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我在大明当卷王
寒门状元:我在大明当卷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寒门状元:我在大明当卷王 > 第43章 灵瞳初窥秘,气运有高低

第43章 灵瞳初窥秘,气运有高低

加入书架
书名:
寒门状元:我在大明当卷王
作者:
土豆忘加盐
本章字数:
2698
更新时间:
2025-04-13

乡试的第三场,也就是最后一场,考的是诗赋。这对于林晏来说,反而是相对轻松的一场。题目是“金陵怀古”,作一首七言律诗,并附一篇短赋。

金陵,作为六朝古都、大明旧都,其历史底蕴之深厚,可供凭吊和吟咏的题材实在太多。无论是怀念前朝的兴衰更迭,还是感慨本朝的迁都变迁,亦或是描绘秦淮河的烟波画船、钟山龙蟠的帝王气象……都有无数的角度可以切入。

林晏略作思索,便决定以“兴亡”为主题。他想到了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想到了建文帝的悲剧(通过墨心感知的碎片),想到了“墨心”的怨念,也想到了自己这颠沛流离、前途未卜的命运……诸多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反而激发了他的灵感。

他没有刻意追求辞藻的华丽,也没有堆砌生僻的典故,而是用一种相对平实、却带着几分苍凉的笔调,写下了一首七言律诗:

“石头城下听江流,故国黍离几度秋。

王气消沉龙虎卧,霸图空付水东流。

六朝金粉随风散,一缕青烟锁凤楼。

莫问前朝兴废事,夕阳依旧照石头。”

诗写得中规中矩,谈不上惊艳,但也意境悠远,对仗工整,符合试帖诗的要求。至于那篇短赋,他更是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旁征博引,借古讽今,将金陵城的历史变迁与王朝的兴衰规律联系起来,隐隐透出一股超越时代的洞察力,与第二场策论的风格遥相呼应。

写完诗赋,时间尚早。林晏仔细检查了一遍卷面,确认没有明显疏漏后,便将笔放下,开始闭目养神。连续多日的考试,对他本就未完全康复的身体,是不小的负担。此刻放松下来,只觉得浑身酸痛,精神也有些疲惫。

就在他默默调息,运转体内那微弱却精纯的本源之力(替代墨玉的首接滋养描述,因力量己融合内敛)恢复体力时,他忽然感觉到,自己的右眼,传来一阵微弱的、奇异的悸动!

是【清明灵瞳】!这穿越后便伴随着他的异能,似乎对这贡院中汇聚的庞大“文气”或精神力量有所感应?亦或是这几日考试的精神消耗,反而刺激了它的活跃?

林晏心中一动,并未阻止这股悸动。他能感觉到,右眼似乎变得有些不同?视野边缘仿佛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清辉,对周围那些肉眼不可见的“东西”变得更加敏感了?

他尝试着集中精神,去“感受”这种变化。一种模糊的、如同隔着水雾般的“视界”,在他的感知中缓缓展开。

他“看到”自己所在的号舍,弥漫着一股代表疲惫的灰色气息。而周围的其他号舍……则散发着强弱不一的光芒!有的黯淡如萤火,似乎精神萎靡,才思枯竭;有的则明亮如星辰,白光或淡青色光晕稳定,显然是那些学业扎实、状态良好的考生。

甚至在某个方向,他还隐约“看到”了一道如同利剑般锐利的金色光芒?!那光芒之盛,远超周围其他考生!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气运?!或者……文气?!

林晏心中惊疑不定。这种“看见”气运的能力,似乎还是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出现?虽然依旧很模糊,很耗费心神,似乎并不稳定?他尝试着想看得更清楚一些,或者想解析那金色光芒的来源,但立刻就感觉到右眼传来一阵刺痛,精神力也如同流水般消耗!

他连忙收敛心神,不敢再过多探究,生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或反噬。那奇异的“视界”也随之缓缓消失。

但这个发现,还是让林晏的心中,泛起了层层涟漪。这【清明灵瞳】,似乎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更加神秘?它到底还隐藏着什么样的能力?

他不知道。

但林晏知道,自己又多了一份需要小心探索的底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