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劫:我在唐末修山河
天工劫:我在唐末修山河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天工劫:我在唐末修山河 > 第16章 瘟神面具

第16章 瘟神面具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工劫:我在唐末修山河
作者:
海过客
本章字数:
6382
更新时间:
2025-03-23

第一幕:瘟疫突袭,村民归咎“触怒鬼神”

长安城郊的村庄,近日被一股莫名的恐慌笼罩。瘟疫如幽灵般在村落间蔓延,染病的村民初时 merely 发热咳嗽,随后便陷入高烧不退、神志不清的境地。村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田间的农活停了,市集的喧闹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户户紧闭的门扉和夜半传来的闷闷哭声。

唐振踏入村庄时,正撞见一群村民围在村口的古槐树下,七嘴八舌地议论。为首的是一位老者,面沉似水,手中握着把枯黄的茅草,冲着唐振一行人遥指:“异人郎君,这回你们可把祸事惹大了!自打你们造那新式水车、改那粮仓,村里的邪祟就被引了出来。昨儿夜里,我那孙儿好端端地在炕上睡着,今儿晨起竟发起高烧,满嘴胡话,说看见瘟神在床头跳脚!”

“可不是嘛!上月村东头李家媳妇生娃,产房里使了异人郎君给的‘消毒水’,当夜那婆娘就哭喊着见着蓝光,说有小鬼在娃儿身边游荡!如今娃儿也病歪歪的,这瘟疫定是那小鬼作祟!”旁边的大娘附和着,脸上满是惊恐。

唐振望着村民们愤愤然又透着几分畏惧的面孔,心中无奈。他知道,这所谓的“瘟神”“邪祟”,不过是村民对未知疾病的恐惧具象化罢了。可要让这些世代信奉鬼神的庄稼人接受“细菌”“病毒”的概念,比移山还难。

“乡亲们,这病,不是鬼神降灾,是因气候突变、湿瘴之气熏蒸,才让疠气有了可乘之机。”他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和又有力,双手比划着,“就似那田里的稗草,天旱时蔫蔫的,一场透雨下来,它比庄稼还疯长。这疠气,也得有个法子去对付。”

“哼,异人郎君倒会打圆场!要不是你那‘消毒水’冲撞了水神,这湿瘴之气怎会冒出来?”老者冷哼,一把扯过身旁战战兢兢的小厮,露出其腕上佩戴的驱邪红绳,“郎君瞧瞧,连这辟邪的符箓都失了效,这不是老天爷在示警嘛!”

唐振走上前,接过小厮腕上的红绳细看,那绳结处果然有淡淡的焦痕,似被什么灼烧过。他心中一动,暗自思忖:莫非是有人故意为之,借着这疫病挑拨村民与自己之间的关系?

“各位乡亲,这红绳上的焦痕,不是辟邪符失效,而是被什么热物烫过。依我之见,这疫病的根源,得从科学的角度去探寻。”他沉声说道,目光扫过人群,试图寻找一丝信任的光芒。

第二幕:统计学划分隔离区,围棋盘巧喻网格防疫

回到村中的临时住所,唐振赶忙摊开村子的地图。他得尽快找出疫病的源头和传播路径,不然这恐慌会像干柴遇烈火,一发不可收拾。

他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小的布囊,倒出一把围棋子,黑白分明。这是他从长安带来的心爱之物,此刻却成了防疫的“利器”。

“阿牛,你按这地图,把村子按每二十户为一个格子,用棋子标出来。”他吩咐身旁的年轻徒弟,眼神专注。

阿牛挠挠头:“师父,这下棋的玩意儿真能管用?”

“你只管依着做。”唐振微微一笑,捡起一颗白子,落在地图的中心位置,“看,这就像咱们下围棋,得先把棋盘分成块块,才能布下阵势。这村子也是一样,得划成一个个‘格子’,才能精准地找出哪块疫病最重。”

师徒二人忙活了小半个时辰,棋子在地图上排出了规律的阵势。唐振用毛笔蘸着墨,将每个格子的病例数记录下来,再换算成正态分布的曲线。

“阿牛,你瞧这曲线,中间高、两边低,就像一座小山。这说明疫病在村子中央最严重,往西周逐渐减轻。按这个走势,咱们得把村子中央划成隔离区,外头设卡,里头的人不能出,外头的人不能进。”他指着曲线,耐心解释。

“那要是有人硬要闯咋办?”阿牛问。

“那就得靠你和村里的青壮年守着了。这就好比下棋时的‘占卜’,得提前算好每一步,不然疫病这‘敌手’可就占了先机。”唐振拍了拍阿牛的肩,眼神坚定。

第三幕:酒精消毒引发“引火驱邪”误会

翌日,唐振带着配好的酒精溶液,挨家挨户教村民消毒。走到李家媳妇的产房时,正巧撞见几个婆娘在烧符纸。

“郎君,您来得正好!昨儿按您说的擦了那‘消毒水’,夜里那小鬼又来了,这回还拖着条蓝尾巴!”李家媳妇的婆婆惊慌失措,手中符纸烧得正旺。

唐振心中咯噔一下,抢过那婆婆手中的符纸,黑灰中飘出一缕幽蓝的火苗。他瞬间明白了:酒精遇明火,这蓝光正是燃烧的特征!

“大嫂,快把灯烛都熄了!这‘消毒水’沾了火,可真成了‘引火驱邪’的邪门货!”他急声喊道,顺手抄起水瓢,浇灭了屋内所有的明火。

“您不是说这水能辟邪吗?咋还着火了?”一旁的李家汉子满是疑惑。

“这水能‘辟邪’,可也得按法子来。就像酿酒,得三蒸三酿,才能得烈阳之水。要是半道沾了火,可不就前功尽弃了?”唐振比划着,“往后用这水,定要远离火烛,不然可真把邪祟引来了!”

李家众人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唐振借机把酒精的提纯法子教给了村里的郎中,叮嘱他用蒸馏法提纯,才能保证消毒效果,又不至于轻易起火。

第西幕:病患存活率数据对比,说服里正

眼瞅着疫病势头不减,村里最德高望重的里正把唐振唤了去。里正的眉头皱成川字,面前摊着几本账册,密密麻麻地记着患病和康复的人数。

“异人郎君,你那法子虽说有些用,可这病死的人还是添了。老汉我今儿个得问个明白,你这‘科学’到底靠不靠谱?”里正的声音沉甸甸的,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唐振早料到会有这一问,他从袖中抽出几张写满数据的宣纸,平铺在桌面上。“里正您看,这是按您教我的法子统计的病患存活率。左边是按旧法子治疗的,右边是用新法子的。您瞧,用新法子的,活下来的可多了近两成!”

里正凑近了看,那红蓝两色的柱状图在微弱的油灯下格外醒目。虽说他不认得几个字,可这高低错落的柱子,一眼就看出个所以然。

“这……这可真是神了!”里正惊叹,一把抓住唐振的手,“郎君,您得赶紧把这法子在全村推广开,不能再让乡亲们稀里糊涂地送命了!”

唐振心中一块大石总算落了地。他知道,这数据背后,是科学的力量在悄然改变着村民们的认知。

第五幕:康复者体内发现纳米机器人,现代科技的隐秘痕迹

疫病渐趋平息,唐振在给康复者复查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在一位中年汉子的体内,他竟透过显微镜看到了微小的纳米机器人!

“这……这怎么可能?”唐振瞪大了眼睛,镜片后的瞳孔中映着蓝幽幽的光,“这纳米机器人,分明是现代科技的产物,怎会出现在古代病患体内?”

他连忙对其他康复者进行检查,结果发现,近半数的人都有类似的纳米机器人在体内活跃。这些机器人在治疗时会发出淡淡的蓝光,仿佛在执行某种神秘的修复任务。

“莫非,这疫病背后,还有时空管理局的影子?”唐振心中涌起一股寒意。

此时,朱五娘的儿子高烧不退,嘴里念叨着一首奇怪的童谣:“月亮船,水上漂,小鬼敲门没人开。蓝光照,轻轻摇,妈妈快把新衣烧。”

唐振听闻,立刻赶往朱五娘家。他深知,这童谣中的“蓝光”,与康复者体内的纳米机器人有着某种关联。

“这孩子,定是被那纳米机器人影响了神志!”唐振焦急地对朱五娘说道。

他决定,深入研究这些纳米机器人,找出它们的来源和目的。

在临时搭建的实验室中,唐振利用自制的简易设备,试图与纳米机器人建立通信。他发现,这些机器人似乎在执行某种预设的程序,而这个程序,与时空管理局的实验计划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看来,这疫病并非单纯的自然灾害,而是时空管理局在背后操纵的一场实验。”唐振心中暗自思忖。

他决定,将这些发现告知里正和村民,共同商议对策。

在村中的祠堂里,唐振向众人展示了纳米机器人的样本,并解释了它们可能来自未来世界。

“这疫病,或许是有人故意释放,借此测试这些纳米机器人的效果。”他严肃地说道。

里正和村民们听后,震惊之余,也燃起了愤怒的火焰。

“这帮作恶多端的,竟拿我等性命做试验!”里正拍案而起。

“咱们可不能坐以待毙,得想法子揭穿他们的阴谋!”一位年轻后生愤愤道。

唐振点了点头,“我己将情况告知长安的朋友,相信不久就会有援手前来。”

疫病的阴霾虽己散去,但唐振心中清楚,这背后隐藏的科技与时空之谜,才刚刚浮出水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