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陷落的消息,以及叛军滥用火器屠戮百姓的惨状,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原本试图维持平静的山谷,激起了层层涟漪,也彻底打破了裴七内心的挣扎和犹豫。
他不再将自己关在工坊里对着废弃的零件发呆。他开始重新整理那些被他封存的、关于基础化学、物理和工程学的笔记。他的眼神,不再是迷茫和痛苦,而是重新恢复了那种属于科研人员特有的冷静、专注。
他没有立刻开始研究新的武器。但他开始有意识地将注意力,转向了防御和反制。
如何更有效地扑灭猛火油引发的大火?有没有可能制造出更轻便、更坚固的防护装备?如何利用烟雾或声光效果干扰敌人的进攻?如何提高现有武器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减少误伤?
这些更偏向“守护”而非“毁灭”的技术问题,开始占据他的大脑。他知道,一味地逃避和自我设限是无用的。面对己经失控的局面,掌握足以自保、足以保护身边之人、甚至足以“纠正”那些被滥用技术的“错误”的力量,才是更负责任的选择。
李长歌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裴七的变化。她看到他重新振作起来,虽然方向似乎与她期望的“复仇利器”有所不同,但她并未干涉。她知道,这个男人内心有着自己的坚持和底线。而且,她也相信他的智慧。或许,他选择的这条路,才是更长远、也更“正确”的道路?
她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现实的威胁之中。张顺等人带回来的情报越来越令人不安:范阳军主力正在向西逼近,似乎意图打通前往关中的通道;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愈发激烈,宦官势力得势,对郭子仪等边将的猜忌日益加深;而那个潜伏在暗处的陇西李员外,也开始蠢蠢欲动,似乎在暗中串联官府,准备对他们这群“外来户”下手。
“我们不能再待在这里了。”这天晚上,李长歌看着窗外漆黑的山峦,对正在灯下绘制着什么图纸的裴七说道,语气凝重,“此地……己非安全之所。”
裴七放下手中的炭笔,点了点头:“我明白。李员外不会善罢甘休,官府那边……恐怕也早己盯上我们了。更何况……”他想起了康拓关于吐蕃间谍的警告。
“你想好去哪里了吗?”李长歌问道。
裴七沉默了。去哪里?朔方不能去,长安不能回,江南路途遥远且未必安全……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桌案上那本被他翻阅了无数遍的《安西军械图谱》上。
安西……
那个遥远的、被遗忘的边疆。那个李嗣业将军言语中充满忧虑的地方。
“或许……”裴七缓缓开口,声音有些干涩,“我们可以……去安西看看?”
李长歌的身体微微一震!安西!那个曾经与北庭唇齿相依、袍泽情深的地方!那个……同样饱受异族侵扰、孤悬绝域的地方!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有对故土的怀念,有对袍泽的担忧,也有……对前路未知的疑虑。
“安西……”她低声重复着这个名字,似乎在权衡着其中的利弊和风险。
就在这时,院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以及张顺警惕的喝问声!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同时一紧!
这么晚了,会是谁?!
山雨,终究……还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