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贼也可以燎原
流贼也可以燎原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流贼也可以燎原 > 第六十九章 剿抚并用提前实施

第六十九章 剿抚并用提前实施

加入书架
书名:
流贼也可以燎原
作者:
旅行者165
本章字数:
4428
更新时间:
2025-04-15

崇祯二年八月,固原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沙尘中。三边总督杨鹤早早醒来,额头上的皱纹比昨日又深了几分。他披衣起身时,师爷递上来了宁夏总兵尤世禄(之前写成了贺虎臣己改)送来的军报。

上面写着:"克贼偷袭花马池,官军斩级无算,最后阵亡七百人,被抢走马匹一千多,游击将军胡勋战死,请总督衙门酌情抚恤。"

看完这封后,杨鹤放到了一边,问身旁的师爷:"对这封军报怎么个看法?"

"怕是这个副将对尤总兵说了谎啊。克贼一路从延绥流窜甘肃,又去了关中,又流窜到宁夏,一路上也就打下了环县这个县城。后面被我大军征讨惨败,就再也没见他打过县城了。"

"怎么会胆大到这种地步跑去攻击我守卫森严的边堡重地,居然还能抢走上千匹马?这事一定有内情。"

杨鹤拿起另一份信件,这上面是宁夏后卫军官们的证明还有辩驳。看来这事虽有内情不过也不好查到什么,但总归是几百官军战没上千马匹被掠夺。将战报和这些辩驳呈送京师,还有花马池副将降为游击将军的奏请一并送去。

"让陛下自己决断吧。这些流贼怎么打都剿不掉,去年闹事的几个大寇除了王二其它的都找不到踪迹了,本督实在不相信他们就这么老实下去。"

"今年年初起事克贼虽然没有消失不见,但也打不死。这样剿贼如何剿的完啊。三边总督府有心想一杆子打死,可是各镇欠饷实在严重,发了一家的就要发其它几家,不然又恐闹出兵变,实在让本督焦虑啊。"

"陛下也不肯免赋税,甚至辽饷也只免了延安府的。今年陕北又旱,到了秋税我怕贼寇们又蛊惑他们。"

"算了,这事不能让我一个人担忧。快马传信让甘肃巡抚梅之焕,陕西巡抚刘广生收到信后来固原总督府议事。"

"另外再让厨房准备一些饭食,我在书房用。"

十几日后,两位巡抚紧赶慢赶终于还是来了。这次杨鹤就没有叫远处的总兵来了,只叫了固原杨麒来,"反正也发不起饷,就在镇里待着吧。"

诸位,"杨鹤环视众人,开门见山,"前些日子宁夏尤总兵传信,花马池被贼寇偷袭,损兵七百,被贼掠夺了一千多匹马。招诸位前来就是讨论贼寇的事。"

"去年起兵的大寇,王嘉胤、张存孟、高迎祥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待着。王左挂虽然有要降的意思,但是到现在还躲在韩城。回贼部马光玉侄子也没有抓到。大贼中只有王二被彻底击溃了。"

"今年年初起事的克贼,同官军打了好几仗。虽说每次都比官军伤亡多,但要不了多久又能拉出几千人。"

"陕西现在虽然暂时安宁,用个粗俗点的比喻,但我们都是坐在炉子上,一不小心会火烧屁股的。所以这次请诸位来认认真真商量出一个办贼的策略,不仅限于剿。"

"那依制军之见......"梅之焕皱眉问道,手指不停地捻着胡须。

"如今陕西赤地千里,饥民遍地。即便剿灭王嘉胤、克贼这些,也会有其它贼出现。"

"我己三次上奏朝廷,请求减免陕西赋税,赈济灾民。让农民们回到各自家乡重新为大明缴纳赋税,安定生活。可是陛下下旨申饬了我,并没有准许我的奏疏,而是对我说己经答应首辅减免了延安府辽饷,不要再请求免赋税了。"

堂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知道,陕西连年大旱,有些地方还有蝗虫频发。减免辽饷连杯水车薪都不算,这本来就是摊派不该收的。

梅之焕突然冷笑一声:"去岁延安府大旱,颗粒无收,百姓剥树皮而食。官府催缴赋税,鞭笞之下,卖儿鬻女者比比皆是。如此境况,不免赋税叫我等如何办贼?"

"彬父慎言!"刘广生厉声喝止,"此话大逆不道!"

杨鹤抬手制止了争执:"诸位,今日所议,皆为国事,各位都是忠臣需为君父分忧。"

"我意己决,咱们陕西督抚官员一起上疏免赋税一年。我相信陛下会考虑我等想法。"

"如此法不成,那就请求对陕西流贼剿抚并用,以抚为主。民变西起,皆因饥寒交迫。若一味镇压,只会逼得更多良民为盗。"

"请朝廷拨银买牛具种子,安置降贼垦荒。如此,既可消弭叛乱,又能恢复生产。"

"对顽固不化者,坚决剿灭;对胁从之众,宽大处理。同时让陛下布政使司严令各府县不得苛征暴敛,违者严惩不贷。"

两位巡抚见杨鹤决心己定,不再多言,纷纷说道:"今日回到馆驿就拟奏疏,同制军大人一起上疏。"

而杨鹤己经摊开纸笔开始撰写奏疏。仔细阅读所写,最后,他拿起总督印,重重地盖在奏疏上。"各位今晚稍微晚些睡吧,明日八百里加急,首送京师。"

当崇祯看到杨鹤的奏章时,他突然拍案而起。

"这杨鹤是联合巡抚们给朕逼宫吗?朕早就说过辽东战事吃紧委屈百姓一年,你们看看这几个月杨鹤上疏多少次免赋税了?命内阁回复不许,以后也不准再上疏。"

一旁的首辅韩爌说道:"杨总督还有一份奏疏,说如果陛下不允可看看这份剿抚并用的办法。"

"荒谬!"崇祯又怒道,"流寇造反,不思剿灭,反倒要朕出钱招抚?"

韩爌连忙上前:"陛下息怒。杨鹤此议虽有不妥,但陕西连年灾荒,也是实情。"

"灾荒?"崇祯冷笑,"哪个省不说自己灾荒?辽东战事吃紧,国库空虚,哪来的银子招抚反贼?"

次辅钱龙锡低声道:"陛下,杨鹤在奏疏中提到,若不安抚,届时更难收拾。现在根本找不到那些大贼在什么地方,只能这样让他们出来。"

崇祯来回踱步,突然停下:"传旨:准杨鹤所请,试行招抚。但国库无银可拨,令其就地筹措。另,限期一年,必须见到成效!"

当圣旨传到固原时,杨鹤既喜且忧。喜的是皇帝同意招抚之策,忧的是不给钱粮,如何能让流寇归顺?

"大人,不如先招抚小股流贼,以示诚意?"师爷建议道。

杨鹤点头:"传令各府县,凡自愿投诚者,一律免罪,给田耕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