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的日常思考
关于人性的日常思考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关于人性的日常思考 > 第71章 1234571

第71章 1234571

加入书架
书名:
关于人性的日常思考
作者:
浩炜
本章字数:
4660
更新时间:
2025-04-16

1. 婚嫁讲究门当户对,人际关系圈子同样叫讲究门当户对,具体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彼此身家地位,其二相对存在利用价值,其三背叛成本相当。三者无法对等必然无法长久相处,就算一时愉快不过是更高位者对更低位者的兼容。

2. 大多数人都有助人情节,但背后的本质并不一定是为让地方好,更多是想通过帮助对方来获得一种优越感。可实事求是的来说,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你觉得对对方好的东西,并不见得真的能够帮助到对方。所以真真大德的人,会收起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更关键的是,会意识到自己能力其实渺小,并不能帮到谁。

3. 工作讲究性价比,你投入了时间,必然要让你能够单位时间利益效益最大化。要么你赚到钱了,要么你赚到了经验能够在别的地方赚到更多钱。这两个东西不满足,这个工作你就要思考是否要干下去的必要。

4. 人在开悟之后看事情会概率化。所谓概率化就是一件事发生走向呈现多样的可能性。而绝大多数普通人看事情更多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但世界真是的情况是一件事的发生,呈现的是多样化,而每种情况会体现一定概率。这种思维光理解期存在就己经非常难。

5. 一个人判断事情越是注重对错,这个人越是不成熟。

6. 人对于情绪价值的需求,往往和他所蕴含的个人价值呈现反比。即,个人价值越低的人,对情绪价值需求越高,个人价值越高的人,对情绪价值需求越低。

7. 大多数人看名人的传记总是想学点什么,真实情况是名人传记必然有美化润色,你看到的是对方想让你看到的。聪明人看名人传记不是去学,而是去开眼界,通过别人的人生看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然后照见自己,让自己在思考中有所感悟,而非单纯的去学。

8. 每个人每天身边会发生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些小事不管你再怎么处理,过几天依然会出现。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是因为你身处环境造就。所以解决办法并不在于你话多时间去处理这些事情,而在于你升维尽力提升自己,走出这种环境之后,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自然一扫而空。

9. 记住,人际关系中那些不停向你提建议的人,并不是真的为你好,更多他们是想通过给你提建议来操控你,并以此来体现自己比你更厉害的优越感。真真大德之人给你提建议,往往是只和提一次,你听那是你的福报,你不听那是你的命该如此。

10. 人性虽然恶居多,但是也有善良的一面,前提是没有足够大的利益。当利益足够大,善良也是有价格的。所以,不要对人性有太高的期望,尤其是在面对重大的利益的时候,不要相信人的道德,而是要先把人性想得险恶一点,然后再用其他手段去规避人性的恶。

11. 存在必然有理,虽然这个理并不一定合理,但是一定是基于一定环境之下筛选下来的必然结果。换而言之,如果某个东西不合适,那么自然淘汰之下你也看不到他的存在。

12. 书呆子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认为事情有对错、有正确答案。但现实是,事情大多数都是在黑白之间广大的灰色游走,所谓的正确答案不过是忽悠大多数人的托词并不能真正解题。

13. 当人的身家慢慢的上去之后,会迫不及待的通过一些外部的东西来体现自己和原有阶层的不同。比如,山姆的中会员对应中产身份,比如给孩子教育钢琴等等体现自己家庭的不一样。但实际上这些都是上层营造出来收割中层的工具。

14. 大多数关系,当没有一致利益的时候疏远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可一旦又有共同利益出现,热络也是必然的。

15. 记住两个底层逻辑,人的行为必然利己以及任何事情都有成本,你就会发现,所为物美价廉就是扯淡。

16. 底层最大的特点就是谁优秀就排挤谁,谁不如自己就跟谁玩,而上层则完全反过来。

17. 守业为什么比创业更难?有三个方面,其一,创业和守业的思维不一样,前者是做增量,后者是做存量,路径是不同的。其二,创业是打造系统的过程,守业是维护系统,前者是从无到有,后者是在现有系统上优化,相较而言,后者反而限制更多。其三,心态不一样,创业是舍得一身剐,守业是既得利益在前难以割舍。

18. 成年人要做筛选,你要是觉得别人不合你的调性、让你不爽或观点你觉得不对,你首接把对方pass掉就行了。没必要为这些东西花太多时间。

19. 老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但凡身边有人,必然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说,对方比我们混得好,你多听多想肯定有好处。又比如说,对方有我们所不知道的经历,你听听可以适当长见识。还比如说,对方所在行业我们不清楚不了解,你听听也是开拓视野的机会。总之但凡你想学,你身边的人和事都有值得你学的地方,前提是你愿意。

20. 什么才叫人脉?愿意和你发生利益往来的才算。

21. 人性对于未知事物有天然的恐惧,这个倒不是恐惧这个事物本身。而是对于未知事物,人会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人所恐惧害怕的是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带来的感觉。

22. 越是年轻人越是容易接纳变化,越是年纪大的则越是抗拒害怕变化。并不是他们不知道变化很重要,而是年纪大的人过往依赖老的一套东西走过来,这事他们的依仗和获得安全感的由来,现在你让他们去拥抱变化,本意是好的,但是在他们眼中,是让他们放弃他们的经验、依仗,这种不确定的不安全感才是他们惧怕的。

23. 很多老板都喜欢说执行力,一遇上事就说员工执行力不行。而很多员工也说自己的执行力和工资成正比。个人认为,所谓执行力不是人不行也不是给钱不够,其强弱高低的本质在于人是否发自内心的认可自己必须应该把这事搞定。换句话说,当一个人认为这事自己就应该把它搞定时,还会没有执行力。而要这种状态前提就是人首先就要自己认可这事。很多老板说员工执行力不足,但他们想要的是无条件执行的努力,不在乎员工所想。很多员工说自己执行力和工资呈正比,但他们不过是用钱来让自己闭嘴忍受妥协。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