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朱瞻基在军营里成功种出了土豆,并且用这“仙果”的美味征服了全营将士(以及他那个便宜二叔)的胃之后,他在汉王大营里的“地位”算是暂时稳固了。
至少,朱高煦不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地给他穿小鞋,军营里的那些糙汉子们看他的眼神,也从最初的“看笑话”变成了现在的“敬畏中带着一丝好奇”。
毕竟,能种出“仙粮”的皇太孙殿下,怎么看怎么都透着一股“神秘”和“不凡”的气息。
朱瞻基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
他现在每日里除了继续“亲自指导”(动嘴不动手)福安等人照料那块宝贝“试验田”,就是躲在帐篷里,研究系统奖励的另一件“大杀器”——《望远镜基础原理与简易制作图纸》。
这玩意儿,在他看来,其战略意义甚至比土豆还要重要!
土豆能解决温饱问题,而望远镜……那可是能改变战争形态的“千里眼”啊!
在这个没有雷达、没有卫星、侦察基本靠腿和肉眼的时代,一个能看得更远、更清楚的望远镜,无论是在战场侦察、预警,还是在……嗯,在日常“观察敌情”(比如看看他那个便宜二叔又在搞什么幺蛾子)方面,都能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必须得把它弄出来!”朱瞻基看着图纸上那些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光学奥秘的线条和符号,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然而,理想是的,现实是骨感的。
望远镜的原理虽然不复杂,无非就是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组合来实现放大效果,但在这个时代,想要找到合适的材料,并且将其打磨成符合要求的镜片,那难度……简首比让他现在就去参加科举考试还要大!
首先是镜片的材料。
系统图纸上标注的是“高透明度光学玻璃”,这玩意儿在这个时代,连个影子都没有!
朱瞻基思来想去,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将目光投向了……琉璃。
琉璃这东西,在大明朝虽然也算是稀罕物,但好歹还是能找到的。只是,普通的琉璃杂质太多,透明度也差,用来做窗户都嫌模糊,更别说做镜片了。
他只能寄希望于能找到一些品质上乘、相对纯净的琉璃料,然后……再想办法进行“提纯”和“改良”。
其次是镜片的打磨。
望远镜的镜片,对曲率和光洁度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以这个时代的打磨工艺,想要做出符合光学标准的镜片,简首是难于上青天!
朱瞻基虽然有系统图纸作为指导,但他自己毕竟不是什么光学专家,更不是什么经验丰富的工匠,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点点尝试了。
他先是让福安从京城里搜罗了一批据说手艺最好的玉石匠人和琉璃匠人,然后将他们秘密安置在军营附近一处不起眼的民房里(主要是怕被朱高煦发现,又说他“不务正业,沉迷奇技淫巧”)。
然后,他便将那份《望远镜基础原理与简易制作图纸》拆解开来,用尽量简单易懂的语言,结合比划和演示,向那些匠人们解释望远镜的构造和原理。
那些匠人们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不太明白这位皇太孙殿下到底想让他们做什么“管子”,但看着图纸上那些精巧的结构和“不明觉厉”的符号,也不敢怠慢,只能硬着头皮,按照朱瞻基的要求,开始尝试打磨镜片,制作镜筒。
接下来的日子,朱瞻基便一头扎进了这个临时的“光学实验室”里。
他每日里除了要去“试验田”那边“巡视”一番,剩下的时间,几乎都泡在了这里。
他和那些匠人们一起,反复试验着不同的琉璃配方,试图烧制出更纯净、更透明的琉璃料。
他又亲自上手,学习如何用最原始的工具,一点点地打磨那些脆弱的琉璃片,试图将它们磨制成符合图纸要求的凸透镜和凹透镜。
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挫折。
琉璃料烧制了一炉又一炉,大部分都是废品。
镜片打磨了一片又一片,不是曲率不对,就是光洁度不够,甚至还经常因为用力过猛而首接碎裂。
那些原本还对皇太孙殿下抱有几分敬畏的匠人们,看着他每日里灰头土脸、比他们这些匠人还要“不修边幅”的模样,心中的那点敬畏,也渐渐被……嗯,一种莫名的同情所取代。
“殿下……您……您还是歇歇吧。这玩意儿……怕是……真弄不出来啊。”一位年长的琉璃匠人,看着朱瞻基那双因为熬夜而布满血丝的眼睛,忍不住劝道。
“是啊,殿下,您金枝玉叶的,何苦……何苦跟这些玻璃疙瘩过不去呢?”另一位玉石匠人也附和道。
朱瞻基却只是摆了摆手,固执地说道:“不碍事,本殿下……自有分寸。”
他知道,万事开头难。
只要能坚持下去,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终于,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尝试之后,在耗费了大量的琉璃料和匠人们的无数心血之后,第一具……嗯,勉强能称之为“望远镜”的雏形,总算是……诞生了!
这具“大明第一代望远镜”,做得非常粗糙。
镜筒是用竹子做的,外面裹着一层黑布,看起来就像一根烧火棍。
镜片是用他们能找到的最好的琉璃料打磨的,但透明度和光洁度依旧不尽如人意,上面还布满了细小的划痕和气泡。
至于放大倍数和清晰度……
朱瞻基拿起这根“烧火棍”,对着远处的一棵大树看了看,结果……
眼前一片模糊,还带着重影,看得他头晕眼花,差点没当场吐出来。
“我靠!这……这就是我辛辛苦苦搞出来的‘千里眼’?!”朱瞻基看着手中这根“废品”,一时间竟有些欲哭无泪。
就在这时,他那憨憨弟弟朱瞻祥(假设他因为太过思念大哥,软磨硬泡地也跟着来到了北京,或者朱瞻基通过信件向他“炫耀”了自己的新发明)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一把抢过朱瞻基手中的“烧火棍”,好奇地学着他的样子,也对着远处看了起来。
结果……自然也是什么都看不清。
“大哥!”朱瞻祥皱着小眉头,一脸嫌弃地将“烧火棍”还给朱瞻基,抱怨道,“你这个破管子,连蚊子腿都看不清,有什么用啊!还不如我用手看得清楚呢!”
朱瞻基听了这话,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他强忍着将这憨憨弟弟按在地上摩擦的冲动,深吸一口气,用一种“高深莫测”的语气说道:“哼!你懂个屁!这……这叫科技的雏形!是智慧的结晶!是……是引领时代进步的曙光!”
“虽然它现在看起来还有些……嗯,不尽如人意,但只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总有一天,它能……它能让我们看得更远,看得更清!”
“等老子以后弄出真正的天文望远镜,带你去看天上的星星,看月亮上的……嗯,玉兔和嫦娥!”
朱瞻祥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还是不太明白他大哥在说什么,但看着他那副“自信满满”、“豪情万丈”的模样,也不由得……被唬住了。
而朱瞻基,则看着手中这根虽然粗糙但却凝聚了他无数心血的“望远镜雏形”,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他的“科技兴国”之路,还长着呢!
而这根小小的“烧火棍”,也将在不久的将来,为他,为大明,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