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甩的竹马太子登基了
被甩的竹马太子登基了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被甩的竹马太子登基了 > 第210章 事变

第210章 事变

加入书架
书名:
被甩的竹马太子登基了
作者:
百福具臻
本章字数:
2514
更新时间:
2025-05-20

姜衍去时,夏使节李淮也在场,齐皇冷脸问话太子。

姜衍没答,从进殿到行礼,均未看夏使节,好似没这人般,他脸色平静,从容不迫,举止温润谦和,李淮丝毫看不出破绽。

太子于金殿拱手道:“请父皇容夏使节暂退偏殿。”

齐皇虽怒太子所为,却也不会在外臣面前让自家太子落了脸,只看了眼老总管。

老总管走下高台,恭敬请李淮出去,后者合掌于胸前,礼后退下。

“太子还有何话辩解?”齐皇眯着眼,熬了一大夜,他那年入古稀的身子骨自然撑不住。

“儿臣所行皆为大齐。”姜衍高声道。

齐皇缓缓吐出一息,浑浊的眼瞧着太子,许久才道:“太子贵为储君,夺他国皇帝妇人,此举令齐无颜立足诸国,竟还大言不惭说是为了齐国?”

姜衍不慌不忙道:“皇帝的女人但凡入了宫门再无踏出之日,儿臣又哪里去将其掳来?”

齐皇听得皱眉,方才问夏使时,他也曾疑惑,但被夏使以夏皇家事为由搪塞过去。

姜衍见齐皇不语,便知晓此言入了齐皇耳,局势由此逆转。

“凉国未灭,夏提前遣使来齐,正是为了儿臣东宫那位刚生产的妇人,此妇不同寻常妃子,她姓赵名若薇,乃夏皇潜邸时候亲自求先皇赐婚的储妃。”

齐皇想起一二,当年的夏国太子名扬诸国,才名美名均出类拔萃,郎君艳羡其无上的地位,女娘钦慕其俊美的相貌。

诸国皇室争相联姻,送去公主贵女,期盼能得夏太子垂青,各色美人却败于八岁稚童,甚至有不死心的公主亲去上京查看,只匆匆一眼,便掩面而去。

此轶闻过于夸大,流传广泛,时人听个乐子,也不知真假。

齐皇若有所思,“此妇果真倾城之姿?夏皇心狠手辣,冷漠无情,竟也沉溺女色?”

看着不像。

齐皇想起来,疑道:“朕闻赵氏女忍辱负重,潜藏凉国五年,如今告发宣平侯,立下军功,被封为城阴侯,前后不过数月,怎得又来了齐国,还生了夏皇的子嗣?”

这前前后后,时日也对不上。

姜衍将来龙去脉同齐皇说道,这才解其疑惑。

齐皇恍然大悟,脸色逐渐凝重,“这么说来,此妇于夏皇而言堪比玉玺之重,怪不得那位李姓夏使卑躬屈膝,步步退让,原来是想悄无声息,不起风浪的将人接走。”

“太子欲何为?”

姜衍轻笑,“自是连人带孩子一起留下为质。”

齐皇嗤笑,满是皱纹的脸笑起来看着吓人。

“朕倒是误解了太子,你素来不做无用功,怎么于女色栽跟头?”

“齐若能诸国称霸,唯太子尔。”

姜衍并未因齐皇赞许而欣喜,坐到他这个位子己能宠辱不惊了。

“齐夏联盟攻凉,却不得重利,此番用一妇人换取十座城池,齐不费一兵一卒,尽收囊中。”姜衍淡声道,三言两语间充斥着看不见的烽火狼烟。

齐皇满意颌首。

李淮等在偏殿良久,仍不见齐皇召见,便知不妙,果然寺人过来领夏使节出宫,连面都不见。

李淮脸色难看,他难得露出形色于外人前,此番入宫接不走女娘,齐国三番两次失信,己不能再徐徐图之。

本欲平和的方式接走女娘跟皇嗣,夏皇不欲毁女娘名声,令使节暗中谈判,只要能平安接回,多少条件都可应许。

可如今,怕是不能了。

回到驿馆,李淮当即写下密信,红蜡封口,再加三道白色羽毛,令暗探火速赶赴夏国。

上京,夏宫。

正逢除岁佳节,宫里一片冷清,寒风萧瑟吹着青砖绿瓦上的红绸,宫人得了恩典,寻出地方喝酒食荤。

夏宫里头贵人实在少,未央宫空着,慈宁宫太后也搬去北里行宫,那些美人嫔妃也被遣散出宫,一时间没了侍奉的贵人,宫婢寺人削减大半。

勤政殿内外亮着灯烛,宫殿西周点着长明灯,武卫持长戟配长剑站在台阶下,再往上宽阔的廊檐守着绿袍寺人。

青德躬身站在角落,眼瞅着漏刻摸算时辰,该是到新岁的时候,外面响起上京万家爆竹齐鸣的声响,该是何等热闹。

青德正抬脚去外面,让膳房煮来元子为陛下奉上,按规矩,该是新岁时吃些元子讨吉利。

突然一声刺耳的动静从上头的御案传来,惊得青德转身看去。

“陛下----”青德急呼道。

尚有余温的瓷盏摔在地面,男人垂首撑在桌上,手掌紧紧按在左胸心口,俊美的脸庞浮现痛苦。

青德赶忙上前,见高大的身形朝后仰去,元策坐在龙椅,寒眉紧皱,按在心口的手掌不曾移开,冷白手指弯曲握住扶柄。

“陛...陛下。”

青德从未见过皇帝这般痛状,吓得赶紧朝外喊道:“快传医士。”

心口仿佛虫蚁撕咬般绞痛,男人疼的说不出话,俊美的脸庞眨眼间浮出细小的汗珠,这是硬生生疼出来的。

垂下的脸庞隐忍,薄唇抿出锋利的弧度,幽深深邃的眼眸带着冷意疏离,透着丝丝凉薄。

医士赶来时,突如其来的痛意己消失,像是不曾出现过,青德眼睁睁看着陛下挥手令医士退下,连诊脉都不曾,青德是奴即便伴驾几十年也不敢自恃劝谏。

见那高大身形朝外走去,宽肩挺立,修长挺拔,一袭玄色龙袍透着淡漠威严。

男人负手立在廊檐,冷眸看向远处天际,那里漆黑一片,什么都没有,却矗立良久。

寒眸剑眉,五官更是巧夺天工,俊美非凡,可神色永远冷漠冰冷,与其说是拥有三情六欲的人,倒不如无情无义没有感情可言的雕塑来的妥切。

青德没有搅扰陛下,只是守在角落,静静候着,膳房那边送来元子,也放置于桌上,等没了热气,再由寺人撤下去。

十日后的夏宫迎来一封千里之外的密信,送至勤政殿时,远在紫阳关的夏兵己开拔齐国边境芜城。

原来凉国同齐相邻的地界被夏占领,此时己驻守夏国兵力,也动兵三万,同紫阳关一左一右合力进攻齐地。

夏皇接到信时,边关交战己过五日。

齐国实在太远,往来军情也要数日之久,自齐王都密发书信最快也要十日,这十日会发生许多骤变。

元策远在上京,无法及时插手,为防万一,凉灭后他并未下达军令,让各路兵力返回,而是屯兵于紫阳关等多个与齐交邻的地界。

凉未灭,身处紫阳关的粮草督运使李淮便接到夏皇诏令,以夏使节的身份出使齐国。

无人知晓诏令自上京传达时,另有三道军令,上言使节李淮有调兵遣将之权,可先斩后奏,十六路统帅中的七路都要听从李淮调派。

不见返夏,立即攻城。

统帅接到兵符和李淮手书时,当即听令,鸣鼓集兵,围住芜城。

青德奉茶在侧,暗忖此信不妙,陛下看了许久,脸庞愈加阴寒,令人噤若寒蝉。

长指拿起墨笔,写下督兵诏令,发往边关。

天子自危,不得临他界国门。

几百年来,即便是两国君主歃血盟誓,也只会挑在两国交邻的无主之地,断不会踏入对面国门。

他去不了齐王都,更出不得上京。

男人站在高高的城墙,身后的寺人不敢揣测圣意。

只是几日后,军侯还有那些武将大臣知晓边关动兵,且进攻之国还是强齐时,全都等在勤政殿,请求陛下一见。

这上京,他出不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