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泽的蝉鸣裹着稻花香气漫进竹楼时,汉武帝刘彻正把一枚秦代弩机零件丢进淬火池。蓝紫色的淬火液溅起火星,那是用楚殄血液稀释的特殊溶剂,能让金属结晶形成和平鸽纹路。他身旁的戾太子刘据举着光谱仪,镜片反射着零件上逐渐显现的“止戈”二字——那是嬴政昨夜用刻刀留下的印记。
“父皇,”刘据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淬火温度稳定在780℃,楚殄血液中的变异因子正在重塑金属晶格。”
刘彻哼了声,用铁钳夹起零件:“当年霍去病封狼居胥,用的弩机要是有这等‘仙术’,早把单于庭射成筛子了!”他转身时,龙袍下摆扫过工作台上的《齐民要术》现代注本,书页间夹着苏华早年画的节能齿轮草图。
【滴——支线任务“天家破冰”启动】
【任务目标:促进汉武帝与戾太子的跨时空和解】
系统提示音响起时,苏漓烃推着改装成光谱分析仪的轮椅靠近,暗紫色眼眸扫过零件上的荧光纹路:“陛下,这纹路和我血液里的龙形染色体共振频率一致。”轮椅扶手上缠着江玖泠的银丝,末端系着枚青铜铃铛——那是汉宣帝从“汉室桑田”犁出来的汉代遗物,如今成了苏忆梁的玩具。
突然,竹楼外传来陶瓮碎裂声。楚殄顶着一头糯米粉跑进来,蓝色血液在眉骨处凝成血珠:“苏队长!哥哥把‘血雨’冻成淬火液了!”楚梧紧随其后,手里捧着蓝莹莹的晶体:“用你爸的节能技术做的,硬度堪比太空合金。”
江玖泠的银丝卷起晶体,指尖触到里面封存的和平鸽投影,突然笑了:“正好给陛下们做和解信物。”她转向刘彻与刘据,凤眸扫过两人之间无形的壁垒,“听说二位在争谁的耕读方案更适合孩子们?”
刘据猛地低头,刘彻则把弩机零件丢在工作台上:“朕的‘犯我强汉’农耕课,能让娃娃们知道粮食是血换来的!”
“父皇,”刘据的声音陡然拔高,“孩儿的‘与民休息’课,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苏漓烃看着这对千年之前因“巫蛊之祸”反目的父子,如今为了农耕教案争得面红耳赤,暗紫色眼眸里闪过一丝笑意。他想起“黄粱一梦”里读到的历史记载,那时只觉得皇权冰冷,如今却能按下轮椅上的按钮,将全息投影打在车间墙壁上。
“陛下们请看,”苏漓烃调出楚氏兄弟制作的动画,“上午按汉武帝陛下的方案,用改良弩机射橄榄枝练习弹道计算;下午按戾太子殿下的方案,用荧光稻种学习光合作用——如何?”
动画里,孩子们用弩机射出的橄榄枝精准命中写着“匈奴”的靶心(实为稻草人),稻种在楚殄血液的浇灌下长成发光的禾苗。刘彻摸着胡须不语,刘据则盯着荧光稻的数据模型,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工作台。
“好!”刘彻突然大笑,拍着刘据的肩膀,“就依你小子!但射橄榄枝的力度不能低于三石!”
刘据的肩膀猛地放松,却故意板着脸:“父皇若答应给荧光稻写篇赋,孩儿便让学生们多练三箭。”
竹楼的织锦坊里,凤时蝶正教许平君用3D打印机复刻汉代“长乐明光”锦。“许姐姐你看,”她指着打印机喷头,“这蓝色丝线是用楚殄血液和弹壳纤维混纺的,织出来的和平鸽会发光呢!”
许平君抚摸着刚打印出的锦缎,上面的和平鸽图案在阳光下流转着蓝紫色光芒。她想起两千年前在掖庭做织工的日子,线断了都要受罚,如今却能用“仙术”织出会发光的锦缎,给桑田里的孩子们做书包。
医疗舱里,阮沐时将最新的基因检测报告递给苏漓烃,显微镜照片上,他血液里的金色龙形染色体与江玖泠的银色丝线基因竟缠绕成弩机形状。“太神奇了,”林惜阳指着影像,“龙形染色体自主合成了神经接驳因子,和刘彻陛下的弩机产生了共振!”
李千尘在旁记录数据,闻言从工具箱里取出枚锈迹斑斑的青铜箭镞:“这是从桑田犁出来的,和霍去病用过的形制一样。”苏漓烃接过来,想起十五岁时在博物馆隔着玻璃看文物,如今却能握着千年前的箭镞,见证一对帝王父子的和解。
而在竹楼后的靶场,刘彻正亲自教孩子们调试改良弩机,刘据则在一旁记录着每个孩子的弹道数据。楚殄的蓝色血液被做成荧光箭羽,射出后在空中留下和平鸽的轨迹,楚梧用狙击镜改装的测速仪记录着速度——恰好是三石弓的标准力度。
“哥哥,”楚殄指着空中的荧光轨迹,“像苏队长放的烟花!”
楚梧替他调整着护目镜,眼神温柔:“嗯,比他在战场上放的更漂亮。”
月升时分,苏漓烃靠在江玖泠肩上,看着刘彻与刘据并肩走在桑田埂上,前者指着荧光稻讲“漠北之战的粮草筹备”,后者则说着“昭宣中兴的劝农政策”。竹楼里传来母亲凤栖梧的琵琶声,弹的是《将军令》的变调,却在尾音处化作父子对谈的和弦。
“宝宝,”江玖泠的银丝拂过他后颈的银色绒毛,“阮医生说你的基因和青铜器的共振越来越强了。”
苏漓烃望着桑田里泛着微光的稻苗,想起“黄粱一梦”里独自研究历史的日子,那时觉得过去与现在遥不可及,如今却能触摸到青铜的余温,见证千年之前的遗憾在此刻圆满。
至少,现在的他,不再是那个在历史课本里寻找慰藉的少年了。他是苏漓烃,是江玖泠的爱人,是天家和解的见证者,是被所有人深爱着的、活生生的人。而这片承载着血与火记忆的土地,终将在跨时空的温情中,让所有遗憾都找到和解的可能。
竹楼的灯火亮起时,苏忆梁的画板上多了幅新画:汉武帝与戾太子共执一张弩,箭镞指向发光的和平鸽,楚氏兄弟的蓝色箭羽在夜空中划出彩虹,父亲的机床与母亲的琵琶在画面深处泛着微光。这幅画后来被挂在“漓水学堂”的教室中央,取名为《青铜余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