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五一开局,军工天才
四合院:五一开局,军工天才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五一开局,军工天才 > 第88章 我们要造坦克?

第88章 我们要造坦克?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五一开局,军工天才
作者:
一只山竹榴莲
本章字数:
4206
更新时间:
2025-06-16

周怀安笑而不答,只是喝了口汤:"嗯,味道不错,你手艺真好。"

何雨柱也没多问,只是担忧地说:"怀安哥,厂里都在传您疯了,说您要造什么120毫米的超厚钢板,可咱们厂从来没生产过这么厚的钢材啊..."

"谁说的?"周怀安猛地抬头。

"车间里都在传,说您这是痴人说梦,那么厚的钢板,现在的工艺根本做不到,就算做出来也没啥用..."

周怀安冷笑一声:"等着瞧吧,不出三天,我就能证明给他们看!"

何雨柱摇摇头,感叹道:"反正我信您,您在厂里干的这些事,要搁以前,谁敢想啊?流水线那套己经让大伙儿服气了,这回再来个大的,保准又是一片哗然!"

周怀安拍拍他的肩膀:"回去吧,别管闲言碎语,好好干自己的事。对了,明天中午给我多做点有营养的,这两天可能会有客人来。"

第十天清晨,周怀安终于迎来了成果检验的时刻。经过不眠不休的努力,他们成功制造出了第一块120毫米厚的装甲样板,还有一份完整的新型坦克设计方案。

"李主任,通知一下,下午两点在大会议室召开技术交流会,请厂里所有技术骨干参加。"周怀安整理着手中的材料,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李德才欣喜若狂:"终于要公布了?真是太好了!这下那些背后嚼舌根的人可得傻眼了!"

"还不是时候,"周怀安摇摇头,"这只是初步验证,真正的大考验还在后面。去吧,按我说的做。"

下午两点,厂里的大会议室座无虚席。技术人员们议论纷纷,都在猜测周怀安到底搞出了什么名堂。

"听说是什么新型装甲钢?"

"120毫米?开什么玩笑,咱们厂连60毫米的都没造过!"

"我看是周总工太年轻,好高骛远,这回估计要栽跟头了!"

正当议论声此起彼伏时,周怀安推门走了进来。他身后跟着两名工人,抬着一块厚重的钢板样品。

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块钢板上。

"各位同志,"周怀安站在讲台上,声音虽然因疲惫而有些沙哑,但仍然充满力量,"这段时间,我们小组一首在进行一项特殊的实验,今天,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实验取得了初步成功。"

他指着那块钢板:"这是一块120毫米厚的特殊装甲钢板,硬度达到315HB,抗穿透性能比现有装甲提升了25%。"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

"不可能!"技术科长陈明忠第一个站起来,"周总工,您是不是搞错了?以我们现在的工艺水平,根本不可能生产这种装甲钢!"

"是啊,120毫米?这也太夸张了!"另一位老工程师也附和道,"就算北极熊国,也很少用这么厚的装甲!"

周怀安不为所动,拿出一份材料分析报告:"请各位看看这个,这是钢材的详细成分分析和性能测试数据。我们采用了全新的合金配方和热处理工艺,虽然成本较高,但性能提升显著。"

一位冶金专家接过报告,仔细看了一会儿,脸色逐渐变得凝重:"这个配方...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难度极大,你们真的用这个配方炼出钢了?"

"没错,"周怀安点头,"第一批实验就失败了,后来经过多次调整,终于成功。"

专家们围着那块钢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人怀疑,有人惊叹,更多的人则是不敢相信。

"周总工,请问这种装甲钢是用来做什么的?"一个年轻工程师问道,"这么厚的钢板,用途很有限啊。"

周怀安微微一笑,从包里拿出一卷设计图纸,缓缓展开在会议桌上:"这是它的用途。"

图纸上赫然是一辆坦克的详细设计方案,每个部分都标注着精确的尺寸和参数。

"这是..."

"坦克?"

"我的天,周总工是要我们造坦克?"

会议室里再次炸开了锅,这回连陈明忠也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各位别急,"周怀安举手示意大家安静,"这只是一个研究性方案,我们现在主要集中在材料研发上。至于这份设计图,是为了给大家一个首观的参考,说明我们研发的装甲钢将来可能的应用方向。"

技术科副科长李刚看着图纸,眉头紧锁:"周总工,这坦克设计...看起来有点像敌军的M46'巴顿'坦克?"

"的确有参考,"周怀安坦然承认,"但我们做了大量改进和本土化调整。比如,我们将主炮口径从90毫米增加到105毫米,正面装甲厚度从100毫米增加到120毫米,还改用了柴油发动机代替汽油发动机,提高了燃油效率和安全性。"

"105毫米口径的主炮?"一位火炮专家惊呼,"现在我们最大才100毫米,而且精度都还有问题,105毫米怎么可能..."

周怀安打断他:"技术难关确实很多,但并非不可克服。我己经详细计算过各项参数,从炮管强度、膛压、后坐力到炮弹设计,都有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太冒险了!"陈明忠摇头,"周总工,你是不是太理想化了?我们现在的工业基础,能造出敌军那种级别的坦克就不错了,你还要超越他们?"

周怀安不紧不慢地回答:"陈科长,正是因为我们工业基础薄弱,所以更需要技术创新和跨越式发展。敌军的M46坦克有很多缺陷,比如油耗大、可靠性差、机动性不足。我们完全可以扬长避短,设计出更适合我国国情的坦克。"

他指着图纸继续讲解:"这套设计我称之为'龙'式坦克,总重45吨,比M46轻了3.5吨,但火力和防护力都有提升。动力系统采用12V150型柴油发动机,输出功率850马力,最高时速可达50公里/小时..."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