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妈这辈子,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们这对小两口。”
萧敬山听了这话,眼里一热,嘴角却咧出一抹笑来。
“爸,您和妈放心,我和宛如不会叫你们失望。咱们要真能把这批黑麦和土豆种活、种好,等春天一开化,就能看出门道。”
“嗯。”叶青山点头,手背抹了抹额头的汗,“那咱们也别光说了。敬山啊,准备准备,等一会太阳再出来些,咱就去棚子西头开一片地出来,做个小试验田。”
“好嘞,我去叫赵二虎,让他把耙子、铁锹、锄头都带过来,再叫赵二虎推那架小铁车,把堆在院口那几袋黑麦和土豆种薯先运过去。”
“我也来搭把手。”叶宛如笑着起身,手里还拿着记事本,“妈说让我一边做事一边记数据,不能光靠记忆,怕时间一久就混了。”
“好闺女,知道细致。”刘秀芳笑眯眯地看着她,“做事就得有板有眼,咱这试验地不比种家里的菜,可是咱村的头等大事。”
院子里话音刚落,赵二虎和其他几个帮手己经推着车过来了穿着旧棉袄,脸上沾着泥巴。
“敬山哥,锄头耙子都带来了,还顺了几根竹竿,等会儿围棚子边上用。”
“好,小强,把土豆种薯那一袋抱过来,我和爸先开地,你俩后头搭把手。”
一行人说话间,己转入育苗棚西侧。这块地前几天刚撒过草木灰,还埋了些腐熟的猪粪,正是种试验作物的好地方。
叶青山蹲下身,用锄头掀开一片表土,露出下面松软的黑土。
“你看看这土,一掐就碎,肥力足得很。敬山,咱就从这里起,往北三米,宽两米,种上黑麦;再往东挖一条浅沟,种上土豆,记得垄背高一点。”
“明白。”萧敬山挽起袖子,干脆利索地起锄。
“赵二虎,你来扶绳子,咱先拉个首线。挖沟时注意深浅一致。”
“好嘞!”
几个人分工明确,动作熟练,不一会儿就把一块六平米左右的试验地整平,打成两条明显分开的垄。
“宛如,把黑麦籽拿来。”
“在这儿呢。”叶宛如提着搪瓷盆,小心地递过来,“这些是灵泉水泡过的,芽点刚刚起了白尖,妈今早特地挑过了。”
“行,那就一排一排撒。”
叶青山蹲下身,亲自抓了一把黑麦籽,边撒边嘱咐,“撒得均匀点,每排间隔得留足,回头起苗也好辨识。”
“记好了。”
叶宛如低头在笔记本上写,“黑麦试验地,一号线至五号线,南北向,每排株距十二厘米,行距二十厘米,籽粒来源为省农科院试点地,泡种时间二月十七。”
“嗯,继续记。”
萧敬山拎起水桶,一边往播下的种上喷水,一边笑道,“这可比写诗作文强多了,咱是真正在种饭碗。”
黑麦种完,几人转向另一边开始栽土豆。
“爸,土豆咱是切块种还是整薯下?”萧敬山问。
“先整薯种。新品种咱得看它的整体成活率,等下一批再试切块。”
“明白。”
他拎起一筐晒干的种薯,小心摆在垄沟里,每个间隔约二十五厘米,芽眼朝上,再盖上一层拌了草木灰的湿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