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看权力运行与生存智慧
职场:看权力运行与生存智慧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职场:看权力运行与生存智慧 > 第27章 怎么建立威信?

第27章 怎么建立威信?

加入书架
书名:
职场:看权力运行与生存智慧
作者:
浩炜
本章字数:
4466
更新时间:
2025-05-16

战国时期的秦都咸阳,南门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静静矗立,却在百姓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商鞅变法的法令己然成型,却迟迟未公布于世。这位锐意革新的政治家深知,在推行颠覆性变革之前,必须先在民众心中种下信任的种子。于是,一场看似简单却意义深远的 "徙木立信" 大戏就此上演。

商鞅命人在木杆旁张贴告示:"能将此木徙至北门者,赏十金!" 消息一经传开,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百姓们围在木杆周围,交头接耳,眼中满是疑惑与不解。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十金可谓一笔巨款,而搬运一根木杆如此简单的事,怎会有这般重赏?大家都觉得这其中必有蹊跷,没人敢轻易尝试。

见无人响应,商鞅果断加码:"徙木者,赏五十金!" 重赏之下,人群中终于走出一位胆大的汉子。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扛起木杆,一步步向北门走去。随着他的脚步,沿途百姓纷纷驻足观望,人群中不时传来窃窃私语。当他抵达北门时,商鞅当场兑现承诺,将五十金交到他手中。这一刻,整个咸阳城为之震动,百姓们真切感受到:这位新上任的左庶长,言出必行,一诺千金。

就在这场轰动全城的 "徙木" 事件之后,商鞅正式颁布变法法令。由于此前建立起的信任基础,这些在当时看似激进的改革措施,得以在秦国顺利推行。从什伍连坐到军功爵制,从重农抑商到统一度量衡,秦国在商鞅变法的推动下,如同换上新引擎的战车,开始向着强国之路疾驰。

这场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事件,实则是一场精妙绝伦的公信力构建实践,为现代职场推行新政策、新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在职场中,领导者每一次推行新政策,都如同商鞅变法般,面临着打破固有秩序、重塑行为模式的挑战。若想让新政策顺利落地,绝不能简单粗暴地下达命令,而需要像商鞅那样,精心谋划,步步为营。

提前沟通:让政策落地生根的 "预播种"

商鞅在正式公布变法前,通过 "徙木立信" 进行预热,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沟通策略。在职场中,任何新政策的推行,都需要提前做好沟通铺垫。这就好比农民播种前要先松土,只有让土壤变得松软,种子才能更好地扎根生长。

许多单位在出台新制度时,采用 "征求意见稿" 的形式,表面上是收集建议,实际上是在进行政策吹风。某公司计划推行弹性工作制,人力资源部门提前一个月发放调查问卷,询问员工对新制度的看法和担忧。虽然最终方案与问卷内容相差无几,但这个过程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意见被重视,心理上有了缓冲期。就像商鞅通过徙木事件,让百姓对即将到来的变革有了心理准备,这种提前沟通能够有效减少抵触情绪。

沟通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除了书面征求意见,还可以召开座谈会、进行一对一谈话。某政府部门在推行绩效考核改革前,部门领导分别与每位下属谈心,了解他们的顾虑,解释改革的必要性。这种深入的沟通,让员工从内心接受新制度,而不是被动服从。

以身作则:构建信任的 "灯塔效应"

商鞅通过兑现赏钱,为自己树立了言出必行的形象。在职场中,领导者的以身作则同样至关重要。正如前文提到的那位推行考勤制度的领导,他不仅带头遵守签到规定,还主动接受制度约束。当员工看到领导每天准时打卡,甚至加班后也会如实记录,他们对制度的认可度自然大大提升。

这种 "灯塔效应" 在团队管理中屡试不爽。某互联网公司推行 "无纸化办公",CEO 率先放弃纸质文件,所有审批都通过线上系统完成。在他的带动下,各部门负责人纷纷效仿,最终整个公司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领导者的示范作用,远比任何说教都更有说服力。

以身作则不仅体现在遵守制度上,还包括面对困难时的担当。某项目组在攻关关键技术难题时,项目经理主动承担最艰巨的任务,带领团队日夜奋战。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团队士气,最终成功攻克难关。

循序渐进:降低改革阻力的 "缓冲带"

商鞅没有在 "徙木立信" 后立即推行所有变法措施,而是逐步推进,这种循序渐进的策略值得借鉴。在职场中,过于激进的改革往往会引发强烈反弹。某企业在推行薪酬改革时,没有一步到位,而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调整绩效工资占比,第二阶段优化岗位工资,第三阶段建立长期激励机制。每个阶段之间设置 3-6 个月的过渡期,让员工逐步适应变化。

循序渐进还体现在政策执行的灵活性上。某学校推行新课程改革,先在两个班级进行试点,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方案后,再全面推广。这种小范围试验的方式,既能降低风险,又能及时发现问题,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持续反馈:保持政策生命力的 "营养液"

商鞅变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在职场中,新政策的推行同样需要建立反馈机制。某电商平台在推出新的客服考核制度后,每月收集员工意见,每季度进行效果评估。根据反馈,他们对考核指标进行了三次调整,最终形成了一套既保证服务质量,又能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制度。

持续反馈不仅能优化政策本身,还能增强员工的参与感。某制造企业设立 "制度优化建议奖",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一位普通工人提出的流水线优化建议,被采纳后每年为公司节省成本数百万元。这种良性互动,让政策更贴合实际,也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从商鞅徙木立信到现代职场管理,虽然时代不同,但人性相通。在推行新政策、新制度时,领导者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通过提前沟通、以身作则、循序渐进和持续反馈,在团队中建立起信任的桥梁。只有当员工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支持新制度,变革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每一位职场管理者,都可以从这段历史中汲取智慧,让自己的管理更有温度、更有力量。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