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里的蛋液被林晓燕搅得噼啪作响,几滴不听话地溅到她微红的脸颊上。
她手腕的动作有些僵硬,显然不得章法,全凭一股子蛮劲。
李乐倚在门边,静静看着。
这丫头手上的劲儿明显不足,若非憋着一股气,怕是早就撂挑子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
汗水顺着鬓角流了下来,林晓燕脸涨得通红,打蛋的动作却不见丝毫不停,像是在跟谁较劲。
“手该酸了。”李乐终于开口,“要不你歇歇?”
林晓燕咬着下唇,猛地一摇头,手臂抡得更快。
“秋香姐,我能行!再给我点时间!”
又过了一刻钟。
林晓燕感到手指有些抽筋,手腕也开始酸痛。她停下来,甩了甩几乎失去知觉的手,大口喘了几下,又继续打蛋。
在林晓燕不懈地搅打下,蛋黄的颜色终于开始变浅,体积也渐渐膨胀起来。
终于,林晓燕提起那个简陋的铁丝打蛋器,蛋液缓慢滴落,划出的纹路清晰,没有立刻消失。
她长长吁出一口气,额前被汗水浸湿的碎发紧贴在脸上。
“秋香姐,您看,这样成么?”
李乐走近,仔细看了看盆里的蛋液,又瞥见林晓燕有些发抖的手。
这丫头,骨子里有股蛮牛似的犟劲,是块干事的料。
“明天一早你来上班吧。”李乐当即拍板。
林晓燕几乎跳起来,激动地说:“谢谢秋香姐!我一定好好干!”
“春风牌”鸡蛋糕的名头,没几天就从镇上传到了县里。
预订的单子雪片似的飞来,李乐家那台老掉牙的烤箱,成了全家最忙的“功臣”,几乎昼夜不熄。
即便李乐和林晓燕轮换上阵,人歇烤箱不歇,鸡蛋糕依旧供不应求。
堂屋里,面粉袋子、鸡蛋筐、糖罐子堆得像小山,走路都得侧着身子挤过去。
两个孩子在家里跑出跑进也常会碰到。不是孩子被绊倒,就是把东西弄洒了。
这天夜深,送走最后一波来取货的客人,李乐疲惫地靠在门框上。
林晓燕正拿着抹布,仔细擦拭着尚有余温的烤箱。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家里彻底成了个日夜赶工的作坊,别说影响家人休息,产能也到了极限。
单纯依靠增加人力,在这小小的院落里,也无济于事。
来自一个商业高度发达的时代,她深知规模化生产的重要性。
必须扩大生产规模,而且要快。
第二天,李乐首接叩响了秦大力办公室的门。
秦大力听完李乐的来意,也感到很振奋。
“秋香同志,你这思路可真活泛啊!”
李乐提出的关于扩大生产、租赁场地的想法条理清晰,在产量和用工都有初步规划。
“烤箱的事,我帮你问问。”
“我记得,县食品厂最近刚好淘汰下来一台半旧的电烤箱,据说还能用,就是样子磕碜点。你要是不嫌弃,我去帮你问问,看能不能折价处理给你。”
看到李乐这么快就做出成绩,秦大力也更愿意帮忙。
李乐眼睛一亮,这可真是及时雨!
她正愁去哪里淘换合适的设备。国营厂淘汰下来的,再旧也比她那台老爷货强。
“不嫌弃!太感谢秦副县长了!”李乐连忙答应,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
“场地的话,”秦大力身体微微前倾,“你们村不是有个废弃的知青点吗?空置好些年了。屋子多,院子也大,租金上,村里应该不会为难你。”
经秦大力点拨李乐一下有了思路。
之前,李乐她们家还在那里暂住过,确实是个好地方,够大,也清静。远离村民聚居区,做食品作坊再合适不过。
她甚至己经盘算过,如果拿下知青点,该如何划分生产区、原料区和成品区,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效率。
这些现代工厂的布局理念,此刻在她脑中清晰无比。
同时,她心里还惦记着另一处地方,村西头那个闲置了多年的旧粮仓。
那地方也足够大,可以用来做蒲公英茶包生产场地。
“秦副县长,真是太谢谢您了!我这就回村里问问!”
当天下午,李乐就找到了村支书,谈妥了知青点和旧仓库的租赁事宜。
大约是秦副县长那边己经提前打过招呼,也可能是村里乐见有人盘活这些废弃资产,租金都低得让她惊喜。
没过几天,县食品厂那台半旧的电烤箱用板车拉到了村里。
虽然外表斑驳,铁皮上还有几处凹痕,但通上电一试,热力十足,性能比李乐预想的还好。
两台烤箱同时开工,鸡蛋糕的产量立刻翻了一番。
知青点被简单打扫修整一番,挂上了“春风鸡蛋糕作坊”的木牌,就算是正式开张了。
林晓燕的表现,远超李乐的预期。她不仅手脚麻利,学东西也极快。
打蛋、和面、控温,每一样都上手飞快,没几天就掌握了鸡蛋糕制作的全部要领,甚至在李乐的提点下,开始琢磨如何记录每次的投料比和烘烤时间,以求稳定品质。
更难得的是,她还能举一反三。
偶尔还能提出一些改善鸡蛋糕口感的小建议,比如调整糖的比例,或者在面糊里稍微加一点点盐来提鲜。
这些细节上的优化,让鸡蛋糕的口味又精进了几分。
李乐后来又招来了几个手脚勤快的村妇做学徒。
林晓燕也能把她们管得井井有条。谁负责哪道工序,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李乐看在眼里,心里踏实不少。她逐渐将鸡蛋糕作坊的日常生产管理,放手交给了林晓燕。
“晓燕,以后鸡蛋糕这边,你就是小组长了。”李乐把一串钥匙递给她,“带着她们好好干,我相信你。”
林晓燕接过钥匙,白净的脸上泛起激动的红晕,用力点头。
“秋香姐,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信任!”
李乐则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村西头那个旧仓库的清理和翻修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