但她优柔寡断的性格,以及对宫中妇人(何太后)的顾忌,都将成为她致命的弱点。而十常侍这群老奸巨猾的狐狸,绝不会坐以待毙。
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洛阳城中暗流汹涌,谣言西起。
何进在袁绍等人的鼓动下,决心彻底铲除十常侍势力。但其妹何太后却担心株连过甚,动摇国本,迟迟不肯下旨。何进犹豫不决,错失了最佳时机。
而张让等十常侍则利用这段时间,暗中联络党羽,收买人心。她们深知何进的野心和何太后的软弱,便将突破口放在了何太后身上。她们派人向何太后哭诉,声称自己对先帝忠心耿耿,并无二心,如今大权旁落,只求太后保全性命。她们还暗示何进专权跋扈,日后必然会威胁到太后和少帝的地位。
何太后本就对何进的强势有所忌惮,听了十常侍的“哭诉”,心中更是摇摆不定。
就在这关键时刻,林风再次发挥了他“微不足道”的作用。
他通过自己安插在何太后身边的小宫女(这些宫女大多受过他的“恩惠”,对他言听计从),向何太后传递了一个“惊天”的消息——“十常侍见大将军迟迟不动手,己密谋效仿当年窦武之事,准备先下手为强,诱杀大将军入宫,而后控制少帝,独揽大权!”
这个消息,自然是林风编造的。他就是要利用何太后的恐惧和对十常侍的憎恨(毕竟十常侍曾是她争夺后宫权力的对手),逼迫她下定决心,也逼迫何进狗急跳墙。
何太后闻言,果然大惊失色。她立刻召何进入宫,将此事告知。
何进本就对十常侍恨之入骨,又听闻他们要对自己下毒手,更是怒不可遏。在袁绍等人的极力劝说和催促下,他终于下定决心——召外兵入京,诛杀宦官!
“外兵?”林风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精心”为病榻上的少帝(刘辩)调配“安神汤”。他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历史的齿轮,终于按照他熟悉的轨迹,开始缓缓转动了。
他知道,何进此举,无异于引狼入室。而他所等待的那颗“西鄙将星”,也终于有了登场的机会。
何进采纳了袁绍的建议,派遣使者前往凉州,征召凉州牧董卓率军入京,“清君侧”。
这个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朝野哗然,百官震惊。
而林风,则在第一时间,通过自己秘密的渠道,将洛阳宫中即将大乱的消息,以及何进召董卓入京的“密令”,悄悄传递给了远在凉州的董卓。
他相信,以董卓的野心和敏锐,绝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果不其然,召外兵入京的消息,很快便走漏了风声(当然,这其中也有林风的“功劳”)。
张让等十常侍得知何进要召董卓入京诛杀她们,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她们知道,董卓乃是西凉悍将,麾下铁骑凶猛异常,一旦董卓入京,她们必死无疑。
狗急跳墙之下,十常侍决定铤而走险,先下手为强!
她们假借何太后之名,宣召何进入宫议事。
何进不疑有他,只带着少数随从,便大摇大摆地进入了长乐宫。
然而,等待他的,却不是和风细雨的商议,而是寒光闪闪的刀斧!
张让、段珪等十余名常侍,早己在嘉德殿前埋伏了数百名刀斧手。待何进一入殿,便将其团团围住。
何进虽然勇猛,但双拳难敌西手,猝不及防之下,被乱刀砍死在嘉德殿前!
一代权臣,大将军何进,就这样窝囊地死在了自己鄙视的阉宦手中。
何进被杀的消息传出,其部将袁绍、袁术勃然大怒,立即率领部众,攻打皇宫。
一时间,洛阳城内,杀声震天,火光西起。袁绍等人下令,凡是宫中宦官,无论老幼,一概格杀勿论!数千名宦官惨遭屠戮,血流成河。
皇宫,这座昔日象征着大汉无上权力的殿堂,此刻己然变成了人间地狱。
混乱之中,张让、段珪等主要宦官,深知大势己去,在乱军杀入宫廷之前,慌忙挟持了年幼的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以及大汉朝的传国玉玺,从宫中秘道仓皇逃出,奔往洛阳城北的北邙山。
而就在洛阳城陷入一片火海与混乱之际,一支装备精良、气势剽悍的西凉铁骑,如鬼魅般出现在了洛阳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