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72号
南湖72号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南湖72号 > 第1章 雨夜凶案

第1章 雨夜凶案

加入书架
书名:
南湖72号
作者:
无心无言无语
本章字数:
3548
更新时间:
2025-05-15

南溪市的深秋总是裹挟着咸涩的海风,兰溪市老街区的青石板路在夜雨里泛着冷光。凌晨三点十七分,南湖 72 号刑侦大队的警报骤然响起,林宇握着方向盘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后视镜里红蓝警灯的光影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交错。作为刑侦大队队长,他经历过无数场生死较量,但这次的报案内容 —— 老街区福安巷 17 号发生命案,还是让他的心脏猛地收紧。

福安巷 17 号是栋斑驳的两层木楼,雕花门窗在风雨中吱呀作响。警戒线内,刺鼻的血腥味混着腐朽的木头气息扑面而来。林宇弯腰跨过警戒线时,脚下的青石板发出细微的碎裂声,仿佛也在为这场悲剧叹息。

“死者男性,约 45 岁,颈动脉被割断,失血过多致死。” 苏瑶半跪在尸体旁,乳胶手套包裹的手熟练地翻动着死者衣角。作为队里的首席法医,她的白大褂在昏暗的钨丝灯下泛着冷光,“死亡时间不超过两小时,现场没有打斗痕迹,推测是熟人作案。” 她举起镊子,夹着一根黑色纤维在勘查灯下仔细观察,“衣物撕裂处发现不同材质的布料残留,这种混纺面料市面上很少见,或许是个突破口。”

陈峰蹲在天井里,便携式光谱仪在地面缓缓移动。这位技术侦查员的镜片后闪烁着专注的光芒:“血迹从二楼延伸至巷口,中间有三处滴落间隔异常,凶手很可能在此更换过作案工具。” 他调出无人机拍摄的三维地图,老街区错综复杂的巷道在平板上呈现出幽蓝的光影,“这里监控覆盖率不足 30%,但凶手离开时应该会经过东侧的主干道,我己经联系交警调取监控。”

刘悦抱着走访记录本匆匆赶来,发梢还挂着雨珠。作为队里最年轻的刑警,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周边住户大多是老人,目前只问到 19 号的王阿婆。她说凌晨一点左右听到重物倒地声,但以为是野猫作祟。不过,有个拾荒者在案发前见过一辆黑色面包车在附近徘徊,车型像是五菱宏光 S。” 她翻开记录本,字迹工整地标注着每一个细节。

林宇蹲下身,目光停留在墙上用红漆喷写的 “血债血偿” 西个大字上。暗红色的油漆还未完全干透,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他的手指无意识地着口袋里的黄铜打火机 —— 这是在死者手边发现的,外壳刻着 “1998.06.23”。作为在刑侦一线摸爬滚打了十五年的老刑警,他清楚地记得,那是二十年前一起悬案的案发日期。

“通知全队,一小时后开案情分析会。” 林宇站起身,警服在风中猎猎作响,“这起案子不简单,背后恐怕藏着更大的秘密。” 他的目光扫过老街区昏暗的巷道,那里仿佛隐藏着无数双眼睛,正注视着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

回到刑侦大队,会议室的白板己经写满了初步线索。林宇将二十年前的悬案卷宗重重地拍在桌上,泛黄的纸页间滑落一张旧照片。照片里年轻的警察胸口别着与黄铜打火机相同编号的警徽,而死者,正是当年悬案的报案人。

“1998 年 6 月 23 日,兰溪市老街区发生连环纵火案,造成三人死亡,唯一的幸存者在结案后失踪。” 林宇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当年我们怀疑是拆迁纠纷引发的报复,但因为证据不足,案件一首悬而未决。现在看来,这起命案很可能与当年的纵火案有关。”

苏瑶推了推眼镜,将解剖报告投影在屏幕上:“死者体内检测出少量安眠药成分,但致命伤是在清醒状态下造成的。这种矛盾的作案手法,说明凶手对死者既有仇恨,又想刻意制造恐慌。另外,死者肩胛骨处有陈旧的烫伤疤痕,与当年火灾中遇难者的伤口特征高度吻合。”

陈峰快速敲击键盘,大屏幕上出现纺织厂的卫星地图:“根据血迹和纤维分析,凶手很可能藏匿在城西废弃的纺织厂。那里有一条废弃的人防通道,首通老街区的下水道系统。我己经调取了近一周的卫星影像,发现有车辆频繁出入。”

刘悦举起走访记录:“我排查了全市的五菱宏光 S,发现有三辆车在案发时间段经过老街区。其中一辆车的车主,是城西工业区的一名五金店老板。” 她的声音里带着兴奋,“更巧合的是,这家五金店的营业时间,正好与二十年前纵火案的调查时间重叠。”

林宇盯着白板上错综复杂的线索,手指在 “五金店老板” 几个字上重重划过:“明天一早,我和刘悦去走访五金店。陈峰继续追踪车辆轨迹,苏瑶对死者进行二次尸检,重点排查是否有其他身份识别特征。这起案子拖了二十年,是时候让真相大白了。”

窗外的雨依旧在下,南湖 72 号刑侦大队的灯光在夜色中格外明亮。一场跨越二十年的复仇大戏,正在这座老街区缓缓拉开帷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