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的东海,夜风卷起第一波降温。林泽拖着笔记本回到合租屋,发现屋里静悄悄。苏瑾伏案做新媒体素材,阿琛还没送完外卖,陈妍在客厅练习面试演讲。林泽刚准备研究房贷新政,收到老家来的电话,是母亲。
“儿啊,你前一阵不是说首付还差最后一块?”
林母嗓音带着老家口音和独有的柔韧,“咱老宅这回真的卖出去了。你爸走了也西年了,这老宅子也空着。我把钱都结了,再加上这些年一分一毛的存款,汇到你账户了。”
“再没什么拿不出去的,就剩点旧家具,我留着自己安享晚年就够。你和小苏在东海别再愁首付,一家人只要能安家乐业,妈才心安无 regrets。”
林母话说到最后声音哽咽,“你爸一辈子苦,最大的希望就是你能有个自己的家,不再流转。妈舍不得老宅,可舍得你。”
电话静了一会。林泽半晌没出声,握着电话的手止不住颤抖。他想起小时候在小院奔跑、围裙妈妈自豪地晒玉米、父亲夜里缝补的烟草味和灯下的叮嘱,一切都变作这一刻的泪点。
他哑声说:“妈,这钱……老家以后还要不要,您不后悔?”
林母那头干脆:“妈的后半辈子,就是指望你过得好。咱家就你最金贵,这点旧房再留也是荒着。不如换成你们的新起点!”
电话挂了,屋里苏瑾见他神情异样,赶紧放下手机,林泽一头扎进沙发,半天说不出话。最后只挤出一句:“妈把家底都堵上给咱首付了。”
得知消息那晚,合租屋气氛变得前所未有温暖。阿琛精心炒了两个菜,陈妍自掏腰包买了最贵的杂粮面包,苏瑾煮汤、洗水果:“这顿饭要敬林妈。”
夜里,众人在餐桌上纷纷发表人生感言。阿琛拍着林泽的背:“兄弟,这份首付比什么都值钱。家人在背后顶着碰撞牺牲让你向前,这才是真的底气。”
但欢庆过后,是新一重的沉重。林泽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他明白这一笔首付背后,不仅仅是老宅变现的数字,更是母亲万千辗转的托付,是对己逝父亲的承诺,也是家族最深处根的断裂与成长。他感到肩上更重了:未来的房贷、赡养、所有的日子,都将与这个“优先支持”一同前行。
第二天一早,林泽请假去银行,把母亲汇来的全部存款用于首付。他特意带着父亲留下的蓝色工作证、母亲寄来的家乡特产,到房产中介签署购房合同。签字时手有些微微颤抖,但他无比清楚:这一刻,他用母亲的青春和自己十年的奋斗换来了“东海有家人”那句曾经缥缈的承诺。
苏瑾在他身旁静静守着,见他签完后终于笑了:“家有家风,我们以后也有自己的底气了。”
买房那晚,两人为了“拥有新房的第一顿饭”特意炖了红烧肉、煮了蛋花汤。饭桌上,两人举杯相视,心底都存着“终于安家的坚毅和温情。”
临睡前,林泽发了微信给母亲,“妈,房子签下来了,爸的愿望实现了。您以后别操心,等我们一切安稳了就接您来住新屋。”
林母回了三句话:
“你有家了,妈就放心。”
“爸会保佑你们。”
“日子慢慢来,好好爱小苏。”
那夜,林泽又一次梦见了儿时的院子,父亲在后门口抽烟,母亲在菜地洗衣。他突然明白:家乡的房子没了,可家早己经在远处的城市里扎下新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