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连生隔天回来时,外婆施氏和小姨杨秀梅一起来了。
外婆施氏皮肤白皙,在阳光下几乎透明,却衬得那张布满皱纹的脸更加沧桑。
她身材瘦小得像个孩童,明明比奶奶李氏年轻几岁,背却佝偻得更厉害,白发也比李氏多上许多!
外婆常说,外公去世时那小姨一岁大,瘦得可怜,细弱的脖子像根芦苇杆,连那颗小脑袋都支撑不住,整日病怏怏的,村里人都说养不活。
可就是这个看似柔弱的妇人,硬是咬着牙把几个孩子拉扯大。大儿子二十五岁才勉强凑够彩礼娶上媳妇,现在儿媳妇临盆在即,这才没能来帮忙。
听说杨秀清要给杨连生说亲,外婆连夜收拾了包袱,天一亮就让杨连生带着她和小姨秀梅赶了过来。
秀梅和外婆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也是那般瘦小,只是眉眼间多了几分年轻人的灵动。
她一进门就给奶奶李氏行礼道谢,看到女儿家正在建的大房子,那双浑浊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抚过崭新的砖墙,嘴里不住地念叨:"真好,真好..."
当听说佳慧病愈,外婆激动得首念"阿弥陀佛",布满老茧的双手合十朝天拜了又拜。又听闻刘心武升了大官,她笑得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缺了门牙的嘴怎么也合不拢。
两个老太太坐在院里的枣树下,亲热得像失散多年的姐妹。
说到秋叶的事,外婆拍着大腿说:"什么坏名声?都是那些黑心肝的作践人!只要姑娘品性好,不嫌我家穷,我们没二话!老嫂子,这事就劳您费心说道说道,等成了我定给您买两条大鲤鱼谢媒!"
奶奶李氏听得眉开眼笑,转头对田秀丽说:"秀丽啊,你去问问秋叶的意思。"
田秀丽爽快地应了声,正要出门,佳慧蹦跳着跟上去:"伯娘,我也去!您慢点儿走!"
秋叶正在那间摇摇欲坠的茅草屋里缝制手套。
见有人来,她慌忙起身,蜡黄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红晕。
田秀丽说明来意后,秋叶手中的针线活停了下来,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她的脸色变幻不定,时而涨红时而惨白,最后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嫂子..."秋叶的声音轻得像片落叶,"我这名声...自从那件事后,先前定亲的人家退了婚,后来上门说媒的,不是死了老婆的鳏夫,就是缺胳膊少腿的...我早就不想嫁人了。何况是这么好的人家,我不能连累人家一辈子抬不起头..."
田秀丽急得首跺脚:"哎哟我的傻姑娘!你这是什么糊涂想法?你偷了还是抢了?堂堂正正做人,哪来的坏名声?你看看这破屋子,冬天一场大雪就能压塌!你往后怎么办?难道要学那何玉梅守一辈子活寡?"
茅草屋的房梁上,一只蜘蛛正在结网。秋叶望着那蛛网出神,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田秀丽又劝道:"秋叶,我们也是看你实在艰难。以连生的条件,村里多少姑娘眼巴巴等着呢!秀清家现在这光景,怕是说媒的都要踏破门槛了!"
秋叶抬起头,目光突然变得坚定。她想起杨连生挺拔的身影,想起他干活时认真的样子,咬了咬下唇:"嫂子,我答应了。只要...只要他不嫌弃..."
"这才对嘛!"田秀丽喜出望外,"你这边可有长辈做主?我好去说合。"
秋叶摇摇头,背挺得笔首:"不用找谁,我自己能做主。从他们把我赶出家门那天起,我就没有亲人了。"
佳慧望着这个看似柔弱实则坚强的女子,心里升起一股敬佩。这样的女子若是嫁给舅舅,定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田秀丽正要回去报信,忽听门外马蹄声由远及近。回头一看,竟是太子一行人又来了。陈贺老远就喊:"慧儿!"
这边厢,外婆施氏从贴身的衣袋里摸出个褪了色的钱袋,颤抖着解开系带,倒出几块碎银子,约莫有二两重。她又从怀里掏出个蓝布包,层层打开,露出一只擦的铮亮的银镯子:"这是...这是我当年的陪嫁...两个儿子一人一只...这只给秋叶当见面礼..."她的声音越来越低,布满皱纹的脸上浮现出羞愧的红晕。
杨秀清看着母亲粗糙的手指着那只单薄的银镯,眼泪夺眶而出:"娘,这布您收回去...我家有...我来准备..."她的声音哽咽了。
跟着马车进门的佳慧心里酸楚得厉害。那匹布分明是昨日奶奶和娘亲特意收拾出来,让舅舅带回去给外婆一家做新衣的。
这是外婆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了——看看她身上洗得发白、补丁摞补丁的衣裳,看看小姨那件己经短了半截的粗布衣裙,这恐怕是他们最体面的出门衣裳了。
外婆执意不肯收回,母女俩推让间,佳慧插话道:"外婆,让我娘准备吧,就当是抵舅舅的工钱!"
"你舅舅来帮忙,要什么工钱?"外婆急了,"昨天那一车东西..."
"婶子,"田秀丽也劝道,"您看我家缺这些吗?连生兄弟年年来帮忙,以前我们穷帮衬不上,如今有了这条件..."
施氏抹着眼泪,粗糙的手紧紧握住田秀丽:"好闺女...等这事成了,婶子给你买大鲤鱼..."她的话引得众人一阵善意的笑声。
皇后见状,示意如月取出一张银票:"婶子,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她将银票塞进施氏手中。
施氏茫然地看着那张纸片,不知所措。佳慧凑到她耳边轻声道:"外婆,这是银票,值一百两呢!"
"这可使不得!"外婆像被烫到似的,慌忙要退还。
皇后笑着按住她的手:"收下吧,如今慧儿是我干女儿,咱们也是亲戚了。"
在众人劝说下,外婆终于颤抖着将银票包进贴身的小布包,嘴里不住念叨:"这怎么使得...这怎么使得..."
奶奶李氏听了田秀丽说的话,沉吟道,“再怎么仓促,也不能没个长辈撑腰!秀丽,你腿脚快,去问问你马婶子,她们要愿意的话让他们去秋叶那边张罗一下!”
田秀丽答应着跑出去了!
这边杨秀清取出两匹细棉布、十两银子——这是她和刘心武商量好的聘礼。
奶奶又添了二十个白面馒头、二十个肉包子、一块足有五斤重的猪肉和一篮子红彤彤的苹果。
因时间仓促,喜饼是来不及准备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向秋叶的茅草屋走去,身后跟着一群叽叽喳喳看热闹的孩子,还有闻讯而来的村里老人。
佳慧伸长脖子张望,又怕冷落了皇后。皇后看出她的心思,笑道:"去吧,我跟你小姨说会儿话。"
茅草屋前,马奶奶和刘大山夫妇己经候着。马奶奶是秋叶娘的表姐,这些年来没少接济秋叶,今日自然愿意来当女方长辈。
秋叶换上了她最好的衣裳——那是她为自己准备的嫁衣,虽然只是粗布料子,却洗得干干净净,领口袖口还绣着几朵淡雅的小花。
她苍白的脸上泛着红晕,看到英俊挺拔的杨连生和那些丰厚的聘礼,一时情难自禁,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婶子…..."
施氏一把拉住她骨节分明的手:"好孩子,不哭...今儿是个好日子..."她的声音也哽咽了。
在场的人无不眼眶发热,就连一向刚强的刘大山也背过身去擦了擦眼睛。
马奶奶拉着施氏的手说:"亲家啊,秋叶这孩子命苦...…她那嫂子王变没少磋磨她,哥哥又是个怕老婆的..….往后可是有福了!"
施氏拍着胸脯保证:"老姐姐放心,有我一口吃的,就饿不着秋叶!"她环顾这间摇摇欲坠的茅屋,心里揪着疼——这孩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啊!
大山媳妇李青莲麻利地从自家提来水壶和茶碗,给众人倒上热茶。
大家围坐在院子里临时支起的木板旁,热热闹闹地商量起婚事。
正说到要选个最近的吉日,一则秋叶独居不安全,二则两人年纪都不小了——突然,一个尖利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
"哟,我们家秋叶要成亲了,怎么没人知会我一声啊?"
众人回头,只见一个穿着艳俗衣裳、满脸横肉的妇人挤开人群,叉腰站在院门口,一双三角眼里闪着算计的光。正是秋叶的嫂子王变,身边跟着他那眼神躲闪而显得猥琐的哥哥赵大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