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根据地。
“杀!”
“杀!!”
“杀!!”
一纵某部虹军战士,手持木枪进行一对一、甚至是一对二的“实战”刺杀演练。
每名虹军战士都使出了拼命的劲头,在实战中磨砺自己的“拼刺刀”技术。
训练程度之恨!
也仅仅比实战之中,差上那么一线。
“司令,这么练下去的话,士兵的负伤率怕是会大大增加啊。”
“训练强度实在是太大了。”
跟在苏长青身边的小学弟宋参谋长,看着扭打在一起的士兵说道。
“平时训练的时候怕受伤,没有训练强度,没有实战经验。”
“上战场的那一刻,脑袋瓜子都是懵的。”
“那时候,流的就不是汗,而是血。”
“断的就不是骨头,丢的是命。”
苏长青语重心长的说道。
在网络信息时代,苏长青对东洋小鬼子的了解非常之深。
二战爆发前,小鬼子对新兵的射击训练要求极高,每月步枪射击消耗弹药不低于150发,机枪不低于300发。
整个训练过程中总弹药量不低于2000发。
小鬼子教官极为注重实战效果,强调子弹集中打击的效果。
而非单纯追求环数,培养了士兵良好的射击习惯和精准度。
因此,在战场上,小鬼子士兵的射击技术异常精确,常能做到弹无虚发。
在刺刀技术方面。
小鬼子士兵的训练更为有素,技术精湛。
要知道小鬼子拼刺刀是传统,早在19世纪末就有军队刺刀术的概念,到二战时,几乎每个男子都要练刺刀,甚至成为中学生的课业项目。
小鬼子的刺刀术结合了小鬼子传统长矛武艺和西方拼刺术,招数简单粗暴,首取人体要害,如首突、脱突、下突、返突等。
且小鬼子还经常用活人进行刺杀训练,以提高士兵的技术和胆量。
在战斗中,小鬼子拼刺刀的战术配合也较为成熟,如一个老兵和两个新兵组成三角队形,进可攻退可守,能发挥出非常强的杀伤力。
同时,小鬼子在二战时己是工业国,其士兵伙食较好,身体素质相对较强,而当时的大夏属于农业国,士兵们在参军入伍前很难吃饱饭。
其身体素质相对比较弱,在拼刺刀时力量对抗上处于劣势。
而且使用的三八式步枪加上30年式刺刀后总长度达到1.65米以上,很好地弥补了小鬼子身材矮小的劣势,在拼刺刀时能够先发制人,占据一定的长度优势。
也正式这些原因,参加抗战的老兵形容:3个鬼子背靠背能顶住10个老八路的进攻。
如此强悍的战斗力。
苏长青不得不重视,尤其是在锡安事变爆发,两党再次合作己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而全面战争,也即将爆发。
政治上的事情,苏长青一向不怎么参与其中,他只管打仗、抵御外敌入侵。
因此,苏长青己经准备给总部首长谏言,率领一纵大部南下金陵。
支援金陵抗战。
而淞沪也好,金陵也罢。
所面对的都是小鬼子精锐中的精锐,这就要求一纵战士的战斗力必须足够的强。
越强越好!
“是,司令!”宋参谋长连连点头道。
苏长青看了一眼,在实战对练中不断成长的士兵。
满脸的欣慰。
以实战对练的方式,进行训练。
当然避免不了受伤。
但是苏长青可不同,他是开了“挂”的存在。
这挂!
虽说不是送钱、送人才、送武器的挂。
但是,其技能效果可是极其强悍的。
无论是为士兵们在实战中,迅速变强提供“增幅”。
还是受伤之后,加快痊愈的速度。
这都让苏长青对在实战对练中,不小心造成的一些受伤可以接纳。
“这段时间,我设计了一款适合我们大夏军人的刺刀。”
“相关技术要求,也被攻克了。”
“不过还需要同志们进行实战的检验,经过实战检验才知道这款刺刀能不能正式生产、并且装备给部队。”
苏长青笑着对宋参谋长说道。
说完,苏长青从警卫员的手中。
接过了一把刺刀。
若是有穿越过去的兄弟,看到这把刺刀的第一眼,心里头必然会冒出这样一句话:这他娘的,不是赫赫有名的三棱军刺嘛?
这种三棱军刺的刀身呈三棱柱状,横截面为三角形,棱边尖锐,穿刺时阻力小,穿透力强。
其刺身的三条血槽有助于血液迅速流出,减少肌肉收缩时对刺刀的吸附力,便于快速拔出进行连续攻击。
这种军刺所造成的伤口呈不规则撕裂状,难以止血和缝合,易导致大出血和组织大面积破坏,致死率高。
其冶炼时加入的砷元素,使磨损后暴露的钢体可能导致伤口难以愈合,增加感染风险。
在实战中,比如在对猴子反击战,三棱军刺令敌人闻风丧胆,其强大的杀伤力给敌军造成巨大心理威慑。
后来,三棱军刺因为功能单一,缺乏砍、锯等现代多功能刺刀的特性,且体积较大,携带不便等缺点,而被淘汰。
但是!
对于苏长青而言!
对于眼下的大夏国军队而言,追求的只有两个字——“杀伤”!
极致的杀伤!
所以,恐怖的三棱军刺优势自然而然就成为了苏长青心目中,最适合的刺刀首选。
“小林,让同志们把那扇猪肉抬上来。”
“是,司令!”
很快,一扇刚宰杀不久的肥猪就被警卫连的同志们,给扛了上来。
苏长青也不客气!
装在改进版本M1910莫辛-纳甘步枪上的三棱军刺被苏长青用力一甩。
“啪”的一下!
便伸展了出来。
半蹲马步斜端枪,地表最强单兵王。
苏长青的气势,一下就爆发到了顶点。
三棱军刺往前一刺,猪肉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由于三棱军刺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刺入猪肉后会形成方形的窟窿。
这种伤口的各侧无法相互挤压,难以达到止血和愈合作用。
同时,三棱军刺的三面血槽设计,使得刺入人体后血液可以顺着血槽排出,肌肉收缩时无法紧贴刺刀面,从而减少了刺刀被“吸”住的情况。但这也导致伤口内部难以形成凝血块,增加了止血的难度。
在战场上!
突然被三棱军刺来上这么一下,即便是军医在短时间内也无法缝合。
而敌人也会因为失血过多,最终不治身亡。
也难怪猴子们会对三棱军刺,如此的恐惧。
在《中南海保镖》电影中,李连杰饰演的中南海保镖也在三棱军刺的面前,吃了个大亏。
“怎么样?”
“这杀伤力,让鬼子挨上一下。”
“你觉得它们的生还率,能有多少?”
苏长青嘴角一翘,乐呵呵看向被三棱军刺恐怖的杀伤力,惊得目瞪口呆的宋参谋长的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