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屿家庭实验室·立夏
林暖的机械义肢悬停在离心机上方,试管里的淡紫色液体泛着奇异光泽。沈初阳的铅笔尖在草稿纸上戳出星点,第七版数学模型始终无法解释这个现象——他们用废弃桑葚提取的花青素,竟让污染水样中的重金属自行结晶。
"像蝴蝶翅膀的鳞粉!"林暖将结晶颗粒撒向阳光,七彩光斑在苏柠夏未完成的壁画上跃动。沈初阳突然抓住她手腕,显微镜里,纳米级晶体正在排列成斐波那契螺旋,"这是自组装!你记不记得上周观测站的数据异常?"
窗外闷雷滚过,两人同时冲向阁楼。三十台老式显像管显示器组成的数据墙闪烁绿光,那是他们用废品站零件组装的超级计算机。当沈初阳输入最新参数时,所有屏幕突然跳出相同的警告代码:EC-0715。
江城气象档案馆·暴雨前夜
樟脑丸的气息裹着发霉的档案袋,林暖的机械手指轻轻拂过1978年的气象记录。沈初阳的紫光灯照亮泛黄的卫星云图,台风雨带与此刻的雷达回波完美重合。"西十三年前的同日同刻,"他的喉结动了动,"'蝴蝶'台风过境时化工厂泄漏......"
老旧吊灯突然晃动,成捆的胶卷盒从铁架坠落。林暖扑倒沈初阳的瞬间,义肢的缓冲装置在地面擦出火花。散落的胶片显影出惊心动魄的画面:黑色烟柱与雨幕交织,穿着防护服的身影正在封存某个银色容器。
秘密基地4.0·防空洞深处
氖光灯管在潮湿的墙面投下诡谲光影,林暖将破译的胶卷投影在防水布上。沈初阳的3D打印机正在复刻那个神秘容器,ABS塑料在高温中扭曲成狰狞形状。当1978年的经纬度坐标输入系统时,全息地图突然标记出江心洲的红点——正是林暖家新买的生态农场。
"明天有雷暴。"沈初阳的指尖划过实时气象图,与西十三年前的台风路径重叠成双螺旋。林暖的义肢发出电量警报,她摸出偷藏的太阳能充电板,裂缝处渗出改良菌株培养液,在地面蚀刻出树叶状纹路。
江心洲生态农场·暴风雨前夕
林暖的草帽被江风卷走,沈初阳的白衬衫鼓成风帆。两人跪在松软的改良土壤中,盖革计数器在暴雨将至的闷热里疯狂鸣叫。当金属探测仪触到地下三米处的异物时,天空劈下第一道闪电。
"别碰!"沈初阳的警告迟了半秒。林暖的机械手指己掀开锈蚀的舱盖,银色容器内的黑色晶体正在苏醒。西十三年封存的放射性尘埃乘着飓风盘旋上升,在探照灯下化作死亡蝶群。
紧急救援·末日时刻
林青屿的轮椅碾过泥泞,无人机群在雷暴中织成防护网。苏柠夏的防护面罩起雾前,瞥见女儿正用身体护住检测仪。沈初阳撕开防护服冲进辐射区,怀里的铅盒装着他们连夜培育的噬核菌株。
"EC-0715是坐标代码!"林暖在通讯器里嘶喊,暴雨冲刷着机械义肢的电路板。沈初阳的数学模型在平板上闪烁红光,噬核菌的增殖速度正在追赶辐射扩散。当两人将菌株注入容器的瞬间,江涛吞没了所有声响。
病房观察室·七日之后
单向玻璃映出两个裹着防护服的小粽子,林暖的机械义肢缠满传感器导线。沈初阳在隔离舱内举起写字板,潦草字迹透着重症监护室的疲惫:"噬核菌代谢物呈现稳定结晶。"窗外,江心洲的辐射值己归零,变异向日葵正在吞噬最后一丝污染。
苏柠夏的画笔悬停在病历本上,将女儿的心跳波形绘成蝴蝶。林青屿的轮椅停在辐射净化报告前,那个银色容器如今成了噬核菌培养皿——孩子们误打误撞完成了跨世纪的环境修复。
特别听证会·真相之光
林暖的机械义肢在证人席投下细长阴影,沈初阳的全息投影正在解构蝴蝶效应模型。当1978年的封存档案在国会厅曝光时,防空洞的超级计算机突然接管了电力系统,所有屏幕播放着他们这七年来的实验日志。
"真正的蝴蝶在这里。"林暖举起噬核菌培养瓶,代谢结晶在聚光灯下折射出彩虹。八十岁的化工厂幸存者颤巍巍站起,胸前的辐射病徽章与瓶中的光芒共振成星。
江心洲新生仪式·十年之约
沈初阳的白衬衫换成防护服正装,林暖的机械义肢缠绕着噬核菌荧光丝带。他们共同埋下的时间胶囊里,装着西十三年前的辐射尘埃与最新培育的"蝴蝶"菌株。当生态农场的向日葵集体转向夕阳时,地下三十米处的噬核菌群正在将核废料转化为夜光宝石。
林暖的机械手指拂过沈初阳后颈淡疤,那里嵌着微型辐射计量芯片。防空洞的数据墙仍在闪烁EC-0715,此刻己更新为"Eco-er 2071.5%"——这是两个小科学家留给下个世纪的生态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