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初秋,林泽的求职依然没有着落,家教的收入刚够填补房租和伙食。他像往常一样,在市中心科技园区附近“扫楼”投简历,每一家写字楼都充满了自信满满的青年人,每一部电梯都汇聚着草根与精英的梦想与压力。
这天傍晚,他原本因发错简历、错过两场面试而心情沮丧,独自站在地铁口发呆。就在此时,一辆银色轿车疾驶而过,后排玻璃摇下,探出一个熟悉又久违的笑脸——那是大学同学程煜。
“林泽?这不是你吗!”
程煜跳下车,穿着剪裁考究的西装,眼镜下目光里还带着点大学时代的调侃。
两人寒暄着进了附近的咖啡厅。程煜一边点美式咖啡一边低头刷手机,顺手问:“你投哪个方向呢?互联网还是投行?现在东海的风口又挪了两回,我上个月刚被带队拉去新项目,投了点股,现在正忙着和外资谈方案。”
林泽本想开玩笑打趣,却被那一串流利的行话和“投股”“外资”等关键词小小震住。他小心地笑着,不动声色地聊求职糗事,却总感觉自己的经历在对方面前越说越“缩水”。
程煜道:“其实现在市场不好,但只要有平台、有资源,就有转机。我爸给我对接了几个顾问,这边生态很熟,我新房也交房了,刚搬到外滩边,等改天请你喝酒。对了,你上次不是说想做硬件研发?我们那边正好一个岗位没定下来,你可以把简历发我邮箱,帮你说两句。”
林泽手心一热,“真的?”
程煜笑:“兄弟,这年头,名校背景是敲门砖,但后面全都靠圈子和起跑线。你别跟风卷,技术行有技术路,缺的不是能力,是机会和靠山。”
林泽答应着,内心却复杂无比。程煜的父亲从政,母亲管理大型地产公司,自己出国读过书,回国后首接进了上升中的独角兽企业。有代际积累的人,天花板像用力推一推就能再上一层。而他……想到上一轮群面时站在门外被冷落的窘迫,一时心酸无比。
喝到一半,程煜接了个会议电话,扔下几张单子,潇洒离开前还拍着林泽肩膀:“以后有什么事首接找我,别客气。”
剩下林泽,下意识摸了摸自己补的工装外套。推开咖啡馆大门,东海华灯己亮,街道摩肩接踵,他却觉得自己仿佛变得渺小。
回合租屋路上,他越走越快,不知是倔强还是焦虑。“这世界总是有不同赛道”,他叹息,却又咬牙在地铁里给程煜发去一份精心准备的新简历。
晚上他给阿琛和苏瑾说起此事,阿琛大笑:“哥,咱无背景照样能活!”苏瑾则轻声安慰:“不要让别人的起点动摇了你的方向。你能做到的,是坚持走自己的路。”
深夜,林泽敲着代码,内心并非妒忌程煜那样的“精英模板”,反而升起了新的不服气。
起点有不同,但每个人总有属于自己唯一的机会。哪怕慢一点,也要努力奔跑。
他在日志里写道:“有人生来就站在更高处,那我就走得更扎实,每一步都是自己的。命运不会等人,但我希望未来有人提起我,也能感慨‘靠自己走出来,才是最体面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