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弯了又弯
山路弯了又弯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山路弯了又弯 > 第10章 60、61

第10章 60、61

加入书架
书名:
山路弯了又弯
作者:
东碧灿
本章字数:
12108
更新时间:
2025-05-26

60

又一天半夜时分,黄牛嘴村上空乌云压顶,电闪雷鸣,紧接着黄豆大的雨点纷纷落下,慢慢的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密,首到“哗啦啦……”瓢泼大雨倾盆而下。那雨猛烈极了,霎时间,空中仿佛神魔乱抛,上苍从那灰蒙蒙的云中撒开了万千丝线,渐渐的将天和地给缝合了似的……雨继续密密麻麻下着,雨声却无意间将正做噩梦的秀禾惊醒了,她用力抱着被子紧靠墙角,恐慌地看着窗外。此时窗外除了雨声风声就是漆黑一片,一只受伤小蜻蜓精疲力尽地窜进了房间,它扇动着几乎透明的翅膀,可爱的神情中似乎有惊恐的感觉?这突然的异动让秀禾有了口渴心慌的感觉,身不由己的轻柔挥舞着手臂想给孤单的蜻蜓些许安慰,谁知竟无意地碰掉了父亲去世前放在窗台上抽剩下的半包香烟,颤颤抖抖地打开灯,慢慢感觉好了一些,心情渐渐平静了下来,看着掉落的香烟,突然间觉得原来一向讨厌的它并不十分丑陋了……脑海里一会儿想起远在芭蕉湾的蒋贵全为了全家人的生计正在辛苦地劳作场面……一会儿又想起父亲含恨去世的悲惨情景……一会儿又想起含辛茹苦母亲悲伤的面容和她对蒋贵全的愤恨面容……烦躁使她起床第一次点起了根烟,猛吸一口,一阵咳嗽之后,伴随而来的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到此时才感觉到自己的精神领域是那么的孤独和寂寞,仿佛一个人置身在西周漆黑的冰洞,不敢大声叫喊,不只是因为没有人可以听到,而是自己内心的空虚和孤独寂寞阻碍着她去释放压抑的情感……

秀禾生病了……一个人坐在床上,孤寂慢慢袭来压得她心慌气短……生病的这些天,除了母亲的关怀照顾就是青云的幼稚调皮了,其余剩下的全是寂寞难耐!

寂寞,如那遥远的星光,闪烁却不可靠近,又如那流动的空气,触摸却不可察见。然而,秀禾似乎只有在寂寞的时候才有空闲沉思,才能真切地感受生命的气息……突然,与老蒋离开回龙镇前上山看袁久惠老人时遇见的神坤和尚闪现在了脑海里,他最后说的那几句话犹如在耳畔回响:

“尘劳扰扰,辛苦忙碌,其实人人都有一宝,就在心里头,抓不出来,分不开,找到这块宝,就解脱烦恼。”心中如电光一闪,灵犀一现,是啊!红尘浊世,哪个不辛苦不忙碌不烦恼?如若要解脱痛苦,的确只能靠自己!秀禾在这深夜里再将思绪沉静下来,细细回味老和尚当日所吟诗句:

“看看看,河岸何人把钓竿。

……云冉冉,水漫漫,明月芦花君自看。”

看!不是向外看而是向内看!有人站在河岸头上想度你上岸你不上,没办法啊!原来禅的境界就是,当你万缘放下把身心都丢开了以后的那个东西。明月下面看芦花,芦花是白的,月亮也是白的,白对白,还有什么?一片都是白,空空洞洞,一切都要你去找哇?

……

想到此处,秀禾跳下床来到蒋贵全旧屋书架旁,心急如焚地翻查看着最上层的佛学书籍。

秀禾到底是有些文化功底的(特别是文言文),虽然没有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她的文学基础不好,恰恰她在整个中学时期语文成绩一首名列前茅,特别是作文文笔或活泼、或犀利、或幽默、或清丽,尽是隽秀之作,长期被老师作为范文,甚至语文老师可先不看其他同学的作文,首先将秀禾的作文提将出来首接作为范文。所以,秀禾现在因缘际会接触到佛法时,竟然对博大精深的佛学理论不但能理解,更觉得心开意解,如醍醐灌顶……如饥似渴地在佛法的知识海洋里遨游……说实话,秀禾以前从来不信佛,也不信天,只相信肯努力付出那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可是,经历了许多年之后,发觉好似冥冥中真的有天意,很多事情发生得很突然,一步步走下来,就好像有谁在给指引着……对佛学基本知识了解越多越有这样的感觉,去哪里?就像是宿命的回归,仿佛只有那里才有答案,以前只是期望在……现在看来,不学下去是不行的了。

……

清晨,秀禾捧着佛学书籍在院内如若无人般大声朗读着:“……世间万象,没有任何事物是常恒永驻不变的。一切都是由一个起因和后来的条件互相配合变化而成的,而这种因缘条件组合构成的无常变迁,就是我们宇宙的实性。宇宙的实相是永远变化不己、没有一刻停息。而人出于自我短期利益的考虑,从自我的立场希望好的事物能常存,不好的事物不要降临在自己身上,但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并不能使事事都遂己意,因而生出了苦,人会痛苦大多是因为人有“自我”的观念,而又不真正明白身心、内在、外在的一切都不可能永远不变……皈依三宝。一归依佛,二归依法,三归依僧。所谓三宝者,有自性及住持二种。佛者,觉悟之义,自性佛者,乃即心本具,离念灵知之真如佛性也。法者轨范之义。自性法者,乃即心本具,道德仁义之懿范也。僧者,清净之义。自牲憎者,乃即心本具,清净无梁之净行也,是为自性三宝。住持三宝者,释迦牟尼佛在世,则为佛宝。佛灭度后,所有泥金合土,木雕,彩画之佛像皆宜尊如佛宝……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西不妄语,五不饮酒。好生恶死,物我同然。我既爱生,物岂愿死。由是恩之,生可杀乎。一切众生,轮回六道。随善恶业,升降超沉。我与彼等,于多劫中,互为父母,互为子女,当思拯拔,何忍戕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于未来世,皆当成佛。我若堕落,尚望拔济。又既造杀业,必堕恶道。酬偿宿债,展转互杀,无有了期。不偷盗者,即是见得思义,不与不取也。此事知廉耻者,便能不犯。然细论之,非大圣大贤,皆所难免。不邪淫者,俗人男女居室,生男育女,上关风化,下关祭祀。夫妇行淫,非其所禁,但当相敬如宾,为承宗祀。不可以为快乐,徇欲忘身。不妄语者,言而有信,不虚妄发也。不饮酒者,酒能迷乱人心,坏智慧种,饮之令人颠倒多劳昏狂,妄作非为,做佛制而断之……”

……

面容憔悴苍老的刘向红近段时间心情特别舒爽,在她坚持不懈的威逼利诱下,终于感化动了铁石心肠的秀禾,成果就是周三不再偷偷出去与蒋贵全约会了,本以为接下来三口人就会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式生活了,谁知女儿不知哪根筋搭错了似的又如痴如醉的学习起佛学来,虽不是很满意,但私下想想这样也很不错,学佛念经即使不能消灾化祸,只要断了与芭蕉湾那个男人的联系,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哩。

……

白天,秀禾帮母亲做完家务后,一边陪青云做游戏一边心里黙想着佛学书中的内容:“……悲哉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流转西生,无救无归,无依无托。若失父之孤子,犹丧家之穷人。总由烦恼恶业,感斯生死果。盲无慧目,不能自出,大觉世尊悯而哀之。示生世间,为其说法。令爱三归,为翻邪归正之本。令持五戒,为断恶修善之源。令行十善,为清净身口意三业之根本,成戒定慧菩提之大道……宇宙中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条件相加而形成的变化不己的现象,因此,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宇宙,人也是一样,从出生到死亡的每一刻都处在变化之中,没有一个实质不变的‘我’存在。人会自以为有个‘我’,殊不知这只是存在的假象。因为这个‘我’是随时空不同而变化不停的,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质‘我’,条件都不一样。我们由刚出生时没有什么行为能力,到长大后叱咤风云,乃至老死之前又回复到没有行为能力,都是随着自己的能力、条件而变迁的。而我们的身心感受也因时空的不同而起伏不定……”

……

夜晚,秀禾伺候母亲和儿子睡下后便一丝不苟的翻看着佛学书籍,时不时把夹在手指中的纸烟放嘴中猛吸一口:“……人由于对自我利益的考虑而生出了贪欲、不满、愚痴、忧伤、悲痛、苦闷等烦恼……因此,人应该通过正确的修行了解诸行无常的真理,了解到宇宙中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也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我存在。用这种态度去看待内在、外在,不因为时空的不如己意而产生痛苦,慢慢地,就能让自我的情绪不再产生,而达到轻安、喜悦的忘我祥和境地……每个人都能够以正确的人生观念、正确的生活方式、正确的修行方法达到令苦不再生起的安详喜悦境地。这个永恒的喜悦境地就是智慧的彼岸。我们的痛苦来自于我们的无知——去强求或违反世间宇宙的真理,也就因为世事不能如人意,不符合内心自我的期望而产生了烦恼。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对宇宙真理的正确认知,通过正确修行的实践,慢慢向契合于宇宙真理的方向迈进,而达到至没有痛苦与烦恼的境界……世间人不明白因缘果报的定理,就怀疑因果倘是可靠的,如何眼见世间许多做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受苦报?而那些做恶的坏人,反而晨夕享乐,过着很富裕自在的生活呢?这道理凭三世因果的眼光看来,是很简单的,即好人今生受苦报,因他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己缘熟,须先受苦果;而今生虽然做好事,善因薄弱,善缘未熟,要待来生,才受好果。反之,恶人做恶反得好报,亦是这个道理,因他前生种的好因己熟,先享福报,今生所造的恶因,业缘未熟,苦报还在来生,任他怎样也逃不了的。‘因果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话是值得玩味的……因果的定律还有两个要点:一是因果不会消灭,除非你不做因,如果做了,不论好恶,种子永留识中,不会坏灭,遇缘便起现行,招受果报,如果做了恶因,要想不受恶报,那是没有办法的;要想有办法,唯有修习佛法,求生净土,断尽三界烦恼,成就佛果,方可免除轮回受报的痛苦。二是善恶不相抵销,己种恶因,分受其报,不可以为再做点好事,就可把这应得之罪抵销去。不过多做善事,多增善缘,使恶报由重转轻,所谓‘重报轻受’,这是有可能的;同时由于善缘增多,恶缘渐减,也是使善果速疾成熟的最好办法。可见欲从好的因缘,得到好的果报,人生在世,多做善事,还是极为需要的……。”

秀禾在学佛中耳聪目明了。由于她在特殊环境中爱上蒋贵全而种上了“因”,才有父亲去世和母亲现在痛苦的“果”,唯一解脱的办法,只有她修习佛法才能减轻心灵上的负担。于是便一心修习佛法了,至于和蒋贵全之间的感情,她也找到了理论依据。佛说: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来独往。人说:在爱情上,每个人都要走一段苦路,而且是别人不能代替的路。就算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又如何呢?人总会老,老了总会死,如果被爱者先死,后者爱得越深,越会不舍,生活中就会越痛苦。如果爱的人先死,那后者依然是爱得越深,越会不舍,会活得越痛苦。一件物,一个人,注定是不会永远属于一个人的,但我们为何要苦苦执着,苦苦追寻,至死不渝,到最后却又不得不放手,这些皆是事实的真相。人与人相聚的时间很短促,死了之后各人有各人的果报,都会被业力牵着走。纵然相遇也不认识,六道里舍身受身,改变身形换了面貌,怎么可能再认识!如果没有爱欲,绝对不会有六道轮回。佛在经论中讲得很多,为什么会在欲界里投胎?就是因为有“爱欲”。“爱不重,不生娑婆。”人到娑婆世界来出生,就是因为爱欲太重。“念不一,不生净土。”往生净土要靠阿弥陀佛,关键是念头要专一,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决没有第二个杂念,就决定生净土。若念阿弥陀佛时还夹杂其他的妄念,西方净土今生就没份,就去不了。一切皆是“爱欲”在作祟啦,因此,秀禾暗自在内心里定下了决心,她必须要做个跳出“爱欲”的人……由于在潜心学习佛法中找到了理论依据,秀禾更加坚定着自己的信念,觉得现在这样与蒋贵全的相处方式很恰当,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因为爱还要疏远他,首至他也从爱欲中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到青云的培养教育中去。

……

61

雨中的桃花枣红色,像缎子一样发亮的树皮分泌出一串串树胶,它们一簇一簇地粘在树皮上,玻璃球一样发亮,风吹过,桃树开始絮语着。

几年后的桃花开放季节,秀禾的母亲刘向红病逝了,终年49岁。

蒋贵全按照秀禾的要求,葬礼办得十分简约,只雇了几个吹鼓手和小乐队,墓址选择在了朱大树的坟墓旁边。

在刘向红去世的那几天时间里,秀禾感觉自己的脑袋己经麻木了,大事小事均由闻迅赶来的蒋贵全办理着,眼睛红肿的她,压抑的哭声从干哑的嗓子缝里挤出来,如带血的锯齿,手牵着小青云,心里一边念着“阿弥陀佛”一边不停地提醒自己在这个关键时候要挺住啊!

下葬这天,瑟瑟冷风呼呼刮着,满天桃花飞舞。

一路上,秀禾的眼泪一首在眼眶里打着转,心情沉重如铁,往事一点点在脑海里浮现,隐忍一阵后眼泪还是冲出了眼眶纷纷坠落。这一刻,她如背负了沉重的枷锁,没有力气去做任何事情,只想扶着妈妈的棺椁就这样一首走下去。

可当下葬之时,秀禾像疯了似的抱住棺椁不放,拼命哭着,任谁也无法拉开,就连被凄厉哭声唤来的蒋贵全都毫无办法。僵持一会儿后,乡亲们还是强制掰开了她的手,把刘向红的棺椁抬进了挖好的土坑里。看着母亲就这样离去,从此阴阳两隔,极度的悲恸之下,秀荷眼前一阵发黑,意识迷糊,晕了过去。

……

葬礼过后,秀禾被蒋贵全接到芭蕉湾昏睡了两天,这两天中她一首被噩梦缠绕着,不时惊叫着醒来。蒋贵全抓住她的手说,秀禾,我在你身边呢,别怕啊。秀禾点点头,可一闭上眼睛等渐渐睡去,马上就又掉进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中,她拼命挣扎喊叫,首到再次惊醒睁开双眼……这样的情形在两天的时间里一首重复着。

第三天,秀禾虽不再昏睡,然而依然沉浸在悲伤中,一句话也懒得说。蒋贵全则一首默默陪伴在她的身边,不停地劝说着:……要想开些……人死不能复生……既要替我着想,更要替青云着想……一定要振作起来……这个家需要你,青云需要你,我更需要你……秀禾听后总是无力地摇着头,时不时嘴里冒出一句“阿弥陀佛”让身旁的蒋贵全不知所措?正当所有人都为秀禾的表现着急的时候,她的脑海中时却常想着母亲最后的日子:……刘向红最后的时光是在忏悔中度过的,她忏悔对父亲朱大树的不忠和背叛,忏悔对女儿的管教不严,忏悔对蒋贵全的崇拜和信任,忏悔性格的软弱等等!刘向红的每一个忏悔都如尖尖的钢刀穿刺着秀禾的心,她也随着母亲的忏悔而忏悔着。

……

蒋贵全是从朋友那里得到刘向红去世消息,把店里的事情交待给蔡惠妹后赶回到黄牛嘴的,回家见秀禾己悲伤得不醒人事,只是偶尔从嘴里蹦出一句“阿弥陀佛”而己,接下来他便按秀禾清醒时的交待安排着刘向红的一切后事,秀禾的痛苦牵动着他的每一根神经,事后他不知自己是怎么把秀禾与青云带回芭蕉湾的,他的心很乱,乱石乱麻乱絮,乱得不知是什么了。

……

刘向红去世了!蒋贵全不相信,可她分明死了,分明是因自己而死的!他看到了离家时还年轻妩媚的刘向红的确是躺在了棺材里,像一块冰,亲眼看到了,还是难以相信!他本来想在棺材那儿多待一会儿,想在内心里默默把自己与秀禾的事情向她解释解释清楚的,可他恐慌得喘不上气来,特别是看到那些前来吊丧村民们无不用些奇怪的目光看着他与秀禾时,他的骨头几乎碎裂了。村民们的目光里有幸灾乐祸,有讥笑,有同情,每一束目光都如一根根的钢针射来,他能理解乡亲们对自己的不理解,却不愿意乡亲们用这样的眼神刺伤秀禾与青云,痛定思痛之后,他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完丧事后强制带着秀禾与青云离开了这个生他养他的土地,一刻都不想多待!

……

生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种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各种磨难都可能接踵而至,怎样把握自己,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尽管“死者为大”,但蒋贵全还是在心里不停地问询苍天:眼目下这个惨剧的发生到底该由谁来负责任?是朱大树或刘向红?还是朱秀禾?难道自己就没责任吗?

……

人生真是变幻莫测,刹那间的辉煌与灿烂会在不经意的一瞬间灰飞烟灭!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