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的正月二十,盖州湾宛如一块巨大的冰镜,尚未化冻的海面漂浮着琉璃般的冰凌。阳光洒在冰凌上,折射出五彩的光芒,仿佛是大海在寒冬中绽放的梦幻花朵。海风凛冽,带着刺骨的寒冷和浓浓的咸味,吹过九影堂的雕花窗棂,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张九龄站在九影堂二楼的雕花窗前,眉头微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和期待。他看着盐工们用鲸油将三百六十盏海豹油灯悬上果神庙的飞檐。那些用鲛绡包裹的灯芯在晨光中泛着幽蓝,如同深邃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这正是《硝皮咒》里记载的“归墟引魂灯”,每一盏灯都蕴含着神秘的力量,似乎在等待着某个特殊时刻的到来。
“客官,该净手了。”青娥捧着鎏金铜盆轻盈地走进来,她的步伐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轻盈而灵动。她的脸上带着温柔的微笑,眼神中充满了对张九龄的信任和依赖。铜盆中漂着辽东特产的星斑海葵,它们的触手在水中轻轻摇曳,像是一群舞动的精灵。
张九龄缓缓转身,目光落在铜盆上。他将手中的刻刀浸入盆中,刀锋触碰到海葵触手的瞬间,水面泛起一阵涟漪,浮现出《五锋会》第七折缺失的唱词。这是用鲛人血书写的“水显文”,唯有在愿影仪式前用深海生物激活。张九龄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他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预兆,也许今天的庙会将会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
庙会鼓声初响,低沉而有力的鼓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是大地的心跳。九影堂弟子们抬出十八口影箱,整齐地排列在果神庙前。箱面镶嵌的夜明砂随着日照角度的变化,在地上投出二十八宿的星图。那星图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像是一张巨大的地图,指引着未知的方向。
张九龄注意到奎宿星位的光斑始终指向庙前那株千年银杏。这株银杏树高大而挺拔,树干粗壮得需要好几个人才能合抱。它的枝叶繁茂,像是一把巨大的绿伞,为人们遮风挡雨。树洞中隐约传来皮影碰撞的清脆声响,仿佛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在向他们召唤。
“林墨生,去请《锁五龙》的角儿。”张九龄唤来最年轻的弟子,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林墨生是个机灵的小伙子,他接过张九龄递来的半截断指形状的青铜钥匙,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林墨生跑到银杏树下,将钥匙插入树洞。瞬间,整株古树发出编钟般的轰鸣,声音震耳欲聋。藏在树腹中的前朝影卷如瀑布般倾泻而出,五颜六色的影卷在阳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像是一群飞舞的蝴蝶。
辰时三刻,海风裹着咸味掠过果神庙前的七十二级石阶。石阶两旁的石狮子威严地站立着,仿佛是守护神庙的卫士。青娥点燃第一盏主灯,灯焰蹿起三尺高的紫色火苗,那火苗如同一条灵动的蛇,在空气中舞动。
她手腕轻抖,用特制镊子从灯花中夹出颗结晶盐粒。按照《愿影仪轨》,这预示今日有天外来客。青娥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她知道,这只是庙会神秘之旅的开始。
“起箱——”张九龄的断指划过首口影箱的鲛筋封条,那封条像是一条沉睡的巨龙,被他的手指唤醒。箱内突然传出战马嘶鸣,声音雄浑而激昂,仿佛是千军万马在奔腾。
围观的采珠人纷纷后退,脸上露出惊恐的神情。只见三百尊未点睛的杨家将影人自行列阵,它们的动作整齐划一,仿佛是训练有素的士兵。空白的眼眶齐刷刷转向海湾方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青娥捧出祖师爷传下的龙睛石,石内封印的渤海蜃气开始翻涌。那蜃气如同云雾般缭绕在龙睛石周围,散发着神秘的气息。当她把石头按在首尊影人额头时,冰封的海面突然裂开蛛网纹路,十七艘明代福船的虚影从海底升起。
福船的虚影高大而壮观,它们的轮廓在海面上清晰可见。船帆在海风中飘扬,仿佛是一群即将出征的勇士。围观人群中,几个耳后有鳃的采珠客突然脸色大变,他们知道,这是一种超乎寻常的现象,也许意味着一场巨大的变故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