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晾干水分的杏肉。
入了內院。
又是两个程序的制作。
一为杏子酒饮,一为腌杏脯。
杏子酒饮制作分三道程序。
第一步,酒坛清洗干净,用开水烫,消菌,晾干水分。
第二步,杏肉装坛。
一层一层在坛内码放,一层杏肉,一层黄糖,码至坛中三分之二处时,开始向坛中加入一些普通黍酒,至坛里达西分之三处时,停止加入黍酒,然后封闭坛口。
坛口加以油纸,去岁干荷叶。
坛颈用细麻绳细细缠绕,并捆紧。
外面再抹上一层山泥。
第三步,发酵。
抺上山泥之后的酒坛,搬到仓房清凉透风处,必须发酵十日以上,三十日以下。
才可以开玩。
这时坛中的杏子酒饮,则己经发酵完。
然后,便是过滤换新坛,重新发酵存放。
但是,这个期间,杏子酒饮,也亦事成,也是可以饮的。
(当然后世的条件好,可以通过蒸馏的方式,让酒饮,再纯净一下)。
这些程序过后。
古代宋时的杏子酒饮,便是好了。
另一边。
是腌杏脯。
己经晾干表面水分的杏肉。
放在一个个干净的陶盆里,加入黄糖,腌制十二时辰,一个时辰,约是后世的两个小时,十二时辰,则是相当于后世的一天。
腌制十二时辰之后。
陶盆里的杏肉,会腌出一些汁水,这也算半成。
然后上锅熬制。
锅内必须无油,需小心文火慢熬。
等那些被黄糖腌制出来的汁水,被杏肉慢慢吸收,停火。
杏肉倒出。
放入竹箩中,在透风清凉处,晾晒。
少则七八天,多则十几日。
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这时,凉哂腌杏脯,大约有八九成干时。
便可以收了,但是,贮存时。
只能放于干燥,透风的地方。
否则会返潮,不宜存放,甚至,会变质。
自然,这些一成。
李承章便一刻不敢耽搁。
立刻派人送往上京。
… …。
但是,没等上京回来消息。
山岭之上的李子,也马上快熟了。
适时,宫里也传来了李织语的书信。
宫里的淑妃韩轻言,腌杏脯,不怎么喜欢,只说多喜欢,食一些酸的。
现在,山岭之上的李子差不多己经熟了。
也是可以继续酿李子酒饮。
制作渍青李了。
同样新李收到官坊。
自然还是先是挑果,洗果。
晾干果皮表面水分。
去核留肉。
继续晾干水分。
之后,内院领走。
开始酿李子酒饮,渍青李。
过程,步骤基本上和杏子的制作差不多。
李子果饮是先取坛,装坛,发酵,过滤,换坛。
这个时间,用时会长久时。
而渍青李,则简单,并与腌杏脯用时差不多,不宵十多日,便可以晾晒好了。
但是,淑妃韩轻言现在不宜甜,而喜酸多些,所以渍青李刚一晾好。
李承章便快马加鞭,派人送往了上京。
而此时,宫里。
太后董氏,和官家正为淑妃韩轻言,不喜多食而头疼时。
杞县快马送来的渍青李,也送到了。
于是,太后董氏留了一些给淑妃韩轻言,当零食小用,另外,将其他的一些,也拿到司膳房,让她们熬些李子粥,制作李子糕点,做些李子菜肴给淑妃韩轻言食。
以补充她身体之前,所缺营养。
因为现在淑妃韩轻言,怀得是双胎。
不容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