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东海,夜幕下的港口别有一番寂静。过了春节假期,城市恢复巨兽般的喧嚣,唯有临江沿海的跑道依旧被夜色和海风包裹得静谧。苏瑾收到实习通知的那天,林泽特意提议:“今晚咱们去港口夜跑吧?换换脑子,也给即将新一年的自己开个头。”
苏瑾起初有些迟疑。自从长大,她很少夜跑。大学时的夜跑总有安全区、有社团队友,而在东海这样的大城市里,黑夜下的沿江风常常让她想起那些陌生與不安。不过,在林泽灿烂的笑容里,她终于松口:“有你陪着,哪儿都不怕。”
夜色中,两人身着简单的运动服,合租屋小区一路跑到江边,港口己经灯火通明。离岸的货轮像黑夜中沉默的巨兽,港灯把水面照得波光粼粼。偶有运货工人低声交谈,也有情侣牵手、卖烤红薯的小贩吆喝着“再来一串嘛”,人间烟火气息与都市异乡人的孤独交杂其间。
刚开始跑步时,海风凌厉,相对无言。苏瑾有些气喘,林泽故意减速陪着,偶尔侧头看她:“你累不累?咱们慢点也没事。”港口边,有一处旧铁桥正维修,路面坑洼,但林泽拉着她的手,一步步避开,护着她跑过坑洼。
呼吸逐渐拉长,那些工作、家人的压力、对于未来的迷惘,都像被冷风卷走、海浪洗淡。苏瑾渐渐放松下来,每一步都踩得真实而轻盈。
“其实,有时候特别怕蠢蠢欲动的理想变成日复一日的通勤与打卡。”苏瑾喘息间低声,“也怕自己哪天只有丧气和鸡汤了。”
林泽大口喘气,却没停下步,“但现在有我们彼此呢,还有港口,大江大海,谁规定要快到哪里?”
绕港桥一圈,两人坐在堤岸石阶,一边喝着便携水瓶,一边望着夜色下万家灯火和偶尔路过的货船。他们谈大学、谈第一次来东海的激动,聊“做题家”的自卑与骄傲、聊一路跌跌撞撞的成长,甚至聊“十年后如果漂在同一座城算不算胜利”。
灯影斑驳映在他们的脸上。林泽突然认真问:“你会不会后悔这几年一首陪我一起卷,一起‘夜跑’?”
苏瑾愣住,笑着摇头:“不后悔啊。不管结果如何,这段并肩夜跑、相互打气的时光,是我城市记忆里最勇敢的高光。”她补充道:“以后我们还能跑很多次,每一次风大路滑,都有人一起护着。”
林泽郑重道:“以后无论去哪里,都咱俩一起。”
港口夜晚人来人往、海风呼啸,有些灯火明灭不定。但此刻两人靠在堤岸,彼此共温夜色、共审理想、共许新愿,城市的复杂都不再可怕。
回到合租屋,林泽在日记里写道:“人生哪有什么首线狂奔,每一步都有坎坷、有守望。只要有人一起夜跑,那光就不会熄灭。”
而苏瑾的脚步落在夜色里,踏实、笃定,心潮起伏却异常平静——她知道,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今晚这次港口夜跑都会成为青春记忆里不可替代的珍贵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