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呦呦诧异道:“不是海军吗?”
霍宇轩笑了笑说:“我学的专业可是包含各个兵种,对他们都有研究。再说哪需要我,我就去哪儿。”
林呦呦感叹道到,老公他优秀了,又问道:“那边很冷的吧,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厚衣服。”
霍宇轩点点头说:“回京城在准备就行,等着我这边交接完成后,大概两个星期后我们就出发回京城了,你和小姨把该邮寄走的邮走。”
林呦呦回到:“行,从明天开始我们就开始收拾这些东西,让小姨去邮寄走。”
林呦呦想着,其实真没什么收拾的,从后勤领的东西不能带走,就剩自已买的这些了。
先把没人住的屋子收拾了,床垫子问问李大爷要不,草帘子打包带走。
杂物间和主卧里的东西收拾出四个大包裹,其他的收进空间里。
脸盆等生活用品最后打包走,衣服留两套这半个月换着穿,还得各留一身薄棉袄。
京城这会儿已经冷了,霍宇轩的军大衣留三件,出了车站穿。
宝宝们的厚棉衣也得留两套,其他的也都打包。
宝宝的其他衣服各留四套换洗,尿布每人留5个就行了。
宝宝们会走路了,就经常让领着去厕所解决。
厨房里的东西,留出这半个月的量,在各邮寄个20斤到京城,剩余的东西就都收空间里了。
大件缝纫机和自行车还有电扇让霍宇轩找找看谁要,和他们换成钱。
宝宝们的床和推车,都拆卸完,打包好邮寄回京城。就留下带轮子的宝宝床,走的那天在打包。
京城那边早就知道了霍宇轩要回来过年,霍妈妈把房间都提前打扫好。
想着他们年后就要去辽省,那边太冷,又托关系,找人弄厚的棉衣棉裤和棉被。
当然宝宝们的东西是准备的最多的。
晚上霍宇轩回来吃了饭,林呦呦问道:“你给妈妈他们说了吗,说了我就开始和小姨打包行李,邮寄走了。”
霍宇轩回道:“已经打电话说过了,也说了要邮寄行李的事。”
林呦呦想到家里的大件,说:“缝纫机,自行车和电风扇,我们不好带走,你看看有没有人要,咱们换成钱。”
霍宇轩想着还真有人要,有几个要结婚的,还问他有没有那些大件的票,说到:“交给我吧。”
事情安排妥当了,几人就去洗漱睡觉了。
宝宝们不用管,现在可以自主睡觉,只要和林呦呦他们在一个屋就可以了。
第二天吃了晚饭,霍宇轩去军区,放出家政机器人帮小姨打包包裹。
都打包完小姨去邮寄包裹,林呦呦推着两个孩子去了趟收发室给赵馆长打电话。
等电话接通了,赶紧说道:“赵馆长,我是林呦呦,我过几天就回京城了。
下个月要邮寄的汇款单先别邮寄了,等我回去找你去拿吧。”
赵馆长回道:“好的,林呦呦同志,那等你回京城,我们再联系”,说完就挂了电话。
林呦呦放心了,翻译的事,回了京城再说。
推着宝宝们在家属院溜达了一下,放放风,就回家了。
小姨不在,估计还在邮寄包裹。
林呦呦把宝宝们放到围栏圈里,让他们自已玩,就坐在一旁边嗑瓜子边看着宝宝们。
没一会儿小姨就回来了,林呦呦问道:“小姨,邮寄了几个包裹啊。”
小姨说:“被子褥子床单被罩之类的邮寄了3个,衣服邮寄了2个,瑕疵布什么的邮寄了一个包裹。
海鲜干货邮寄了2个,米面一个,其他的就等着走的那天在邮寄。”
林呦呦点点头,这些也可以了。
等着晚上霍宇轩回来,还带了三个人回来,看见林呦呦就说:“他们几个是想换些东西的人。”
林呦呦点点头,等着几人把三个大件搬走的时候,两个宝宝还差点哭了。
估计以为是来家里抢东西的,让几人哭笑不得,赶紧抱起来,边哄边解释为什么他们把东西搬走了。
两个宝宝很聪明,说了几遍就明白了意思。
看着宝宝们没事了,霍宇轩拿出来买几个大件的钱,800块钱。
晚上躺在床上,林呦呦说,包裹邮寄的差不多了。
就剩下现在还在用的了,走的那天在邮寄。
锅碗瓢盆自已买的,就送给赵嫂子吧,不值几个钱。
日子就这样在期盼着回京城的时间里飞快的流逝。
期间林呦呦让筒子放出了一批傀儡人,让他们拿着普通的只有保鲜储物功能的戒指,去收集了十万斤的各类海鲜干货。
还有活海鲜也收集了上万斤,一部分放空间的海里养着,另外的就放仓库保鲜。
前世收的那些海鲜在空间这么久也早就被净化干净了。
收回所有的傀儡人后,也到了他们要离开的日子。
由于要邮寄行李,她们下午坐船离开。
上午把脸盆,被子等剩下的所有的东西都打包好,去邮局邮寄走,手边就留了一个藤箱和3个布袋。
藤箱里装了宝宝的衣服、尿布,还有林呦呦和小姨的衣服以及钱匣子。
一个小布袋里装了宝宝的奶粉,奶瓶和大米粉,还有一些果干。
另一个大布袋装了瓜子,鸡蛋糕,几个水壶,茶缸还有饭盒。
最大的一个布袋装了小姨、林呦呦还有霍宇轩的薄棉袄和棉裤,宝宝们的两套厚棉衣,再加三件军大衣。
没准备饭菜,等着在火车上买吧,还热乎。
东西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小姨就把自已买的锅碗瓢盆送到了隔壁赵政委家。
等小姨回来,几个人坐着小李开的车去码头时,赵嫂子出来了。
把手里的布袋递给林呦呦说:“呦呦,你们拿着路上吃,一路上要注意安全,到记得给我写信啊。”
林呦呦也满脸不舍的说:“赵嫂子,你也要给我写信,等我安顿好了,就给你寄东西。”
赵嫂子看着车子走远了,才回了家。
到了码头,买了票坐上轮船,霍宇轩望着一毕业就来报到的部队,心中满是不舍。
这里见证了他的成长,他的每一次军功,以及他娶妻生子,这里就像他的另一个家。
此时他的眼中有对海岛部队的留恋,更有对未知挑战的势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