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说上层的男人喜欢女人有段位。那么最低档的无非是有好皮囊的明星网红,再往上就是有才华真本事,更往上则是如有刘晓庆一样精神状态的女人,男人能够她身上得到精神能量的加持。这种女人才是最稀缺的极品。你想,在坐牢的人社会有色眼镜影响之下,一个在监狱里坚持健身连劳动都要争第一的女人,她的精神状态会多。男人也会慕强,但这个强并不是能力、地位、财富权力,而是精神状态。
2. 一个人在提升自我时候一定会发现自己与身边之人开始有差异,那种明显格格不入的感觉会越发强烈。这个时候注意要隐藏自己的三观与改变,然后慢慢减少与现有圈子的联系,对你,对他们都是好事。
3. 任何人和事,只要你不追求目标、完全摆烂、任其发展,你一定是快乐的。可你想让他有序、按照目标发展,那你就注定快乐、轻松不起来。
4. 女人为什么会对男人说考验这种话?考验的本身其实就是不信任。而考验男人的潜台词其实就是看对方兑现能力和兑现意愿是否强烈,这是一种筛选。但更深的逻辑是女人让男人为此付出的一种高度合理话术。就男人的就角度而言,你通过考验又如何? 并不能证明什么,只能让女人觉得你更在乎她,那对女你的枷锁会跟紧一分。
5. 姜萍这事,从来没有人关心一个小女孩经历这事之后对人生影响。有的是关心自己在姜萍这事里面如何测热点、写爆文、赚流量,一如鲁迅那些吃人血馒头的人一样。
6. 有一个心理学说法,当你和一个人在一起有无拘无束的感觉时,这就是爱。但现实情况是人是复杂多变的,你不可能无拘无束的和一个人在一起,如果你感觉无拘无束,那么对方是否也同样感觉?还是说这个无拘无束是对方在牺牲自我包容你?所以这个心理学说法还有个补丁:你和谁相处时最自然放松,谁就最爱你。
7. 日子过得舒服的人是不会主动出来刷存在感。而只有过的不顺的人,才更倾向于找个地方比如网络上,发泄负能量。但凡秀恩爱或炫耀自己生活的,要么就是己经出现了问题,要么就是有剧本让你看。
8. 人还是有很多行为逻辑是有动物性在的。就拿你与陌生人交往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礼后兵。你或对方先释放善意,看对方能不能积极给与回应。如果对方GET不到,依然咄咄逼人,那么说明他其实是在你和他这段关系中寻求主动,就如同小狗打闹游戏,你以为是玩,其实在它们看来是确立谁是老大。这个时候你就要硬气起来了,首接怂,对方更蹬鼻子上脸,你硬了再怂,对方也知道你有底线不能逼你太甚。
9. 人的幸福与否在于比较。比下有余就开心,比上不足不爽是肯定的,当他不会去想自己的问题,而是会想你凭啥比他多,一定是你暗中搞鬼。我不是让你不要和别人比,因为你不和别人比,自然有人和你比,你要做的是低调内敛,让别人没办法和你比,这样你不遭嫉妒,自然无恙。
10. 大多数普通人总是希望有钱人、大佬能够指点我们做点什么,然后就赚了。有没有这等好事先不说,单说如果真有有钱人大佬愿意指点你几句,你当真就会闷头不顾按着做?我看未必。你虽然相信他,但他说和你构建的认知存在很大的矛盾,你会犹豫,犹豫动作就会变形,他这指点在你生上就未必有用。
11. 一段关系能够保持长久,关键并不在于感情,而是与利益一致,实力大体相近,背叛成本较高。情感感情更多是在这其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让利益与成本显得温情脉脉而己。
12. 孙连成对普通人最大的启发是什么?不是他躺平无所谓,也不是他兢兢业业不粘锅。就是他心怀宇宙。你的世界要是就眼前一亩三分地,那稍有动弹对你来说不亚于惊涛骇浪,可你的世界能看到更宽广的地方,你眼前这一亩三分地被炸得稀碎,你也为淡然一笑。
13. 你和身边同事会有嫉妒,但你会嫉妒马云吗?显然不会。造会嫉妒的两个原因,一个是彼此差距有,但不是太大。再一个,你能接触到对方,对方对你也有一定了解,不构成完全信息差。所以才有嫉妒,要是看不见摸不到嫉妒也嫉妒不起来。
14. 对于一个漂亮且有本事的优秀女人,绝大多数普通人是无法理解的,他们普遍更愿意相信,这个女人上面有人或者上面有人。
15. 其实海王和舔狗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海王是交往的多了自然会有愿意春宵一刻的姑娘,不纠结谁,不愿意就下一个。舔狗是舔的多了自然会有愿意相处的姑娘,也不纠结谁,有一个就赚了。这在数学上就叫大数定律下的必然。
16. 现在说一个人做事不择手段,往往都是负面意思。当实际上不择手段,并不是说一个人为了达成目的就毫无底线,而是不受到手段局限影响,会灵活选择有用的方式手段去达成目的,这个才叫不择。当人对于事物的理解往往容易走极端,于是一提到不择手段就认为是要干坏事没下限。实际上对于所有人,但凡你做事,都应该要不择手段,用极尽可能的方式方法去实现目标。
17. 道德经中有这么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于是这话就成了很多精致主义利己者的理论基础和正确旗帜。显然这是把经念歪了。要理解这个老子对谁说的?是周天子,是上层。而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出上位者要修德,怎么会突然说如果不为自己,老天爷会灭了你的话?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真实情况是,人不为己,并不是为了自己,这个为,是修为、有为、作为的意思。那么连起来就是,如果一个人不去提升自己的修为、让自己更符合道、去有所作为,这种人是不会融于天地的。所以,你理解偏了。
18.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人当前遇到的所有的问题、难题、困境,其实说到底都是在为自己的认知而买单。或者说,这些东西的出现,恰恰是你认知局限,在你现有认知中用尽一切办法都无法找到解决方法。所以,你停留在现有认知内,你把头想破了都没有。只有突破认知,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19. 绝大多数人有一种吃瓜心态,去看别人的生活、打听别人的事。我不想说这好不好,而是从被吃瓜者的角度来说,你被人如此关注亦或者关心,当真是别人关心你?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不关心别人什么事,人只会关心这事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哪怕是出于同情善意,也并非是对方真的善,而是对方想以此来体现自己的道德高尚以此证明自己的存在感或自我满足。你要是懂人性,就不要说谢谢,而是立马搞个锦旗,指名道谢感谢谁,送到对方单位领导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