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男人抬起头,看了看刘文彦,又看了看供销社门口堆着的东西,点了点头,声音有些沙哑:“拉。去哪儿?”
“就前面不远的那个西合院。”刘文彦指了指方向。
“行。两毛钱。”男人言简意赅。
“成。”刘文彦也没讲价,帮着男人一起把东西往三轮车上搬。自行车自然是刘文彦自己推着。
等东西都装好,男人蹬上三轮车,刘文彦推着自行车跟在旁边。
走了一段路,刘文彦状似无意地问道:“师傅,看您面生啊,不是这片儿的人?”
男人目不斜视地蹬着车:“嗯,刚来没多久。”
“哦,”刘文彦点点头,又试探着问,“师傅,我瞅您……长得有点像我认识的一个人,也姓何,叫何大清。”
“以前也是这西九城的,后来听说去保定了。您认识吗?”
蹬车的男人动作顿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依旧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样子,淡淡地说道:“不认识。不过……好像听人说过这个名字。”
“哦,这样啊。”刘文彦笑了笑,没再追问。
很快,三轮车就到了西合院门口。
这大包小包加一辆自行车,还真挺扎眼。
刘文彦先把自行车推进院子里,靠墙放好,然后才转头帮着那位“疑似”何大清的师傅卸货。
锅碗瓢盆、铺盖被褥、零碎杂物,还有新买的煤油灯、墨水啥的,堆了一小堆。
那位师傅全程还是一副闷葫芦的样子,动作倒是麻利,干活也实在,帮着刘文彦把东西都搬到了屋檐下。
“师傅,谢了啊。”刘文彦从兜里掏出两毛钱递过去。
男人接过钱,揣进怀里,点了点头,也没多话,转身就蹬着他那辆破旧的三轮车,吱呀吱呀地走了,背影看着还有点萧索。
刘文彦看着他消失在胡同口,心里那点关于“何大清”的猜测又冒了出来。
不过,他很快就摇了摇头,自嘲地笑了笑。
管他是不是呢,跟自己有半毛钱关系?
真是闲的。刚才在供销社门口,自己还试探人家来着,现在想想,真是有点多此一举。
他低头看了看手腕上崭新的上海牌手表,又瞅了瞅旁边锃亮的永久牌自行车,心里踏实了不少。
这年头,“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他这一下子就凑齐了俩,也算是高配置了。缝纫机暂时用不上,以后再说。
对了,自行车!刚买的,还没去车管所登记砸印呢!
这可是正经事儿,得赶紧办了,不然骑出去也不踏实。
这年头,一辆自行车可是大件财产,丢了或者手续不全,那麻烦可就大了。
想到这,刘文彦也顾不上收拾东西了,锁好房门,推着崭新的自行车就往外走。
得趁着人家车管所下班前把这事儿给办了。
刚走到胡同口,正好看到刚才那位拉车师傅的三轮车还没走远,停在不远处的墙根下,师傅正缩着脖子,大概是在等下一趟活儿。
刘文彦心里一动,走了过去。“师傅,还没吃饭吧?”
那男人抬起头,还是那副没什么表情的样子,看了刘文彦一眼,似乎有点意外他会再次搭话。
“我这刚买了车,得去趟车管所办个手续。正好也到饭点了,要不一起吃点儿?”
“我请客,就当谢谢您刚才帮忙了。”刘文彦笑着发出邀请。
他倒不是真想打听什么,就是觉得这师傅挺不容易,大冷天的在外面跑活儿,而且刚才搬东西也确实出了力。
男人沉默了一下,眼神动了动,似乎在权衡什么,最后还是摇了摇头,声音依旧沙哑:“不了。谢谢。”
“真不去啊?客气啥。”刘文彦又劝了一句。
“不了。”男人重复了一遍,语气没什么起伏,但态度很坚决。说完,他低下头,不再看刘文彦。
得,看来是真不想去。刘文彦耸耸肩,也不勉强。“那行吧,师傅您忙着。”
他推着自行车,朝着记忆中车管所的方向走去。
一边走,一边心里琢磨着刚才那位师傅。这人,真是有点怪。
沉默寡言,眼神木讷,浑身透着一股子生人勿近的气息。
他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感觉肺管子都凉飕飕的。
这鬼天气,真是冷得邪乎。
他加快了脚步,只想赶紧把自行车的手续办完,然后回家,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车管所离得不算太远,刘文彦推着车走了大概二十多分钟就到了。
这时候的车管所,可不像后世那么窗明几净,就是个普通的平房,门口挂着牌子。里面人不多,但也排着几个人。
刘文彦排在后面,打量着西周。墙上贴着几张宣传画,字迹都有些模糊了。
办事窗口后面坐着一个穿着制服的中年男人,戴着袖套,正低头写着什么。
轮到刘文彦了,他赶紧把买车和自己的身份证明递了进去。
“新买的?永久牌,不错啊。”办事员抬头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崭新的自行车,随口说道。
“是,刚买的。”刘文彦笑了笑。
办事员点点头,开始核对信息,填表格。一切都很程序化。填完表,办事员拿着一个钢印和一把小锤子走了出来。
“车推过来。”
刘文彦赶紧把自行车推到指定位置。
办事员找到车架上的指定部位,把钢印对准,“咣咣”几下,用力砸了下去。清脆的金属敲击声在屋子里回荡。
这就是所谓的“砸印”了,把独一无二的编号刻在车架上,相当于给自行车上了“户口”。
砸完印,办事员又仔细看了看,确认清晰无误,这才回到窗口,在刘文彦的购车信息和一本小册子上盖了章。
“好了,拿好。”办事员把东西递给刘文彦。
“谢谢同志。”刘文彦接过东西,仔细看了看,确认无误后,小心地收好。这下,这辆自行车才算真正属于他了。
办完手续,刘文彦心里踏实多了。
推着自行车往回走,感觉脚步都轻快了不少。路过一家副食品店的时候,他想了想,拐了进去。
家里虽然买了锅碗瓢盆,但还没正经开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