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东海,乍暖还寒。买房、结婚、聘金、家长的压力如潮水般环绕,苏瑾的工作压力也接连袭来。这一天,她刚加完班,手机就收到了妈妈转发的一则信息:“周日上午××酒店有企业高层子弟青年联谊会,老同学家的闺女、表姐都去,你也去开开眼界,权当自信社交。”
苏瑾本能抗拒:“我有对象,不需要相亲。”
苏母却说:“不是让你分手,是去看看世面,别死守一棵树。没见几个‘优质资源’,自己压力更大也没底气。”更有亲戚旁敲侧击:“高端圈子里看看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
她拗不过母亲,被半推半拉地拉去了会场。早晨,苏母强行把她打扮得庄重大方,穿上从未穿过的真丝衬衣、绸缎半裙,还配了双小高跟。镜子里的自己仿佛回到了相亲角,不是苏瑾,而是社会期待下的“某某家有为单身女青年”。
会场设在五星级酒店大宴厅,入门就看到洁白桌布、西层蛋糕、正装男女各自分座。长桌上名字牌堆成一排,有律师、医生、公务员、企业高管子女,名校毕业证、年薪福利……气氛精英化到近乎夸张。
一轮自我介绍之后,男方代表用得最多的词是“创业,只做头部市场”“有房有车、自己经营资产”。女方自信与温婉兼有,有的坦然说“家庭背景可以互补”,有的主动挑起话题谈“婚姻怎么买学区房”、“共同投资要签协议”。
苏瑾强撑着端坐,实在不习惯这样赤裸裸的“目标对价”场。身边的男生三句话不离“我的项目回报”“家在哪里”“你家条件、父母做什么”。有个男方首接问:“你和男朋友发展如何?需要结婚时能给到多少支持?”
更有一位坐在东海企业上市大佬身后的青年,认出苏瑾曾是自己高中校友,含笑打趣:“你这样条件好的女孩,何必苦守清北男友?东海江景房随时买,两家资源合得来门妥妥的。”
苏瑾礼貌应付,她发觉自己在这个“高配集市”里格格不入:她珍惜的那些共苦、抗压、夜里的温柔、一起熬过租房难关的青春,在这里统统失了分量。一场饭吃到一半,她借口要去洗手间,躲进阳台深呼吸。
外面阳光洒进来,酒店外是东海摩天大楼、远远可见宁静的江景。她低头抚平裙角,忽然清醒过来:“走到今天,不是为了嫁更好的人,或者追赶更高圈层,我只想过踏实的小日子。”
她毅然走回会场,对组织者说自己有急事要离场。离开时,有几个“相亲成功”的女孩正欢快交换联系方式,有人毕恭毕敬递上家人名片,也有人悄悄问她想不想参加下次更高端的分享。
苏瑾坐地铁返回,望着车窗里倒映的自己,忽然觉得肩膀不再那么沉重。她第一时间微信林泽:“我今天去参加了一场所谓高端相亲,谈笑间都是家世和证书、投资和买房,没一刻让我觉得有你在身边的安心和真实。我不需要一份交易,我只想和你好好在一起。”
林泽回:“我一首在等你的答案。谁都可以给你锦衣玉食,有我在才是真实。”
那晚,回到合租屋,苏瑾脱下名牌外套,换上最熟悉的毛衣长裤,在厨房和林泽做一顿最简单的饭。租房、打工、两人世界,不奢华,却再也没有空虚。她在新买的笔记本写下:
“拥抱过高端精英,才更珍惜平凡生活里被看见的温柔。幸好,我从没放弃为自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