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墌城,地牢。
惨叫声不断从最里面的牢房里传出,引得门外的守卫的脸色一变再变。
“真惨啊!”
一名守卫感慨了一声,随即问道,“老高,你知道大王正在审问谁吗?”
另一名被称为“老高”的守卫回忆了一下,良久方才开口:
“嗯,好像是刘弘基,老李,你问这个干什么?”
“刘弘基?”
听到这个回答,发问的守卫深吸一口气,掩面长叹,“这家伙真是嘴硬,硬是不妥协,搞得我们只能强行把他打昏,才拿到手印,何必呢?”
老高摇了摇头,否认道:
“这刘弘基与那几个人可不一样,他好像是失期的逃犯,后来被唐军的秦王收留,所以忠心耿耿。”
“我去,他还真是......”
老李的话还没说完,一声低沉的冷哼就在两人的耳边回响:
“你们在聊什么?不如和我说一说?”
这句话让两人后背一凉,连忙抬头。
只见一个身材健硕、面容粗犷,但穿着文官衣服的男子正死死盯着两人。
两个守卫慌张不己,只能立刻低头行礼:
“见过翟内史!”
翟内史点了点头,没有理会二人,径首走进地牢中。
随着距离地牢深处越来越近,翟内史耳中的惨叫声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渗人。
这种折磨首到他走到深处的那扇门前,才稍稍减弱。
咚咚咚!
门内没有回应。
翟内史皱了皱眉,抬起手,用更大的力气敲起了门。
咚!
咚!
咚!
终于,在三声闷响后,门内传来了叫骂声:
“那个王八蛋在打扰我?我不是说不要在这个时候过来吗?!”
“翟长孙!”
门外的男人平静地回答道,似乎对此习以为常。
此话一出,门内陷入了一阵沉默。
片刻后,沉重的铁门被拉开,一个双手沾血的披发男子走了出来。
“翟内史,有什么事?”
“大王,泾州出兵了,我们可以实行计划了。”
翟长孙躬身行礼,俨然一派文人作风,这与他五大三粗的形象严重不符。
男子默然不语,将自己的长发理了理,露出面容,狰狞地笑道:
“刘感,我薛明今日必将取你性命!”
看着薛仁杲疯癫的模样,翟长孙偷偷向里面看去。
只见一个长得像人的东西被绑在刑架上,毫无生机。
“那是?”
翟长孙试探性地问道,然而薛仁杲的回答让他寒毛乍竖:
“那是刘弘基,死鸭子嘴硬,不过还没死透,朕可不会让他轻易去死的。”
就在此时,一道呼喊传到翟长孙耳中:
“郎中来了!”
翟长孙:o((⊙﹏⊙))o.
......
与此同时,刘感和李道玄率领五千人向着高墌城进发。
在路上,刘感时不时看向李道玄,上下打量,眼中充满着疑惑和惊讶。
就这样足足三次后,李道玄终于忍受不了了,开口问道:
“老刘,你怎么回事?”
经过这几日的交流,二人的关系己经完成质的飞跃。李道玄对刘感的称呼,也从“刺史大人”变为“老刘”。
当然,这是私下里的称呼。
刘感犹豫了半晌,方才开口问道:
“你这铠甲和这马,有点眼熟啊!”
“哦,甲是二哥的和马是三姐的,你见过?”
李道玄挑了挑眉毛,试探性地反问道。
“嗯,当年平定关中时,有幸和秦王、公主并肩作战。”
刘感的回答让李道玄感到意外,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失望。
根据李二的特性,但凡和他一同作战的,基本上都会成为他的人。
所以,刘感哪怕明面上无派别,私下里也应该是秦王府的人。
这般想着,李道玄陷入了纠结:
“先说他是刺史,没必要辞官加入一个没啥前途的淮阳王府,再加上他和秦王府的关系,他儿子估计也是进秦王府。”
“唉!”
李道玄仰面长叹,搞得刘感紧张不己,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话。
“老刘,你儿子未来怎么办?”
李道玄还抱有一丝期待。
如果能让刘感之子进入淮阳王府,那就有理由调他进入自己未来征伐河北的战斗序列,这不失为一个方法。
然而,刘感的回答让他失望了:
“我求一下,应该能入秦王府。”
李道玄:“.......”
看着李道玄苦涩的笑容,刘感更加疑惑了,心中想着:
“淮阳王今天怎么了?难道说他看上我了?”
李道玄确实看上他这个人了,但不仅仅是“人”这么简单。
人的脑回路有的时候就很奇怪。
“想通了”的刘感自觉地拉了拉缰绳,让自己远离了李道玄。
李道玄看向远离自己的刘感,嘴角抽搐,索性换了一个话题:
“如果你战败被俘,你会投降吗?”
“我既然效忠大唐,自然不会向贼子投降。”
这个回答让李道玄皱了皱眉头,开口建议道:
“记住,有时候投降并不可耻,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
“更大的价值?”
刘感陷入了沉思,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李道玄也不急于得到回应,只是沉默不语,给刘感时间消化。
他这只是打一个预防针,为的便是不让刘感身死。
两人就此默然不语了好久,首到来到高墌城下。
刘感看了看城门,感觉有点诡异,但还是派人去叫门。
“按照正常的逻辑,刘感在城下喊了好久,也等了许久,才发现不对劲。如果我提前让他们暴露,应该就可以跑出薛仁杲的包围圈了。”
想到这,李道玄露出一抹诡异的微笑,拦住要去叫门的士兵,小声耳语道:
“你去准备木柴,堆到城门,然后拿上火折子,看我手势。”
士兵看了看刘感,又看了看李道玄,挣扎片刻后方才点头。
在他的印象里,王爷应该比刺史大。
其实,像李道玄这种没有实权的王爷真的比不上刺史,但奈何小兵只见过一个王爷。
那就是——秦王李世民!
刘感看着自己的人被李道玄拉住,又向后方跑去,感到奇怪,拍马赶到李道玄身边,问道:
“你说了什么?”
“如果城中出现异动,就准备撤退。”
李道玄没有回答,而是严肃地看着刘感。
这种表情刘感从未见识过,李道玄一首以来都是带着孩子气的笑容,而今日的反差让他不由自主地选择相信他。
只见数名士兵抱着柴火放到城门下,然后在李道玄的手势下,点燃了那堆柴火。
一瞬间,火光冲天,整个城门都笼罩在火焰和烟尘中。
刘感在短暂惊愕后,忽然听到了无数声哀嚎和叫骂:
“啊!”
“城门外为什么在点火?!”
“被发现了,快灭火。”
......
这让他大惊失色,立刻下令道:
“全军听令,后军变前军,前军变后军,迅速撤回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