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我妈后,我带全家在八零起飞
穿成我妈后,我带全家在八零起飞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穿成我妈后,我带全家在八零起飞 > 第53章 重金打广告

第53章 重金打广告

加入书架
书名:
穿成我妈后,我带全家在八零起飞
作者:
十二指肠脑
本章字数:
5844
更新时间:
2025-05-31

县电视台那栋三层小楼,对八十年代的普通人而言,这门槛是高不可攀的。

多亏了秦大力和电视台领导打了招呼,李乐才约上了和台长见面的时间。

在门卫处登记完后,李乐推开了小楼大厅的那扇木框玻璃门。

宋台长的办公室在二楼最里间。

里面烟雾腾腾,一个五十出头、额头微秃的男人正对着一份文件皱眉。

他就是宋台长。

听见敲门声,宋台长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落在李乐身上。

多年的新闻工作,让宋台长一眼认出了门口站着的女人是王秋香。他看过有关王秋香的报道,两次上报纸都引发轰动效应,这个女人不简单。

“宋台长,您好。”李乐首接走到宋台长办公桌前,“我们春风食品厂想在电视台投放广告。”

宋台长呷了玻璃杯里的浓茶,慢悠悠地说道。

“王厂长,口气不小啊。”

“电视广告可不像做个广告传单那么便宜。”

“黄金时段的广告时间更是价值连城。”

李乐没着急说话,她将鼓囊囊的布包放在桌上。

她娴熟地解开布包的绳结,一沓沓扎得整整齐齐的钞票露了出来,码在桌面上。

“这是我们厂目前能拿出的所有诚意。”李乐开口了,她迎上宋台长的目光,“好产品需要好的宣传,我们愿意花这个钱。”

“春风鸡蛋糕的品质不用我多说,老顾客没人不夸的。”

“蒲公英茶包是我们食品厂研发的新品,是一款很有价值的健康饮品。”

“健康饮品?”

宋台长眉头动了动,转动起手上的钢笔。他脑中闪过了饮料,但心中又有疑问:用蒲公英做的饮料能好喝?

“现在大家生活好了,嘴也变刁了。”

李乐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词语来阐述她的理念。

“鸡蛋糕不能只解馋,茶包也不能只解渴。”

“我们春风品牌要做的不仅是好吃的食品,还要健康、营养。”

“除了卖产品,我们还想推广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宋台长推了推滑到鼻梁的眼镜。

他见过太多急功近利的商人,开口闭口销量利润。

这个王秋香却在谈理想,谈社会效益。

这套说辞,不像一个乡下食品厂的厂长能琢磨出来的。

“你的意思是,联合广告,打品牌?”

“对!我们想做的就是春风的品牌广告。”李乐兴奋极了,难得遇到内行人。

“鸡蛋糕带来甜蜜,茶包带来健康。合起来就是家庭的幸福美满。”

宋台长沉默了。

之前台里接的都是一些大品牌的电器广告,现在接一个视频广告是不是有些掉价了?

李乐看出了宋台长的犹豫,猜想他可能是嫌春风不是什么大牌子。

“宋台长,现在我们厂很多职工都是城里的待业青年还有附近乡镇的剩余劳动力。如果能让他们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生产的产品广告,对他们也是一种鼓舞和肯定。”

“要是我们春风能够闯出一条路,也能给县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宋台长有些吃惊,这个女人讲话很有水平。

如果他拒绝,那么就显得自己很没有觉悟,看来这个广告他们电视台是不接也得了。

“关于广告方案,你有什么想法?”宋台长终于松了口。

李乐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我有初步构想。”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李乐将她的广告创意娓娓道来。

画面要清新明亮,让大家眼前一亮。

配乐要温馨动听,勾起人们的向往。

特写镜头展现鸡蛋糕的金黄松软,茶包的天然纯粹。

慢镜头捕捉孩子们吃到鸡蛋糕时,那天真纯粹的满足笑脸。

“我们要传递的,是‘春风拂面,幸福滋味’。”

宋台长越听,眼睛越亮。

这些想法,在县电视台固有的广告模式里,简首是一股清流,确实新颖抓人。

“好!”宋台长一拍桌子,震得玻璃杯里的水都晃了出来。

“就按你说的办!”

“这广告要是播出去,你们春风牌,想不火都难!”

电视台的专业团队迅速组建。

李乐几乎全程盯梢,从文案的字斟句酌到拍摄的镜头调度。

她坚持用真实的家庭场景,拒绝去摄影棚里生硬摆拍。

请的演员也是群众,而不是找专业演员来表演。

李乐还提出了许多超前的镜头语言和剪辑手法,起初让摄影师和导演摸不着头脑,甚至有些抵触。

可当样片出来,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画面干净得不像这个年代的产物,节奏明快又不失温馨。

“春风拂面,蛋香满城。”

“春风茶饮,健康常伴。”

两句广告词,配上精心打磨的画面和音乐,冲击力十足。

几天后,“春风牌”系列广告在县电视台晚间黄金时段首次亮相。

一时间,县城里仿佛真的拂过一阵带着蛋香和茶香的春风。

守在电视机前的居民们第一次看到如此清新脱俗的广告。

没有声嘶力竭地叫卖,没有千篇一律的口号。

只有温馨的画面,动听的旋律,还有那句让人过目不忘的广告词。

“哎,你看了没?那个春风鸡蛋糕的广告,拍得可真带劲!”

“是啊是啊,看得我都馋了!”

“那个什么茶包,瞅着也不赖。”

街头巷尾,人们开始热议这个横空出世的春风牌。

孩子们更是学着广告里的语调,奶声奶气地念叨:“春风拂面,蛋香满城!”

电视广告的轰动,仅仅是李乐计划的第一环。

与此同时,县城最繁华的解放路商业街。

与此同时,在县城最繁华的解放路商业街上,一家店铺正在装修。

这就是春风牌蛋糕的旗舰店。

李乐亲自设计的门头,简洁、明亮、现代,与周围那些国营商店的老气横秋的招牌格格不入。

厂房那边,林晓燕带着学徒们连轴转,确保鸡蛋糕和茶包的供应。

每一个鸡蛋糕都金黄,每一个茶包都用料扎实。

李乐则在培训新招募的销售员。

“你们代表的是春风的形象。”

“每一位顾客,都要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用心。”

她甚至为店员们统一订做了淡黄色工作服,胸前绣着小小的迎春花图案。

开业定在周末的上午。

李乐特意请了秦大力来给新店剪彩,县报社的记者也扛着相机过来了。

店铺门前,花团锦簇,彩带飞扬。

李乐准备了大量的试吃品,鸡蛋糕切成小块,蒲公英茶用小纸杯盛着。

“春风牌蛋糕店盛大开业!全场八折优惠!可以免费品尝!”

扩音喇叭里传出清脆的女声,是李乐亲自录的。

店铺门口瞬间被围得水泄不通。

秦大力站在人群外,看着这番热闹景象,眼中满是惊叹。

这个王秋香,不显山不露水,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县城搞出这么大的阵仗!

记者们则端着相机,咔嚓咔嚓拍个不停,记录下这难得的商业盛况。

“这鸡蛋糕真香啊!比供销社的好吃多了!”

“这茶也好喝,清清爽爽的,解腻!”

品尝过的人们赞不绝口。

电视广告的预热,加上开业活动的双重刺激,春风牌蛋糕店门前迅速排起了长龙。

新出炉的鸡蛋糕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包装精美的花草茶礼盒,也成了许多人走亲访友的新选择。

林晓燕带着几个手脚麻利的学徒在店里帮忙,点货、打包、收钱,忙得脚不沾地,脸颊因兴奋而泛着红光。

收银台的铁皮钱箱很快就塞满了零钞和毛票。

首日营业额就破万!

几天后,县报社用整整一个版面报道了春风食品厂及蛋糕店的开业盛况。

《春风拂过凤凰城,本土品牌展新姿》的标题格外醒目。

报道中盛赞春风食品厂为县城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王秋香的名字,再次成为报纸上的焦点人物,她的创业故事,激励了许多尚在观望的人投身到改革的浪潮中。

三天后,一个电话打到了春风食品厂的办公室。

李乐接起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的男声。

“请问,是春风食品厂的王秋香厂长吗?我是市委办公室的,有领导想和您谈谈。”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