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凉,买房成了一场持久的心理战。林泽和苏瑾,在东海楼市里逐渐修炼出“算盘精”的本事:一个周末看六套房,一周和三家中介磨嘴皮子,翻烂了市价走势、开发商论坛和各类网红买房避坑帖。现实却愈发沉重——只要兜里没有几十万“富余”,说话的底气就难免单薄。
这天早上,林泽早早出了门,在中介刘叔的带领下首奔最新一处“价格可谈”的二手房。房主老李斤斤计较,挂价高于市场价一成,却又一脸“急售”模样。屋里不大,采光不错,家具却破旧,厨房渗着油污,小区外景普通,只因“学区”三个字被炒成金。
刘叔不断在客厅与卧室穿梭,活像法庭辩护律师,两头“打圆场”。“小林啊,阿姨,这房虽旧但升值空间大,地段稳,有地铁环线,未来高不可测。” 林泽把做足功课的底价摊了出来:“李叔,我们是结婚自住,首付己掏空全家积蓄,不是真的转手炒房。要是能便宜八万,咬牙签约。”
老李锱铢必较:“小伙子,不是我坐地起价,房价多少年都是看地段。我家孙子上学都靠这套房入学名额,降八万不可能,大不了多等两个月。”
苏瑾在一旁大胆补刀:“李叔,家里亲戚合伙借钱才到线,现在行情冷,真爱买家肯踏实住比那些短炒的靠谱。再说小区环境也一般,厨房旧成这样,将来还要自掏腰包装修,你算算也该给点空间。”
拉锯持续了一个小时,双方寸土必争:老李坚持砍价不动如山,一度叫起了自己的远房亲戚电话加价作“托”,苏瑾低头偷偷白了林泽一眼,心知这一招在买房圈子早不新鲜。林泽保持冷静,主动起身假装要走,暗示条件不松绝不签。
刘叔来回斡旋,努力推销双方妥协。此时,外头一对年轻夫妻来看房,“哇,和我们预算正好对上。”林泽感到被激将,一时血气上头,却强忍冲动——没有房,就没有底气超预算。“苏瑾,我们再等一等,别冲动。”
回到合租屋,林泽低沉:“每一次讨价还价都像在现实前裸奔。没房、没爹妈撑腰、资金有限,一句话就被定了价码。”苏瑾靠着他,轻声:“我们拼的不是侃价的嘴皮子,是有没有足够‘硬的心’拒绝被看轻的生活。”
当晚,林泽和母亲视频,把行情和压力一五一十报了家底。母亲鼻音重重:“我和你爸攒了大半辈子就为你站稳脚。咱们实在砍不下就再租几年,别为了有房把命也压进去。学区、保值、人脉,这些都是浮云。”
吃夜宵时,阿琛和陈妍一同调侃:“买不起就先别买,租到天荒地老也过得下去。谁不是搬了七八次家才明白什么叫安身立命?”
林泽却有自己的坚持:“但房子是一种归属,我不想让你以后在朋友圈永远不敢发买房照,也不想你结婚那天还在半夜挪箱子。”
夜深,苏瑾拉着他坐在客厅,有点哽咽又带着一分倔强:“没房我们也能幸福。但我们会继续讨价还价,首到买到生活愿意给我们的最好。”
两人静静相拥,明知后路很远,还是不肯放弃。城市将人生现价拍出,但爱情和坚定让他们一次次拒绝被现实标价、被人看轻的命运。他们明白:没有底气,就用耐心支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