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
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 > 第九十三章 国都大撤退,苏长青立誓:守住国都两周

第九十三章 国都大撤退,苏长青立誓:守住国都两周

加入书架
书名:
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
作者:
物事人非啊
本章字数:
4500
更新时间:
2025-06-15

苏长青闻言,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只见他咳嗽了两声,对许政委说道:“我哪里像大闹天宫的孙猴子了?”

“国都这一战。”

“也并非我一人之功劳,特一纵上下的竭尽全力,以及兄弟部队不惜一切代价的支持。”

“才赢得了这一战的胜利。”

“只是,即便是赢得这一战的胜利。”

“也改变不了大局,国都易攻难守,如果是放在冷兵器时代,确实是虎踞龙盘之势,有龙兴之象。”

“敌军想要拿下国都,没有那么容易。”

“但眼下,国都在热武器时代,平原地形适合机械化部队的展开作战。”

“东洋帝国是工业化帝国,其工业水准虽然说不上是全世界最强的,但在亚洲,在东亚地区,它们的工业水准和实力,绝对称得上是最强。”

“相比之下。”

“我们大夏国终究只是一个农业国,以一个农业国的国力去抗衡一个工业国。”

“实在是相差太多,尤其是在国都这种遍布平原的地区。”

认真的听着苏长青的相关分析,许政委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总部首长们也是这么说的,国都守不住是必然的。”

“不过我们大夏国,并非没有战胜东洋帝国的方法。”

“总部首长们提出了持久战之构想,首先是战略防御阶段。”

“在这个期间,敌人进攻,我方防御,虽然会遭受损失,但能削弱敌人力量。”

“之后便会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这时候的敌我力量相对平衡,是大夏国抗战最困难的时期,但也是转变的枢纽。”

“最后是战略反攻阶段:这个时候,我方力量逐渐增强,开始反攻,最终取得胜利。”

“抗战中,东洋帝国是强国,我们大夏国是弱国,但大夏国地大物博,能够支持持久战。”

“同时,东洋帝国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而大夏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

“在国际方面,东洋帝国失道寡助,大夏国得道多助,最终会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同时,首长们提到人民战争思想,兵民是胜利之本。”

“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必须动员和组织全体人民参与抗战。”

“同时,我们需要建立广泛的抗战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抵抗东洋帝国的侵略者。”

“在战略防御阶段,我方要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和阵地战为辅;在战略相持阶段,以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辅;在战略反攻阶段,主要采取运动战和阵地战。”

“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战术,以弱胜强,积小胜为大胜。”

“我们大夏国是大国,拥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和丰富的人力资源,能够承受长期的战争消耗。”

“而东洋帝国是小国,资源有限,无法长期维持大规模的战争。”

“所以,我们坚持的时间越久,实力此消彼长,小鬼子最终肯定会被我们赶出大夏国土地的。”

许政委信心满满的对苏长青说道。

不得不说,首长们的目光总是长远的。

这战略眼光,纵观整个大夏国。

整个世界。

可以说是无人能出其右!

“许政委,国都既然守不住,撤退是必然的。”

“青天党的撤退组织水平,一塌糊涂。”

“我也只能寄希望于你,以及同志们的统筹规划了。”

“将国都的老百姓都撤出去,留给东洋人一个空城。”

“这就是存地失人,人地俱失。”

“存人失地,人地俱得的道理。”

听到苏长青这么一说,许政委的目光瞬间变亮。

“没错,你说的对!”

“存地失人,人地俱失;存人失地,人地俱得。”

“这句话还真是言简意赅。”

只见许政委拍了拍苏长青的肩膀说道,“放心,在组织这一方面。”

“还没谁能比得过我们,长青同志。”

“只要你能够给我赢得两个星期的时间,我绝对能够将国都这数十万老百姓,安全撤出国都。”

“给东洋人留下一座空城。”

许政委信心满满的说道。

“好!”

“许政委,我苏长青今天就把话给撂在这里了。”

“两周时间,我一定顶住东洋人两周的猛烈进攻。”

“就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我也绝对不让东洋人的战车在两周时间内,挺进国都。”

“就是我苏长青被小鬼子的坦克碾过去,我也要保证两周时间内,小鬼子的二十万大军无法攻破国都城门。”

苏长青当即对许政委说道。

如今,苏长青控制了唐司令。

也相当于间接掌控了整个国都守备军。

在这种情况下,苏长青有把握将小鬼子这二十万大军,牢牢的挡在国都城门外。

“好!”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你们在前线浴血奋战,流血牺牲。”

“我们这些做政治工作的,绝对不会让你们白白牺牲、白白流血。”

“两周时间内,我就是累死在国都。”

“也一定会将这数十万老百姓,从国都安全的撤出去。”

苏长青伸出了右手,与许政委紧紧握在了一起。

“哈哈哈!”

二人相视,哈哈大笑了起来。

不得不说,许政委在组织这一块上的能力毋庸置疑。

在其统筹之下,同志们分散进入各个部门。

如今,国都己经是风声鹤唳。

而随着一些小道消息,比如说:小鬼子一旦攻入国都,必将屠城。

小鬼子凶残、滥杀。

一时间,国都城内所有的老百姓都希望能够撤离。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仅是老百姓,就是负责撤离的官员也是希望撤出国都。

在生死关头,也没有人在乎许政委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派别。

而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许政委等人还能牢牢把控住局面。

整个国都没有发生极度混乱,甚至恶性事件。

足以看出许政委的能力,简首是强到可怕。

在知道前线部队能够抵挡东洋军队至少两周时间之后,老百姓自然也是愿意听从指挥,有序撤离的。

毕竟荷枪实弹的治安军队,可不是闹着玩的。

真有人闹事,治安军队可以首接开枪。

眼下也不是没时间撤退,谁乐意死在治安军队的手中?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