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的日常思考
关于人性的日常思考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关于人性的日常思考 > 第64章 1234564

第64章 1234564

加入书架
书名:
关于人性的日常思考
作者:
浩炜
本章字数:
4950
更新时间:
2025-04-10

1. 在教育行业有个明显的特点。好的学校会花钱让成绩好的学生来读,让成绩中等掏钱。前者人少,作用是以其升学率、名牌大学率来给学校背书做宣传,而后者才是赚钱的关键。只要前者有保障,那么后者一抓一大把。

2. 人在环境中遭受到他人的刁难,在他会倾向于找比他地位更低的人去找内心的平衡。所以,在任何施暴的关系中,施暴者往往是在其他关系中的被施暴者。但有意思的事,一旦伴随阶层往上走,这种现象反而逐渐消失。盖因为,盖因为上层人普遍的惜命心理,反而并不会去施暴他人,避免激发对方功归于尽的报复心理。

3. 电视剧中大佬或老大退出江湖,可还要很多小弟希望他出来。这其中的关键是什么?是大佬能够带来足够的预期,一方面是确定性赢的预期,你跟着大佬能赢,能不断的赢。另一方面是个人利益分配的预期,你跟着大佬,你知道你用心做事,就能得到回报,不用担心画大饼被忽悠。而这种东西在权力的语境就是魅力权。"

4. 很多人喜欢拿天赋说是,总把自己的失败不成归结于没天赋。其实讲真话,天赋这个东西绝大多数人是没有的,也不存说什么还没努力到要拼天赋的地步。所谓天赋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做事过程中带来的爽感,而且这个爽感你一首做你一首有,你就觉得这是天赋。

5. 赚过钱的人一定明白这句话“人没法追着钱跑,一定是钱追着人跑。”越是盯着目标看,往往越会动作变形,比如赚钱就是如此。不管是做产品还是做服务,把交付做好,做漂亮,以客户为主,你还怕没有钱赚?

6.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生活所在的空间里面东西越多,就意味占用你的精力越多,这也是为什么推崇断舍离的原因。而大多数人可能是穷过亦或者消费主义洗脑,总觉得占有就是好。实际上,任何一个东西带给你的喜悦撑死不过30天,30天之后你就索然无味了,于是你又要开始买买买。

7. “等靠要”是人性常态。在有这种心态的人思维中,这相当于是把最难的那部分交给了别人,自己只需要按部就班即可,最后在顺理成章的享受胜利。究其本质还是人性中的贪婪和懒惰在起作用。但问题是,若真能如此,凭什么带这种人玩?

8. 绝大多数时候,人总是习惯性的把责任的归结在他人身上,亦或者是命数如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缓解内心的压力。可现实情况是,人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是自身根子上就带着一些问题,外部因素不过是把这个东西给催化而己。要是你没有,任外部环境怎么变也改变不了你。

9. 最近看到一个关于知行合一的新的解释说法。说是,我们所接触、所学的东西,虽然记在脑子中了,但不见得会影响到自己的真实行为,因为潜意识对这些外来的东西,哪怕知道有道理、是对的,当依然是抗拒的,所以行为依然是按照潜意识来做,除非你经历过事才能改过来。那么知行合一如何做?很简单,既然你知道这个是对的,那就去做,哪怕你潜意识犹豫、觉得抗拒,依然如此。知行合一,我们只看到了知和行要合一,但却不知道,合一的过程其实是去我、无我的过程。

10. 想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大道理谁都会说,但是没有用。关键在于改变这个人的决策成本模型。从根子上来说,人的行为必然利己,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一个人做一件事一定是这件事对他有好处,至于那些坏处,他可能意识到了,只不过这种意识和模糊很抽象。比如你说抽烟有害健康,肺会黑、会肺癌,对方表示理解,但这个还没有触及到他的决策成本模型。当如果你告诉他,抽烟的肺癌概率会高100倍,平局每个肺癌患者治疗要100万,你现在每抽一根将来都要多花100块钱去治,对方就好理解了。

11. 为什么知道了大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不是大道理没用。这就如同,给你一把狙击枪,你让去打300米开外的靶,你打不中是枪的问?关键在于你和枪之间有没有形成紧密联系。同样,大道理和想改变一生的人之间也是有类似的关系。你学到了,不代表认可,不代表会做,也代表不了你真的掌握了,跟不代表你会结合你自身的情况对症下药。

12. 职业的进去一开始都是上坡路,但你越往后走结果却不一样。比如程序员,你进去是上坡路,35差不多到顶,然后断崖式出清,图形是↗↓。比如制造业工程师,你进去也是上坡路,然后到40~45之间,你基本到了平台期,然后一马平川到退休,图形是↗→。再比如公务员,你进去是上坡路,慢慢的伴随时间增长,一般是45之后,你的积累会越来越越快,图形是↗↑。当前提是,你能熬的过前面那段平凡与等待吗?

13. 很多人觉得自己混的不够好是因为自己太善良,然后得出一个结论,别人混的好都是别人坏,自己不想变坏,于是处于现状就是合情合理的。可实际上呢,往往这样想的人,他就算变坏了也是一事无成。

14. 普通人和高手之间的区别,很多人会说得神乎其神,什么自律、目标、能力、思维什么的。但其实核心其实非常简单。普通人往往是既要、有要、还要、也要,总之什么都要。高手则是知道自己就要什么,其他的都可以放弃。你什么都要,动作就容易变形,你知道放弃什么,你才能全力以赴。

15. 李佳琦和山姆,一个是头部主播,一个是会员超市,买的东西其实也就那样,平替有很多,价格也不见得有多便宜,那他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品控,是我帮你在众多商品中挑选了可以的,你可以相信我,不用去花时间经历去挑选。

16. 贵人提拔重用一个人,能力人品固然是考量因素之一,但更为关键的是,他会测试你,看你在得到财富、权力之后还能不能一如既往。否则,机会是不会给到你的。

17. 年轻人参加工作一定听过老油条说过,“不做不错,多做多错,不如不做。”这话本身没问题,有问题的是这话是否合适你。如果你就像混日子,那这话是金科玉律。如果你想往上爬,这话就是狗屁糟粕。做人做事,大道理太多,对不对不是你要去考量的,哪些有用符合你的利益,这才是关键的。

18. 说起情绪价值,我们大多数人看的角度是如何给与他人情绪价值。但还有另一个角度,当你发现对方情绪不错、高昂、快乐的时候,你完全可以去共情、参与对方的情绪,做一些事让对方延长这种情绪或提高在这种情绪下有更好的体验,这在我看来是比会给与情绪价值一种更高级的做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