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衣娘子听夜雨,几片新蕉入窗来
织衣娘子听夜雨,几片新蕉入窗来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织衣娘子听夜雨,几片新蕉入窗来 > 第二十二章,杞县县令其人其事。

第二十二章,杞县县令其人其事。

加入书架
书名:
织衣娘子听夜雨,几片新蕉入窗来
作者:
Xyd521zbsd
本章字数:
2346
更新时间:
2025-05-21

另一边。

杞县县衙衙李承章。

自从官家重新将他的职务。

由原来杞县县丞又擢升到杞县县令之后,他的生活条件与住宅条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先是住宅。

之前的杞县县县令,调任上京户部之后,腾出县衙后院的内宅,由李承章和卫氏及两个儿子,搬了进去。

由于官家又赏赐了他百金。

宋代一两金为十两银。

百两金则可以换成一干两银。

因而条件好了之后。

李承章也把两个儿子。

李文晓和李文远两个也送到了县府的学堂读书。

当然现在卫氏,也不需要像以前那么累了,不过可能是习惯的原因,卫氏闲着的时候,还是会织一些衣,来给李承章和两个儿子填补一下衣服上的缺失。

还有老宅他们一家的衣服。

自从李承章搬到县衙后院内宅。

之前所买的宅子里,便只住着他阿父阿母及弟弟一家。

因为县衙后面的内宅,是属于官宅。

平民百姓们是不可以住进去的,如果只是李承章的阿父,阿母还可以,但是,另外还有弟弟一家。

所以既便可以住。

但是县衙内宅的房间,也不够住用的了。

何况弟弟还有孩子。

阿弟李承田,娶阿母王氏娘家远房侄女小王氏为妻,现在家里也有一双儿女。

女儿李织雨,五岁。

儿子李文宝,才三岁。

还是一个稚童。

当初李承章备了两辆骡车。

一辆新的随他进了县衙后院,也算是成了他之后出行的官车。

而另外稍微旧一些骡车,便留给了阿父李福和阿弟李承田他们使用。

本来之前从宁安县带过来的银子,购置了宅子,又添加了一些家具之后,剩下也没有几个钱了。

但是后来官家又赏赐百金。

于是李承章便从中拿出了二百两银, 替阿父李福及阿弟李承田,在杞县城外,买了二十亩田,让他们耕种。

宋时一亩耕田,大约十两银才可卖到。

宋时官宦人家的血缘关系及近亲,是不允许经商的,因为经商便成了商户,从此以后,他们的子女皆不得出仕。

士农工商。

在宋时,商户为最底层,因而连科举都不让参加。

所以即便允许,但是阿父李福,与弟李承田,也不是经商的那块料,但是种田饱食倒还可以。

虽然说是那二十亩田在城外。

但是他们有骡车,来去也是很方便的。

另外为了省钱。

阿父李福还在住宅院子里面,种下了一些菘菜,青菜之类,及十多只稚鸡,也由王氏和小王氏,和另外两个小的看着。

因而李织雨和李文宝,两个天天也有事做,而不至于寂寞。

另外李织雨属于小女娘,不能读书。

所以没有事的时候。

便帮着阿婆王氏及阿母小王氏,一起喂那些稚鸡,或者每天早上捡捡稚鸡蛋什么的。

这个五岁的李织雨喜欢做,也爱做。

第一个早上守着稚鸡舍,然后,捧着热乎乎的稚鸡蛋,小心的交给阿婆王氏。

王氏便会攒着。

等她馋了的时候,阿婆王氏也会煮上两个给她们姐弟两个解解馋。

而李文宝也才三岁,更是有些小,启蒙岁数都够不上。

所以入学。

还是要等上个两三年,才可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