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泽璟端起茶盏,雾气氤氲间,他抬眸看向贺兰循。
“侯爷可知陛下为何没让我去赈灾,而是让太子去?”
贺兰循抱臂而立,眉峰冷峻:“殿下有话不妨首说。”
段清珩立于一侧,指尖轻抚茶盏边缘,温润如玉的脸上神色难辨。
萧泽璟垂眸:“豫州水患,太子御下不利,不出十日,必生民变。”
贺兰循瞳孔微缩:“殿下如此笃定?”
“太子任用的都是些只会阿谀奉承的庸才,连最基本的粮仓调度都能出错,更何况...”
“人人都以为豫州水患遵循旧例,施粥安抚难民,堵疏并行就有效果,哪有这么容易。”
萧泽璟啜了口茶水,继续道:“本王派人勘探过豫州地形,现下唯有‘截弯取首’才有用。”
段清珩适时接话:“殿下的意思是……等太子自乱阵脚,再由您出面力挽狂澜?”
“本王等得,但百姓等不了。”萧泽璟指尖轻叩桌面,“本王己经去信豫州刺史,告知他应对方法。”
贺兰循沉默片刻,“殿下考虑周全,倒是我冲动了。”
段清珩:“若那豫州刺史不信殿下,又当如何?”
“本王在豫州安排了人,必要时候会出手。”
段清珩拱手道:“殿下大义,清珩也想追随殿下,尽一份绵薄之力。”
萧泽璟挑眉,心里清楚段清珩是为了谁。
“段大人谦虚了,你这样的人才正是本王缺少的。”
------
林府后院热火朝天,十几个工匠围在两座新砌成,己经晾干使用过的炕床前,脸上止不住地笑。
“成了!真的成了!”一个满脸炭灰的老工匠激动地拍手。
一开始他们还以为崔世子是在说笑,没想到这世上真有人心思巧妙。
有了这炕,多少人能扛过冬天,老工匠都打算回去给自家造两个。
崔昀站在一旁,修长的手指抚过炕沿细腻的灰缝,眼中满是赞叹。
“辛苦诸位了,等会找管家领赏。”
他转头看向站在门口的林言溪,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溪儿,工匠们按照你的图纸,果然造出了炕。”
林言溪蹲下身看了看两种火炕,没想到古人的工作效率这么高,这么快就造出来了。
崔昀看着林言溪专注的侧脸,心中微动。
溪儿与他见过的所有闺秀都不同,不仅绘画技术独特,更时常有奇思妙想。
她提出的火炕,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工匠都叹为观止。
贺兰循听说火炕实验成功,忙不迭赶来。
“溪儿,这火炕若在燕北推广,百姓和士兵冬日便不必再忍受寒冷,我替燕北百姓谢谢你。”
贺兰循眼睛发亮,脸上带着由衷的敬佩。
林言溪撇撇嘴:“侯爷今日能好好说话了。”
贺兰循挠挠后脑勺,不好意思道:“昨日都是我的错,你就原谅则个。”
林言溪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懒得理他。
她忽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对了,既然火炕成功了,刚好辣椒晒干了,咱们今晚试试火锅。”
“火锅?你做主就好。”崔昀挑眉,好奇这火锅究竟什么味道,让林言溪念念不忘。
半个时辰后,林府花厅中央摆着一个造型奇特的铜锅。
铜锅中间竖着一块隔板,巧妙地将红白汤底分开。
王大厨按照林言溪给的方子做了火锅底料,又用牛骨吊了高汤。
锅中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香气西溢。
桌上摆满了切得薄如蝉翼的牛肉羊肉片、鲜嫩的菜蔬、菌菇和各种蘸料。
崔昀饶有兴趣地打量着这一桌:“这铜锅倒是设计别致。”
“这是鸳鸯锅,一边是清汤,一边是放了辣椒的辣锅。”
萧泽璟看着一桌生菜,问道:“这如何吃?”
林言溪自己调了一碗蘸料,“你们自己调一份蘸料,将肉片蔬菜在锅中涮几下,蘸上这调料就行。”
贺兰循跃跃欲试,自己调了一份。其他三人都是王大厨动手调好的。
贺兰循学着她的样子夹起一片羊肉,在滚烫的汤中涮了涮。
鲜红的肉片转眼变成白色,蘸上调料送入口中,顿时鲜香西溢,辣中带麻的滋味让他眼前一亮。
“不错!这辣椒真是好东西。”
崔昀也忍不住赞叹,“这吃法既暖和又有趣,肉片鲜嫩不腻,汤底醇厚开胃。”
萧泽璟锦衣玉食长大,也对这火锅赞不绝口。
江寂和段清珩看林言溪喜欢吃牛肉,默默替她涮了不少。
林言溪:“你们快吃,我自己来。”
说完替两人涮了羊肉,江寂嘴角弯起,很是得意。
林言溪吃着吃着想起土豆,土豆也适合涮火锅啊!
“阿璟,之前你拿走的土豆种得怎么样,土豆涮火锅也很好吃。”
“照料的人说长势不错,再过一月便可收获了。”
贺兰循如今三日去一次京郊的庄子,对土豆十分有信心。
“溪儿,你看....这火炕的图纸...我想让学会的几个士兵送图纸回燕北,早点砌炕。”
林言溪示意崔昀给他,“这炕若是能在寻常人家推广开也是好事一桩。”
萧泽璟放下筷子:“我们溪儿真是大方,这样的东西说送就送。我替大晋的百姓谢谢你,推广的事我来想法子。”
林言溪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低头夹了一块羊肉:“不过是举手之劳,能帮到大家就好。”
席上一片其乐融融,李福在花厅门口犹豫一会,才进去禀报。
“殿下,闻太傅在前厅求见?”
萧泽璟手一顿,眼底满是戏谑:“他来得倒是快,让他等着,本王现在没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