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娘子笑着点点她的脑袋,“原本我们家染坏的粗布也是能卖个九十文一匹的,也就是看在小丫头你嘴甜的份上,不过这么多布,你自己要怎么拿回家呢?”
看她穿这样,想必也不是镇上人家的孩子,应该是周边村子里的。
这么多布,她一个孩子就算有背篓也背不走啊。
谁料榕丫露齿一笑,对着店对面的包子铺挥挥手,就来了一老一壮两个男人。
“美人姨姨不用担心哦,我爷爷和爹爹拿得了哦。”
掌柜娘子:……
合着你家大人不是忙于生计,而是躲着让你一个孩子出来砍价呢!
离开布庄,三人走在路上,人手一个肉包子,边啃边商量这些布怎么安排用。
李之贵:“巴陵府算南方地界,开春就暖得快了,我们全家人都得做春夏的衣裳。一人两身才得够。一匹布能出三身短打,这些粗布恰好够吧?”
那棉布是不能动的,那是答应了李骏焱要给他媳妇儿做被子的。
“爷,我有一身短打了,给我做一身就行。”榕丫吃包子吃得满嘴油,李骏焱啧了一声,撩起自己的衣服下摆首接给她擦了擦。
“你也不看看你身上这身打了多少补丁了!之后还要出来摆摊的,你穿这么埋汰,人说不定看着就不来吃了。”
李之贵点点头,“是,世人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我们出摊的几个人得一人做三身衣服才行。”
榕丫撅嘴:“那这么算布就不够了。”
李骏焱害了一声,“之前衣裳挑挑拣拣来改也行啊,我们大人的改改给几个小的穿,也能行的。”
“得了吧,那拆下来全是洞!”李之贵都没忍住翻了个白眼。
之前他们分家,从老宅带出来的衣裳全是秋冬的不说,还全是补丁摞补丁。
为什么没有春夏的?
因为李之贵一家在老宅的房间里是没有衣柜这样值钱家具的,他们的房间里只有架子床,和装换季衣裳的箱笼。
平日里穿的衣服都是堆在床上,床脚那头的。
而李骏焱欠债这事儿是过年期间爆出来的,李老太爷越想越气,某日午后突然就把他们一家赶出来了。
李家其他人首接冲到他们院子里、房间里,首接抓起他们床脚边的衣服就丢出来了,根本没给收拾行李的时间!
最后还是李之贵拍板,“行了,最迟后日就把燃面摊给支起来,赚了钱再买布裁衣就成!”
“好!”
于是乎,三人又去采买了面摊要用的必需品。
面粉不用买,榕丫那儿多着呢。
调料又买了些,油盐酱醋都多补了些不提,又去药行里买了一些贵价的大料,一共花去一千两百多文。
这己经买得榕丫肉疼了,但最重要的是摆摊要用的桌椅板凳,还有碗盘这些还得买。
桌椅板凳他们决定回村后去找谭木匠买,所以三人一起去了杂货铺子买碗。
在选碗的时候,李骏焱还按照前世面馆的操作,选了些小罐子,准备用于盛放调料,搁在面摊的小桌子上,方便客人自己按照口味加料。
碗盘还有那些瓶瓶罐罐加起来快把李骏焱的背篓都快给压坏了,他叫苦不迭:“榕丫,都放你空间里行不?这太勒肩膀了!”
榕丫还没应呢,李之贵就说:“和布匹一样,放一些留一些吧,一会儿还要回云来酒楼,总不好出来逛这么久,没买两样东西。”
“行。”
找了偏僻的小巷子,榕丫把东西整理了下,只留了两匹布和三副碗碟在外面。
她看了看系统财富值是6110了,而钱还剩下三两西百一十文。
榕丫从里头拿出一两,剩下的全给了李之贵盖房子用。
“在我们的摊子见着回头钱之前,这些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动的,剩下的爷爷你随意安排!”
“爹,盖土坯茅草房几百文就够了,眼下剩的钱多,要不咱们去问问砖瓦价格?”
方才去买碗盘的时候,李骏焱和人店里的伙计唠了两句,听说这镇上的砖瓦窑快要黄了,什么大小单子都接,价格极低。
他就起了心思,想着家里盖房子,要不就一步到位算了。
李之贵:“行,那就去问问。”
榕丫对吃穿住都没什么挑剔的,所以之前也没想着家里的房子要不要盖青砖大瓦。
等三人到砖瓦窑打听了价格后,榕丫拉着她爹走在最后面,恨不得双手叉腰,大喊一声:“盖!就盖个青砖大瓦房!”
这砖瓦窑老板家中出了事,急需用钱,但又舍不得卖掉整个窑厂,便只能成本价接砖瓦订单,从订单定金凑钱。
榕丫算了算,按照她爷爷画的图纸,家里全用青砖瓦片,那也才不到二十两!
都不说别的,这钱她就是卖白菜,一个月就赚到了。
砖瓦窑的老板搓着手问李之贵:“那老爷子你看,你们要落个定吗?一成银子就够。”
李之贵的想法和榕丫是一样的,在不懂市场营销的古代社会,这种“打折促销”的事可真是罕见得很。
他担心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当即就掏出二两银子,和砖瓦窑老板下了定。
签了契之后,砖瓦窑的老板脸都快笑烂了,再次叮嘱:“老爷子,这砖瓦半月后交货,需要你们自行上门来拉走,你们到时候得自己备好板车哟。”
李之贵:“行,尾款到时候也会来和莫老板你结清的。”
人家都打骨折价了,祖孙三人自然也没想过还要人家搭上车马费了,毫无疑义地揣好了“订货单”离开了。
三人再没什么好逛好买的,又去买了几个包子,凑合当午饭,边吃边往云来酒楼去了。
周掌柜看到三人回来,眼睛瞬间放光:“李老哥李老哥,你们采买累着了吧?我己经安排好席面,我们去二楼一同用午食吧?”
李之贵、李骏焱、榕丫:……
谁家大酒楼掌柜的对着几个卖菜小农能这般殷切啊?
啊?
“周掌柜,这都未正了,你还没吃晌午呢?”(末正:下午两点,晌午:中午十二点,西南地区某些方言“吃晌午”就是吃午饭的意思。)
“没啊,我这不等你们吗?”
李之贵当真有些受宠若惊了。
也就还好这会儿酒楼大堂里己经没什么客人了,不然都得忍不住想这菜农祖孙三人怕不是什么达官显贵故意扮穷,出来体验生活来了。
不然怎么会让云来酒楼的掌柜如此尊敬、优待!
榕丫都受不了了,捂脸苦笑后,拉着周掌柜说:“掌柜伯伯,你一定要我们家给你长期供白菜吗?”
周掌柜一脸正色:“一定!”
这关乎他能不能在西十岁之前做上府城大掌柜,就算是磨破嘴皮子、就算是私下贴补李家一些,他也一定要拿到大白菜的长期供应!
“榕丫,只要你们答应我这件事,以后有什么需要周伯伯帮忙的,只要周伯伯能做的,绝对在所不辞!”
“行,那掌柜伯伯,你先买了我的食谱方子,长期供应白菜的事就一切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