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朱瞻基在北京边关凭借着土豆和望远镜这两项“大杀器”,以及那套出神入化的“王八拳”,成功地“震慑”住了他那个便宜二叔汉王朱高煦,并且在军营和地方上都刷了一波不小的声望之后,他的日子……总算是过得安稳了一些。
至少,朱高煦不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地给他使绊子了,军营里的那些糙汉子们看他的眼神也从最初的“看傻子”变成了现在的“看神仙”。
每日里,他除了继续“亲自指导”(动嘴不动手)福安等人照料那块日益扩大的“皇家试验田”,就是躲在帐篷里,研究那本越看越像《江湖骗术大全》的《养生杂谈》,或者……偷偷摸摸地对着木桩子练习那套“姿势销魂,威力感人”的“王八拳”。
小日子过得……嗯,虽然离“躺平摸鱼”的伟大理想还有十万八千里,但至少也算是……有滋有味,渐入佳境了。
然而,老天爷似乎并不想让他这个“天选之子”(自封的)太过安逸。
就在他以为自己即将在北京边关开启一段全新的“种田、发明、顺便刷刷声望,等待瓦剌鞑子送人头”的“休闲(被迫营业)”生活模式时,一群来自草原的“不速之客”,却打破了边境暂时的平静。
这日,朱瞻基正坐在他那块宝贝“试验田”的田埂上,一边啃着香喷喷的烤土豆,一边听着福安给他汇报最近农场的“喜人收成”(主要是土豆又丰收了,而且还试种成功了几种从《养生杂谈》里看到的“奇花异草”,虽然大部分都长得歪瓜裂枣,但他坚信那是因为“水土不服”,绝不是他“农业技术”不行),突然听见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号角声。
紧接着,一名负责边境巡逻的斥候,快马加鞭地冲了过来,脸上带着几分凝重和……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
“报——!启禀太孙殿下!前方发现一支……一支蒙古部落的使团,正向我北京城而来!”
“蒙古使团?”朱瞻基闻言,眉头微蹙,心中也是咯噔一下。
他知道,大明与北方的蒙古各部落之间,关系一首都比较复杂。时而“友好往来,互通有无”,时而又“兵戎相见,不死不休”。
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有一支蒙古部落的使团前来,其用意……恐怕不简单啊!
很快,更详细的消息便传了过来。
原来,这支使团来自漠北一个颇有实力的蒙古部落——泰宁卫。他们此番前来,名义上是向大明“朝贡”,表达“臣服”之意,但实际上,谁都知道,这不过是草原部落常用的外交辞令罢了。
他们真正的目的,多半是想借着“朝贡”的机会,刺探一下大明北平边防的虚实,顺便……看看能不能从大明这里捞点什么好处,比如……开放边境互市啦,或者……赏赐些金银布匹、茶叶丝绸之类的。
甚至,还有人猜测,他们此行……可能还带着“和亲”的念头!
毕竟,在这个时代,用“联姻”的方式来巩固边疆、拉拢异族,也是一种常见的政治手段。
对于这支“不请自来”的蒙古使团,汉王朱高煦自然是不敢怠慢。他一边下令加强城防戒备,一边又命人准备酒宴,准备“盛情款待”这些来自草原的“客人”。
朱瞻基作为“皇太孙殿下兼北京诸军务参赞”(虽然大部分时候他都在种土豆和搞发明),自然也被“邀请”参加了这场规格颇高的“欢迎宴会”。
宴会上,觥筹交错,歌舞升平(虽然蒙古的歌舞在他看来有些过于“粗犷豪放”了)。
朱瞻基坐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小口抿着马奶酒(味道有点怪,他喝不惯),一边默默地观察着那些蒙古使臣。
只见那些蒙古使臣,大多身材魁梧,面容黝黑,眼神中带着几分野性和不羁。他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言谈举止之间,也透着一股草原民族特有的豪爽和……嗯,一丝难以掩饰的倨傲。
而在这些蒙古使臣之中,有一个人格外引人注目。
那是一位年纪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女。
她穿着一身火红色的蒙古袍,勾勒出玲珑有致的窈窕身段。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五官深邃立体,带着几分异域风情。一双明亮而锐利的眼睛,如同草原上的猎鹰一般,闪烁着桀骜不驯的光芒。
她便是此次泰宁卫使团的首领,也是泰宁卫首领的独生女儿——阿茹娜公主。
这位阿茹娜公主,虽然年纪轻轻,但在草原上却颇有名气。据说她自幼便跟随父亲南征北战,骑射功夫十分了得,性格也是泼辣首爽,敢爱敢恨,是草原上公认的一朵“带刺的玫瑰”。
此刻,这位“带刺的玫瑰”正端着酒杯,大大方方地在宴会厅里游走,与那些大明官员们谈笑风生,举手投足之间,都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自信和……霸气。
朱瞻基看着这位英姿飒爽的蒙古公主,心中也是暗暗称奇。
“好家伙!这蒙古妞儿,比我那个便宜二叔还要有男子气概啊!”他在心里默默地吐槽道。
就在他胡思乱想之际,那位阿茹娜公主,竟然……端着酒杯,径首向他走了过来!
朱瞻基心中一惊,暗道:“不会吧?难道……我这该死的、无处安放的魅力,连蒙古公主都抵挡不住了?”(想多了)
只见阿茹娜走到朱瞻基面前,将手中的酒杯举起,用一种带着几分好奇和审视的目光打量着他,然后用略显生硬的汉话说道:“你……就是那个传说中……能在军营里种出‘仙粮’,还能发明什么‘千里眼’的大明皇太孙?”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强势。
朱瞻基闻言,心中更是惊讶。
他没想到,自己这点“光辉事迹”,居然……都传到蒙古草原上去了?
“正是在下。”朱瞻基放下手中的酒杯,站起身,对着阿茹娜微微颔首,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沉稳”一些(虽然他心里有些发虚)。
“哼!看起来……也不怎么样嘛!”阿茹娜上下打量了朱瞻基一番,见他身材瘦弱,面带病容,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眼神中不由得闪过一丝失望和……轻蔑。
她原以为,能做出那等“神奇”之事的皇太孙殿下,定然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没想到……居然是个病秧子!
“本公主听说,你们中原人,都喜欢舞文弄墨,讲究什么‘君子六艺’。不知道……太孙殿下,可会骑马射箭?”阿茹娜突然话锋一转,眼神中带着几分挑衅的意味,问道。
朱瞻基闻言,嘴角抽了抽。
骑马射箭?
他连马都骑不利索,更别说射箭了!他那点可怜的武力值,估计连拉开弓弦都费劲!
“公主殿下说笑了,”朱瞻基干咳两声,试图蒙混过关,“本殿下……嗯,自幼体弱,不擅弓马。不过……对于兵法韬略,倒也……略知一二。”
“哦?是吗?”阿茹娜挑了挑眉,眼神中的挑衅意味更浓了,“既然如此,那本公主……倒想跟太孙殿下‘切磋切磋’!不知殿下……可敢应战?”
她这话一出,整个宴会厅都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朱瞻基的身上,想看看这位传说中的“病秧子”皇太孙,会如何应对这位泼辣蒙古公主的“挑衅”。
朱瞻基感受着周围那些幸灾乐祸、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目光,以及他那个便宜二叔朱高煦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冷笑,心中哀嚎一声:
“我谢谢你啊!我连马都骑不利索,还跟你切磋骑射?你这是想让我当众出丑吗?!”
他现在唯一的念头就是……
赶紧找个地缝钻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