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神了!怪哥一句话说出百年传承秘方
张源俊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他直勾勾地看着江凡,那副模样,就像是白天那个烙锅店老板听到江凡报出猪天堂的身份时一模一样。
震惊,难以置信,甚至还带着一丝见了鬼的荒诞。
“江……江先生……”张源俊的声音都有些发干,“你……你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
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品尝。
吊汤的鸡种、年份、除了盐再无他物,这几点,是“水八碗”汤底的精髓,也是他作为传承人从不外传的秘密!
外行看热闹,最多说一句“这汤好鲜”。
内行看门道,也顶多能品出是鸡汤底。
可江凡,这个年轻人,仅仅是喝了一口,就几乎把他的厨房给看了个底朝天!
【??????????】
【我靠!又来了又来了!怪哥的玄学品鉴时间又他妈来了!】
【不是,这合理吗?这真的合理吗?我怎么感觉怪哥不是在吃饭,是在给老板上课啊?】
【你看张老板的表情,下巴颏都快掉地上了!绝对是被说中了!建议严查怪哥,不像普通人类!】
江凡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
他总不能说,是脑子里的饕餮幼崽,正抱着那股新注入的、高达180点的真味能量,幸福地哼哼着“仙姑裙裙好好吃,汤汤好甜,肚肚暖暖”,顺便把这道菜的构成蓝图给他投屏在了脑海里吧。
“张老板,好东西,自己会说话。”江凡用一句同样的话,轻轻带过。
他转头看向镜头,脸上带着品尝到绝顶美味后的满足。
“家人们,98分,你们知道是什么概念吗?”
“这道菜,它已经不是好不好的问题了。它是在用最简单、最纯粹的方式,告诉你什么叫‘鲜’。这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味道,厨师把所有的技巧都藏了起来,你看到的,就是食材最顶级的本味。”
他指了指那个空了一半的汤盅。
“这汤,鲜得霸道,却又清得温柔。这竹荪,脆得恰到好处。这鸡茸,嫩得入口即化。我找不到任何缺点。如果不是系统评分还有上限,我愿意给它更高的分数。”
“它是一道真正的艺术品。”
张老板拱了拱手。
“江先生,我张源俊,做了半辈子菜,自认见过不少懂吃的老饕。但像您这样,一口就能道破天机的,您是头一个。”
他摇了摇头,苦笑道:“我服了。”
“张老板过奖了。”江凡谦虚道。
“不,这不是过奖。”张源俊摆了摆手,脸上带着一丝苦笑。“实不相瞒,刚刚您说的那几点,正是我父亲当年教我时,反反复复强调的‘汤魂’。他说,我们织金水八碗,根子就在这一口汤里。汤要是浊了,加了半点杂味,那就不是水八碗,是糊弄人的玩意儿。”
他看着江凡,眼神都变了,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来,江先生,请品尝第二道。”张老板拍了拍手。
很快,服务员又端上一个同样的青花瓷汤盅。
揭开盖子,这次飘散出的,不再是纯粹的清鲜,而是一种混合了粮食微香与药材清气的独特味道。
汤色依旧清亮,但比上一道略微浓稠一些,呈现出淡淡的米汤色。
汤中,几片薄如蝉翼的鸡肉片浮沉,底下是满满一盅颗粒饱 满、色泽洁白的薏仁米。
【叮!检测到顶级非遗真味源!品鉴开始!】
【菜品:织金水八碗·吕洞宾薏仁米】
【综合评定:97分(卓越+)!】
【真味能量获取:+175点!】
【评价:养生与美味的完美平衡。厨师将极难处理的薏仁米烹至软糯而不烂,清香四溢,鸡肉的鲜嫩被米汤的醇厚完美包裹。这碗汤,既是抚慰脾胃的良药,又是取悦味蕾的佳肴,展现了食疗同源的古老智慧。】
又是一个接近满分的评价!
“宝宝……这个也好香!闻着就……想吃那个白白的米米!”饕餮幼崽的口水都快在江凡脑子里流成河了。
江凡先舀了一勺汤。
米香醇厚,带着鸡汤的底蕴,不像第一道汤那般锋利,而是暖融融地熨帖着味蕾,顺着喉咙滑下去,整个人都舒坦了。
好喝!
这味道太舒服了,暖暖的,感觉连日奔波的疲惫都消散了不少。
他再夹起一片鸡肉和几粒薏仁米一同放入口中。
鸡肉嫩得仿佛一抿就要化开,而那薏仁米更是出乎意料,口感完全不同于以往。
市面上很多薏仁米都带着一股生涩的怪味,而且久煮不烂,口感很差。
但这碗汤里的薏仁米,却被炖得软糯绵密,用舌头一碾就化了,只留下满口的清香。
薏仁米既有鸡汤的鲜,又有自身的谷物香,和鸡肉片相得益彰。
“家人们,97分!”江凡放下汤匙,对着镜头赞不绝口。
“上一道菜鲜得霸道,这一道就润得舒坦,完全是两种境界。”
“它不好斗,不张扬,但它能从你的舌 尖,一直舒服到你的胃里。你们看这个薏仁米,能把它做到这个程度,没有几个小时的慢功夫,是绝对下不来的。这吃的不是菜,是时间,是心血。”
江凡的每一句点评,都让张源俊的眼神亮一分。到最后,他甚至忘了自己老板的身份,只是一个纯粹的厨师,在听一个真正懂行的食客说话。
张源俊越听,心里越是佩服,江凡说的每一处,都是他自己最得意也最较劲的地方。
等江凡和林薇品尝完第二道菜,张源俊却并没有立刻去催第三道。
他给江凡续了茶,没说话,目光投向窗外黑沉沉的夜色,再开口时,声音里那股自豪劲儿淡了,多了几分萧索。
“江先生,我们这水八碗,一共八道菜,每一道,都有不同的讲究,不同的功夫。要做齐一整桌,两个师傅,从早上开始准备,要忙活一天。”
江凡静静地听着。
“我从十五岁开始跟着我父亲学艺,光是吊那一锅清汤,就学了整整三年。”
“我今年四十八了,这门手艺,传到我手上,是第五代。”
“可能……”
“可能,要在我手上,断了。”
【!!!什么情况?】
【断了?这么好吃的东西要失传了?不会吧!】
【我靠,这剧情转折也太快了!刚才不还吃得好好的吗?】
江凡和林薇都愣住了。
“张老板,您这是什么意思?”
林薇忍不住问道。
“您手艺这么好,生意也这么好,怎么会……”
“生意好,有什么用?”
张源俊苦笑着摇了摇头。
“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愿意静下心来,花三年时间去学吊一锅汤?他们嫌这个来钱慢,嫌这个累,嫌这个枯燥。他们更愿意去学做小龙虾,做烧烤,做网红甜品,那些东西,十天半个月就能出师,一个月就能挣大钱。”
“我儿子,在省城读的大学,学的是计算机。我让他回来继承家业,他说我这是封建思想,是剥夺他追求梦想的自由。”
“我带过几个徒弟,最长的一个,学了两年,跑了。他说师傅,我对不起你,可我实在熬不住了,我女朋友等不了我,我买房的钱也攒不够。”
张源俊的声音,透着一股英雄迟暮的悲凉。
“江先生,不瞒您说。老王今天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本来是不想接的。因为我前两天刚下了决心,等我做不动了,就把这家店关了,也算对得起祖宗了。我们织金水八碗,不能砸在我手里,更不能变成流水线上糊弄人的快餐。”
“可听老王说,你是个真正能吃懂的人,我才动了心思。我想看看,现在这个时代,是不是真的没有人,能明白我们这些老东西,到底在坚守什么。”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江凡。
“江先生,”他一字一句,郑重地问道。
“江先生,我冒昧问一句,您有没有想过……用您这身本事,为这些快要没人记得的老手艺,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